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新骗局又来了,专骗老人和妇女,很多人已经上当受骗了!

2016-07-16 中国好农资
农民朴实善良,却成了一些骗子的欺骗对象,他们尤其忽悠留在农村里的老人和妇女。购买产品,不仅不要钱,反而获赠礼品,以为遇到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没想到竟吃了大亏。


你在农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吗?


呼啦啦的来了一帮人,什么都不说,就送一些小礼品让你去听课。送洗脸盆、送洗衣粉、送香皂,一送就送你一、两天。
 第三天就开始“送+卖”一些常用的东西了,比如羊绒被之类的,你要了东西、送你一个红包。比如,你花了五百块钱买了羊绒被,他们会随机送你一个红包,红包里面的钱不低于五百块钱。这就是下钩,让一些人上当受骗了。 
第四天或第五天,他们就“收网”了,开始卖饮水机,经过这几天的讲课和洗脑,让大多数人感觉到了当地的饮用水不能直接引用,应该用他们饮水机。然后还说,买饮水机和买羊绒被一样,买了就随机送红包。然后呼啦啦的人都开始购买了。一两百块钱的饮水机可以卖到上千元,好多人买完以后送的红包里面竟然只有几块或者几十块钱的。此时,农民正式上当,而骗子完美收官。 借用这个招式的不仅仅是饮水机,还包括电饭锅、保健品等,这些东西成本都很低,甚至一些还都是劣质产品,用了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甚至还有副作用。

网友热议
温暖冰:去年的时候我也遇到过。第一天送了一个电饭锅,第二天送了一个饮水机,第三天10斤鸡蛋加500元,到第四天的时候就开始卖东西了,记得好像是免闭路的电视,要价6000多,我直接没去。 彩彩10399322:前年,一批人在附近某村行骗,被他们本村干部赶走了,全村没有损失。 在我们村成功行骗,350元两个电饭锅,好几十家。 今年换了花样,680元买一赠一的四件套。 来一碗咖啡:我们村就有这样的,前几天洗脸盆啥的免费送,后来开始卖东西。 菩提无心4553738:在农村大部分就是骗老年人,跟他们说是骗子还不信。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比如,去年年底,外地“推销员”来到江苏如东高新区新丰村,以“买一赠二”的方式,诱使50位老年人购买价值近15万元的伪劣产品。据报道,这几年,每年都有几伙外地团伙来如东的偏僻村庄行骗,之所以专找偏僻村庄的老年人下手,是因为老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差,农村消费保护意识薄弱,给骗子行骗创造了条件。 

夏收临近、然后就是秋收,农村老年人手头有了钱,不法团伙到农村行骗的花招还会层出不穷。我们在这里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耕种了一年不容易,切莫相信别人的白条、承诺,天上不会掉馅饼,别让自己一年的辛劳付之流水!

特别提示:请警惕这七类新型诈骗


案例一:农村医疗保险骗局


例如发手机短信:“有条发财的路:将你的身份证、新农合医保卡信息发来,帮你造一套XX医院住院材料。你拿这套材料到新农合办报账,保证看不出破绽。但事先,要先收取16%-20%的手续费。X总。”


此外,犯罪嫌疑人常采取冒用当地农业户口群众的新农合医保卡和身份证,伪造外省医疗机构住院收费收据、疾病诊断证明、住院费用清单到本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骗取保险费。


警方提醒:骗取保费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村民收到这样的短信,应立即向警方举报。


案例二:以算命、“消灾”为幌子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往往选择偏僻落后的乡村,打着算命、“消灾”的幌子骗取老年人和妇女钱财。


去年10月,5名假尼姑和尚“组团”到重庆江北五宝镇行骗被抓现行。三名中年女子和两名男子为了攫取不义之财,装扮成尼姑、和尚模样在重庆江北区五宝镇马井村,以消灾、送子为幌子,诈骗了王某老人200多元钱。


警方提醒:遇到这类骗局,切不可迷信,更不能“花钱消灾”



案例三:以介绍婚姻为由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农村离异、丧偶、单身群体希望早日建立家庭的愿望,设下形形色色骗婚“陷阱”,待骗取对方信任后以各种名义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在婚恋过程中,在没有知根知底的情况下,若对方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应该与家人多商量。也可以拨打110向警方咨询。


案例四: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要求转账为由实施诈骗


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农民思想相对单纯、社会经验少的特点,编造谎言诱使他们将自己银行卡里的资金转往指定账户,从中诈骗农民血汗钱。如李某等人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发短信给村民王某,谎称有人冒用王某的身份证办理了透支卡,并提供虚假银行电话号码,由朱某冒充农行工作人员接听电话,让王某将自己另外一个农行银行账户的剩余资金转到李某等人事先准备的“安全账户”,诈骗王某3.4万元。


警方提醒:请村民们记住一点,银行的工作人员不会要求储户转账,遇到这类情况,可以拨打110举报。


案例五:冒充被害人亲属急需用钱为由实施诈骗


一些犯罪分子谎称被害人亲属因病或意外情况急需费用钱为由,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诈骗。骗子会说,老人的子女在外出了车祸,需要马上动手术,要求老人汇款的指定的账户。


警方提醒: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先想子女或者自己认识的人核实,切忌慌乱之中向陌生人打款。



案例六:利用电话、短信编造“中奖”谎言为由实施诈骗


这类诈骗主要利用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程度低等特点,采取电话、短信、书信邮寄等方式将中奖信息告诉农村村民,称其已中奖,要求支付中奖费、手续费或者预交个人所得税若干元,就能得到彩电、空调、电脑、汽车等物。有部分偏远地区农民接到类似电话,有些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汇款过去而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针对这类骗局,村民们要摒弃贪便宜的心理,不要亲信无端的中奖信息。如果拿不准可以拨打110咨询。


案例七:以“免费体检”为名引诱老人购买保健品


老人接到电话,称可以提供免费上门体检。老人在过程中,有医生打扮的人说老人患有多种疾病。出于治病需要,要求老人买特质保健品。可保健品吃完了,身体却没见好。


警方提醒:这群骗子首选老年人、妇女、进城不久的农民工、进城看病的农民作为他们的目标。所以,防骗最重要的还是要切记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轻信小广告、宣传单上的内容,最关键的一点是捂紧自己的钱袋。骗子花样再多,万变不离其宗,他一定会向你要钱。只要你捂紧自己的钱袋,骗子就会无计可施。万一发现自己被骗,应该怎么办呢?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报警,就这么简单。


点读美文

1、一位农村老母亲感动无数城市人,谁读谁掉泪!据说要推荐入选语文课本了

2、农资老板的孩子问“咱家有钱吗?”他爸的回答震惊无数父母(父母必看)

3、十句话教你看清别人,人清自己!竟然还与农资有关?

4、农民买便宜化肥错了吗?谁的良心被“狗”吃了?农民必转!!

5、农资老板后院挖个鱼塘,让用户免费钓鱼,结果……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