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启明创投胡旭波:三五年后医药行业将有一批千亿级市值公司

2016-11-20 陶辉东 投中集团

对于中国的医疗行业来讲,现在是一个产业升级的时候。我相信对我们做投资的来讲,医疗行业在未来的成长性是非常确定的,这里有很多投资机会来自于产业升级,来自于很多所谓的主题。上市公司在获得高市值的前提下有能力做并购,很多公司会通过并购模式把市场做大,有更多千亿级龙头公司出来。


文 | 陶辉东

来源 | 投资中国网


ChinaVenture

NEWS

2016年11月17-18日,由投中信息、投中资本联合主办,投资中国网协办的“中国投资年会·北京”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本次会议上,上市公司、VC/PE、创新企业三方不同诉求叠加碰撞,构建了一个不同空间相互交融的投资并购生态圈,对资本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医药行业并购的故事。他表示,A股上市公司在获得高市值的前提下有能力做并购,很多公司会通过并购模式把市场做大。也许再过三五年,中国医药行业会有一批超过千亿级市值的公司。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抓住这一行业机遇。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 胡旭波


以下为《投资中国网》整理的精彩观点分享:


感谢投中集团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有机会到北京来分享并购和医药行业有意思的故事。我是昨天晚上从深圳飞北京的,基本上是从一个艳阳高照温暖如春的城市到了首都。并购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实现跨越,面对很多事情,比如到北京我见到了雾霾。但为了实现价值很多事情还是要做的。我们看一下医药行业并购趋势。


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的医疗行业并购趋势越来越热,尤其2013年、2014年、2015年开始,从300多到2015年有600多。这里有一些背景原因在里面,比如CFDA有一些重大行业政策宣布,包括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包括临床数据核查,从长远来说都会推动医药行业往更高质量发展,也会让行业大洗牌。有些公司如果有资本优势就会通过这个过程做大。在创新药方面,过去两三年,我们投资行业里面很大的事情是所谓的创新药真正成为很重要的投资领域。前两天倍达也上市了,是很有标志性的事件,股票涨停,市值差不多240亿。这个公司上市对中国的创新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后面还有很多公司在排队。很多研发驱动的上市公司就会有并购的需求,有些中国的医药企业对所谓的创新药是看不好价格的,但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交易在研发阶段产生,而且价格会很高。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过去两年很重要的医疗服务领域,很多房地产公司开始进入,做养老,做社区服务,做医疗服务,称之为产业转型。所以我们看到整个医疗并购真的是越来越热,对我们投资来讲也是一个好事情。


这里我们列了一个表格,看一下过去两年一些大规模并购帮助催生很多细分的龙头企业,尤其像莱士,是在中国A股公司里做并购比较成功的企业,过去两三年他收购了两三个同行企业,公司市值已经到了一千亿。还有美年健康,还有亿帆鑫富收购健能隆,它不是做医药的公司,花了10亿的钱买了一个做临床二期的公司。所以我们做投资很多都是等着时机到来,在中国做投资,做创新药很难,除非你有很大的收入。现在有人愿意出10亿、15亿买一个临床二期,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我们中国特色并购基金做产业布局,这里做的比较好的是爱尔眼科,包括我们投的泰格医药,前期持有比较小的公司,并购基金帮助企业做大,上市公司之间如果有互动、有协同效应的话,上市公司也可以把它收购掉,这个也是上市公司在中国体系下做大的一个挺有意思的方式。


为什么医疗行业会发生这么多并购?很重要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把业务做的更深一点。第二是横向扩张,有的从药厂做到医疗服务,做到诊断。我们还有的上市公司做医疗器械的,做心血管的也做到药了。还有多元化整合,莱士是很典型的案例,它从血浆开始。这些公司做并购是不是给上市公司带来价值呢?这个案例是吉利德,美国一家同行,是在美国上市,以做抗病毒为核心的新药公司。它在2011年花了100多亿美金买了一个新药公司,这个公司产品还没有上市,最核心资产在做临床三期。当时宣布以后大家很哗然,历史上还没有花100多亿美金买一个三期的新药公司。但它的投行和我很熟,在上海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取笑他,你们投行为了赚钱忽悠人家花100美金买这个东西。最后证明我是错的,人家是对的,这是2014年获批的,当年销售额突破100亿。这个公司市值从它宣布收购的时候300亿美金,去年一度到1600亿美金,现在差不多1000亿美金。这是很典型的新药行业里面的收购,我很佩服这个公司有这么大的魄力,我和投行那个人聊的时候,他们说做了非常详细的尽调,确信这个药99.99%被批下来。我希望这个故事在中国,未来中国上市公司能出30亿、50亿、100亿去买一个一期、二期、三期化合物的话,对做新药的早期公司来说春天就来了。在A股并购很多是以收入和利润为主,真正研发性资产很少,莱士当年上市时候也不是很大公司,过去两年通过两三个并购变成A股里面比较大的公司,市值千亿以上。


并购里面也有很多风险,我们原来有个统计数字,号称并购失败率是60%多。这里一般会有哪些风险呢?一个是决策风险。最典型的,A股的重庆啤酒当年收购一个公司,进入所谓的治疗性医疗领域。但啤酒公司和生物医药差别很大,所以这里面怎么做决策,从一个领域到另外一个领域,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个领域,这是潜在的风险。还有一个,做的过程中,有的时候被并购方的信息披露永远有不透明,尽职调查能不能做的很细?我们A股有个特色叫业绩承诺,被并购了一定要承诺多少,但事实上这也是咱们中国的特色。真正意义上对一个商业并购来讲,永远是完整度真实度有很大风险的。还有整合风险,这个风险相对来说更大一点,很多公司并购的时候希望把它纳入到体系里面来,这里有很大的冲击。并购里有个术语叫变革管理,怎么样去做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并购,并购到一个体系里面来,这是很专业、难度很大的事情。很多时候很难评估所谓的并购是否真的有价值。但无论如何,并购在医药行业里面每年都在发生,如果大家有并购的冲动,或者有项目在做的话,这方面的风险可以有意识看一下。


重庆啤酒几年前进入乙肝疫苗领域,市值最高到了400亿。临床二期发现数据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那个时候股票断崖式下跌,最后低价格转让掉了。在中间股票有高有低,从商业来讲,事实上就失败了。非医疗领域公司进入医疗领域并购,包括专业性决策,还是有很大的课程要去弥补的。


我们看看国外公司,中国的公司以前并购真的不多。辉瑞是全球头牌药厂老大,他当年收购了一个吸入胰岛素公司,号称是一个创新。收购的时候花了差不多10亿美金,也上市了,也批下来了,但上市的时候表现非常糟糕,远远低于预期,一年销售额只有数百万美元。对于市值千亿美金的公司来说一年销售额只有数百万美元就可以放弃掉了。对于财务来讲一次性支出很高的费用,辉瑞损失了几十亿美金在里面。即使对于辉瑞这样的公司来讲,在收购的时候也难免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最后有一个结语,目前对于中国的医疗行业来讲,现在是一个产业升级的时候。我相信对我们做投资的来讲,医疗行业在未来的成长性是非常确定的,这里有很多投资机会来自于产业升级,来自于很多所谓的主题。上市公司在获得高市值的前提下有能力做并购,很多公司会通过并购模式把市场做大,有更多千亿级龙头公司出来。也许过三五年,中国医药行业超过千亿级市值的公司有一批。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抓住这一行业机遇,在专注内生增长的同时,积极通过并购整合手段,拓展产品及服务布局,构筑业务壁垒,创造协同价值。但并购过程中有很多风险,需要通过所谓的方法论规避这些风险,让并购也能够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有可能把并购做的更好,让自己做的更大。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