查看原文
其他

【节气养生】立冬时节养生还需防肺燥

2017-11-08 佛山二医





11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就正式来临了。

天气转凉,气温逐渐下降,空气却越来越干燥,许多市民都出现口干鼻热、咽干、咽痒、咽痛、咳嗽、痰少又难咳出等肺燥症状,据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邵丹丹副主任医师说,现在每天因肺燥症状而前来就诊的市民有所增多。



燥为秋冬季节的主要特点

燥为秋冬季节的主要特点,而燥主要损伤肺脏,因此肺燥多发于秋冬季。立冬后,气温会越来越低,天气会越来越变得寒冷,也会越来越干燥,人体极易产生鼻干眼干、口干舌燥、皮肤干裂、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这些症状就是肺燥。

阴虚体质的人、吸烟人士、经常熬夜的人容易出现肺燥症状。

出现肺燥症状应及时调理,应多喝水,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防止辛温助热,火上浇油,加重肺燥症状。



立冬后养生可适当吃点酸甘

邵丹丹医生建议市民立冬后养生可适当喝点吃点酸甜的果汁或水果等食物,酸甘化阴。如适当用柠檬泡水喝,因为它所含的有机酸非常高,有利于预防皮肤干燥和上火。酸梅属于碱性食物,干吃、煮汤、炖肉都可以,适合肝火旺的人吃,有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提高抵抗力。还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红薯、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可起到清内热的作用。多食无花果、百合、白茅根、罗汉果等食疗汤水,以通调肺气为核心,以补、润、清为作用主线,对肺部进行“扶正、固本、驱邪”的三步作用,由下而上,由内而外整体调理,具有清肺热,润肺燥的作用。也可用①西洋参5克,麦冬10克。②沙参10克,玉竹10克。③麦冬10克,天冬10克。④石斛10克,黄精10克煎水或加入肉类煲汤喝。


别把秋冬肺燥当上火

邵丹丹副主任医师说,一些市民把秋冬肺燥当成上火,吃了很多降火的药煲了很多的祛火的凉茶汤水效果也不显著。所以方法用错,效果也会适得其反。燥与上火不同。肺燥的主要原因是阴液不足,因燥邪性质干涩,易伤津液,令身体出现干咳,口干咽燥,口渴、皮肤干裂、大便干结等症状。上火则是由于饮食不节、气候影响等因素引起人体腑气不通而出现的: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口臭、牙龈肿痛、小便少、黄、大便干结等一系列症状。


立冬后可食些滋阴潜阳的热量高的食物

邵丹丹医生说,立冬后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意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吃些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可以吃些坚果,坚果是指油脂多的种子类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以温补脾肾。立冬当养肾,肾在五行中属“水”,肾为水,补肾即补水。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立冬进补以清补甘温为主

立冬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秋冬季由于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如梨、冬枣、柑橘等。同时,可配合一些清润滋补的药膳进行调理。如选择:鲜百合100克,栗子肉150克,淮山30克,冰糖适量。鲜百合、栗子、淮山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2小时,调入冰糖即成百合栗子羹。有润肺养阴,健脾益肾的功效。


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

  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男女老少各人体质不同,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此外,立冬后最好还是少吃海鲜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肥腻或过咸的食品,少吃脂肪、糖含量多的食品。





立冬时节早睡晚起

立冬时节要注意保持心境平静、情绪安宁,起居方面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既保证充足的睡眠,也要注意保暖,睡前可以热水泡脚,促进机体阴阳气的和调,预防“寒从脚底生”。此外,立冬时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可以在向阳的地方,在晨光下进行八段锦、十六段锦、太极拳等运动,稍微出汗即可。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大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采写:严小玲

编辑:严小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