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打药,防害虫,这些方法还真行!大棚种菜必藏

2016-11-02 中国好农资

由于前期温度高,光照强,菜棚前脸通风口尚未关闭,给害虫迁入创造了条件。随着气温不断降低,外界害虫寻找越冬场所而迁飞入棚,棚内害虫进入最后的高发期。此段时间,棚内发生最多的仍然是蚜虫、粉虱、蓟马、螨虫等小型害虫,具有繁殖迅速、抗药性产生快、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此外,蝶蛾类害虫成虫迁飞能力强,一般蝶类在白天活动,蛾类在夜间活动,往往在蔬菜定植后对新叶和生长点造成较大为害。

经过夏季的高温闷棚,棚内很干净,是没有多少害虫的,只要用好防虫网、粘虫板等物理措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避免抗性害虫发生,可谓一举多得。

清除杂草 阻止害虫迁飞

很多菜农在大棚周围和棚前脸等处栽上韭菜、丝瓜、大葱、草莓等蔬菜,供日常食用,还有的大棚周围疏于管理,杂草丛生。习惯上,棚头的这些蔬菜、杂草,即使发生了病虫害,菜农也很少喷药,为什么呢?一是为了保证自己吃菜安全,二是因为棚头的蔬菜数量太少,“不值得专门喷药”。

殊不知,这样的潜在危害非常大。当前,棚内蔬菜都刚刚定植,棚周围的这些蔬菜、杂草成了棚外病原物向棚内传播的“中转站”。蚜虫、青虫、病菌等通过自己迁移或空气、人等传入棚内,在适宜环境下造成棚内蔬菜发病。这也是不少棚内防病措施做得很到位,病虫害发生依然非常重的主要原因。

从源头上开始控制,减少虫害进棚数量,才能更好地防止蔬菜虫害暴发。

虫害增多 防虫网需早装

入秋后,各种害虫进入最后的“疯狂”。这一时期,由于棚内气温仍然不低,上下放风口仍然开着,为害虫的潜入创造了条件。此期应抓紧时间在大棚放风口处装好防虫网,严防害虫潜入棚中,以保证蔬菜正常生长。

防虫网发挥作用,主要是因为其隔离了外界与棚室的传播渠道,使害虫不能进入棚室内,从而减少了害虫,也减少了害虫传播病害的机会。研究对比表明,在西红柿种植中使用了防虫网的大棚,病毒发生率仅为0.3%;而没有使用防虫网的对比区,发病率高达30%以上。

棚室内环境特殊,没有风雨,害虫尤其是小型害虫存活率远远高于外界,加上其繁殖力惊人,进入棚室后可迅速造成危害。趁着现阶段害虫还未大量迁飞传入,可在棚室通风口、门口等与外界相通的地方罩上一层防虫网,达到隔离棚室的目的。在网纱隔离前,先清除棚内杂草、枯枝残叶等,并结合喷药,以清除棚内害虫。使用的网纱目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太密不利通风降温,太疏则小虫容易进入,起不到防虫作用。一般情况下,以60目的白色防虫网为宜。

做好维护 粘虫板作用大

近年来,棚室小型害虫的发生频繁且严重,如粉虱、蚜虫等,让很多菜农极为头痛。这些害虫体型小,非常容易忽略,一旦发现棚内有虫害发生往往已经非常严重。粘虫板可以帮助提早了解害虫发生状况,同时起到一定的杀虫作用。粘虫板悬挂上以后,要注意经常观察、调整,以最大发挥作用。

首先,要随着蔬菜的生长适时调整粘虫板的高度。粘虫板悬挂时,以在植株生长点之上15~25厘米为佳,以保证最佳的吸引、粘杀害虫的效果。生产中很多菜农将粘虫板悬挂上以后就很少动过,一段时间以后被“淹没”在植株枝叶之间,害虫看不到粘虫板,自然就起不到吸引和粘杀害虫的目的。

其次,要定期更换粘虫板或涂抹胶体,保持其黏性。粘虫板悬挂时间长了,上面粘满害虫、尘土等,使得粘虫板黏度降低,粘虫效果变差。若不及时涂抹胶体恢复其黏度,粘虫板就逐步丧失了粘虫能力,沦为一个摆设。为维持其粘虫效果,可视情况每隔10~15天涂抹一次胶体,以保证其连续发挥作用。

最后,根据虫害种类选择不同颜色的粘虫板。黄色粘虫板对蚜虫、粉虱等有效,而蓝色粘虫板对蓟马有效,要根据害虫种类选择合适颜色的粘虫板。

即使每亩地悬挂40~60块粘虫板,但一旦虫害暴发,粘虫板粘杀害虫的效果就十分有限。因此,菜农必须认清粘虫板的优势,更多的是将其作为棚室害虫的“警报器”,利于早发现、早示警,发现有虫害暴发的可能要跟上药剂防治。

高温辅助作用不要忽视

很多菜农使用农药防治粉虱、螨虫等害虫时经常出现这种疑惑:用的是同一种农药,上次使用效果很好,可这次用效果就大打折扣,就算粉虱容易产生抗药性,可抗药性不会产生得这么快吧?

要分析这个问题,就要了解粉虱的生活习性和农药的作用特点。粉虱生长发育、繁殖与温度关系很大,其生存的最适温度为20℃~28℃,30℃以上时卵、幼虫死亡率高,成虫寿命缩短,产卵少,甚至不繁殖。而且,白粉虱为变温动物,在30℃以上时其呼吸频率会大幅上升,容易吸入更多的农药,大大增强农药的药效。

再来说农药的作用特点。当前使用的喷雾杀虫剂大多以触杀作用为主,少数农药兼具熏蒸、拒食作用。粉虱依附叶背吸食叶片的汁液,容易形成农药触杀不到的死角,在植株生长茂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且,粉虱受到惊动时,会飞动躲避,从而使药液的触杀效果明显降低。因而,粉虱一旦暴发,仅靠喷雾难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近几年,烟剂因为其使用方便、杀虫无死角而广受菜农欢迎,在粉虱防治上使用越来越普遍。但烟剂使用更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烟剂的农药多具有较好的熏蒸性,使用效果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因此,在白粉虱暴发后仍应以农药防治为主,但应注意温度在防治粉虱上的辅助作用,可采取烟剂熏蒸或喷雾结合高温密封的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可于上午8∶30~9∶00用药,并关闭通风口,保证棚内温度在30℃~33℃1~2小时(应注意温度不可过高,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容易产生药害),可有效提高农药药效,起到更好地防治效果。

此外,粉虱、蓟马等害虫体型小,对高温敏感,短时高温是抑制其为害的有效方法,可以每隔10天中午关闭通风口将温度提升到40℃一个小时。当然温度也不可过高,防止对蔬菜造成危害。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开更精彩:

1、玉米、花生最新种植栽培技术,全是干货

2、玉米高产,这些错误管理技术必须改正

3、果树用这些农药千万要注意,否则后果很严重

4、注意啦!立夏后要这样管理你的”摇钱树“

5、农技秘招:救苗如救火,发生植物药害抓紧这么做!

6、能把肥料讲这么透,目前看到的仅此一篇!

7、最全的杀菌剂名称、用法及注意事项详解(值得收藏)

8、太实用了,20多种经济作物除草技术,赶快收藏!!

9、果树长得好,施肥有技巧,看一个合格的果农如何施肥?

10、小麦冬前除草效果好,一定别错过时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