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旗吹牛皮,假冒"德国红牛"肥料这下不“牛“了
5月6日,四川省丹棱县一农资产品经销商接到了丹棱县工商质监局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他所经销的假冒进口肥料将被依法没收,而他本人也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此时,他才感到追悔莫及……
因钾矿等资源缺乏,我国许多肥料需要进口,正规的进口肥料近年来行情不断看涨,一些假冒进口肥料也趁机兴风作浪。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丹棱县工商质监局近期开展了农资“治虚假、强维权”专项行动,一举查获一起伪造产地、冒用他人厂名的两类“假进口”肥料产品。
一则网上新闻引发的追查
今年2月底的一天,丹棱县工商质监局经检大队副队长黎强在网上关注着建材、农资等重点领域的讯息,一条标题为“革命老区数百亩果树遭药害!记者追踪五省市揪幕后黑手!”的农资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新闻中提到的‘德国红牛国际化工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经销的部分产品系假冒,并披露上传了相关证据,我们这边好像也有这个牌子的肥料在销售啊!”黎强顿时警觉起来,立刻找来相关队员翻阅巡查记录,果然查出丹棱一经销商在售“德国红牛国际化工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的肥料产品。
丝毫不敢怠慢,黎强立即作了汇报,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对全县肥料市场展开专项检查。专案组通过各辖区自查和执法队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巡查力度,并每天下午召开碰头会,讨论案情进展,希望尽快找出问题肥料。
两天后,执法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发现一乡镇农资经销商正在销售两类称为“德国红牛国际化工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经销生产的肥料产品,执法人员随即进行了摄像取证,告知其经营的该批商品涉嫌违法,要求其停止销售,对该批商品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登记,并根据该经销商的陈述锁定了该产品的县级经销商。
“我们的线索大多是从与消费者交谈中得来的。”黎强告诉记者,“锁定县级经销商后,根据种植大户和当地消费者提供的情况,我们找到了该经销商的仓库。”3月8日,执法人员对该仓库进行了检查,确认该批肥料的标识等相关信息与新闻披露的一致,该局立即扣押了标称“德国红牛国际化工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经销生产的有机肥42.64吨、硫酸钾12.6吨。
细心查证 不遗漏任何蛛丝马迹
“现在的造假技术走向高端化,查证起来难度不小。”黎强说,查获的两类肥料包装精美,公司名称、地址、执行标准、登记证号、商标、养分含量一应俱全,仅从外观观察,很难判断真伪。消费者反映,经销商在推广这两类肥料时,一直声称进口原料、进口肥料、德国品质、“德国红牛”肥料,强烈暗示为德国肥料。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专业、细心的执法人员反复检查后发现,两类肥料中的有机肥登记证、硫酸钾的合格证上载明原产地,与经销商宣传的内容并不一致。以此为突破口,执法人员要求经销商提供两类肥料的相关材料,一步步撕开“假德国红牛”、“假进口”肥料的伪装。
调查过程并不顺利,经销商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提供证据,从最初只提供营业执照到商标注册证,执法人员耐心做经销商的思想工作,经销商交出了商标注册证、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海关报关单、买卖合同等。
执法人员进一步核实经销商提供的材料发现:国产有机肥标称“内蒙古吉人化肥有限公司”为其联合运营商,而在前文提到的农资新闻上曾有“内蒙古吉人化肥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该公司与“德国红牛国际化工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无任何合作关系。同时,执法人员还发现,在进口硫酸钾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上,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上所载明的进口合同号,与该批次进口硫酸钾外包装标注的进口合同号均不一致。
千里追踪 三天内集齐证据
疑点已找到,执法人员并没有松懈,新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因为根据法律程序规定,扣押有规定期限,执法人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然而,该案涉及多个地区和多个部门,取证难度不小。
丹棱县工商质监局当机立断,派遣执法人员黎强和黎晖长途跋涉1000多公里,先后赴内蒙古呼和浩特、满洲里等地调查取证。
在外地调查取证的过程异常紧张忙碌,取证过程中小插曲不断。按照计划,3月22日中午12时许,两位执法人员抵达呼和浩特,当日下午前往呼和浩特市工商局、金桥经济开发区分局;3月23日,上午前往内蒙古吉人化肥有限公司,下午飞往满洲里;3月24日,上午前往满洲里检验检疫局,下午前往满洲里海关;3月25日返回。
3月23日晚6时许,当黎强和黎晖抵达满洲里机场时,突然发现他们随身携带的资料被遗忘在呼和浩特机场了。“我们在呼和浩特机场候机时,一直在讨论案情,直到广播催促才匆忙登机,慌乱之中,遗失了资料。”黎晖说。
来不及懊恼,两位执法人员立即分工合作,一人联系呼和浩特机场工作人员,希望尽快找到资料,一人联系局里的同事,将资料传真过来。在同事的积极配合下,黎强和黎晖很快便收到了同事们传真过来的资料。当晚,人生地不熟的两人四处寻找文印店,终于将第二天要用的资料准备齐全。
“我是当兵出身的,体力不错,黎强年轻,精力旺盛,我们经受住了考验。”黎晖表示。
在当地有关部门协助下,黎强一行只花了3天时间,便将有关证据核实固定,查实暂扣的两类肥料确系经销商篡改海关报关单、冒用他人厂名、伪造产地的假冒产品。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来源:眉山日报 记者 肖倩 文/图)
点开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