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两登浙江日报头版,浙大老师18年坚持,彩虹桥托起学子报国梦
2017年11月17日是世界大学生日,围绕十九大对青年工作的关注,《浙江日报》第11版《深读·人文世界》整版特别报道了浙江大学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为青年学生搭建成长舞台的故事。“彩虹人生” 18年来不断创新,始终坚持,从未放弃。始终践行弘扬“红船精神”: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
2017年12月11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地球奖获得者、彩虹人生公益平台创始人、绿色浙江创始人、浙商总会理事、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阮俊华以立德树人使命,自1999年开始创办浙江大学学生绿之源协会、2000年创建绿色浙江环保组织、2006年创建黄土地基层挂职成长计划、2007年筹备创建求是强鹰计划、2009年创建紫领计划等逐渐形成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至今坚持18年,整合各方资源,架起一座成千上万学子成就梦想的“彩虹桥”的故事。为青年绘追梦底色,七色光谱就“彩虹桥”,这背后,是18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呵护。2017年12月13日,《浙江日报》头版再次以《学生竞奔“彩虹路”》为题,报道了阮俊华老师搭建“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为学子提供全方位培养计划的事迹。
赤橙黄绿青蓝紫。
在光学里,它是雨后阳光穿越水滴折射的光谱。在浙大,七彩光谱绘就了一座“彩虹桥”,为青年逐梦描绘人生底色——
绿色,是“绿色浙江志愿服务计划”,近20年来在之江大地镌刻环保印记;蓝色,是“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让上千名学子像雄鹰振翅创业天空;黄色,是“黄土地基层挂职成长计划”,激励无数青年深入基层感受大地冷暖;紫色,是“紫领人才培养计划”,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报效祖国……
这座“彩虹桥”,就是浙江大学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它的背后,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阮俊华20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呵护。他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整合各方资源,架起一座成千上万学子成就梦想的“彩虹桥”。
立德树人 坚定青春理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 十九大报告
12月1日晚,第十四期“紫领·问政讲堂”在浙江大学如期举行。27岁的浙大建筑工程学院硕博连读生宋明亮想听上最后一场。因为他马上要到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做一名基层公务员。
讲堂第一排显眼的位置,穿着深色西服、高挑瘦削的就是阮俊华。他创办的“紫领人才培养计划”,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大批“宋明亮”。
2009年,已调至管理学院的阮俊华围绕建设浙大“双一流”,结合学校培养未来领导者的目标,启动了“紫领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志向高远、胸怀报国之志的领导人才。
“浙大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眼前的阮俊华老师,胸前别着党徽,竺可桢老校长的这句话脱口而出,这也是他对学子的忠告和期盼。“评价学子成功的维度,不应该是金钱地位,而是对社会的贡献。”
“紫领计划”实施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有信仰的英才。开办至今,9期350多名浙大紫领学员中,许多人前往西部和各省市基层,将青春与梦想贡献给祖国最广阔的河山。
目前,“紫领计划”共邀请50余位政界厅级以上领导干部、10多名公益界知名人士担任学生导师,选拔与培养富有责任担当和公益精神的未来领导者。这些社会资源,是阮俊华老师通过微博、微信、电话、拜访等一个个请来的。
知行合一 培育“国之重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 十九大报告
每天清晨,阮俊华早早来到办公室,打开门后,总习惯性地再反拧一下,把反锁打开,让门一直虚掩着。随后,打开电脑,更新“彩虹人生”博客、微信公众号。
育人,是阮俊华从教20多年贯穿始终的主线,学生若想找他,到蒙民伟楼四楼公管学院,找到那扇虚掩的门,进去准没错。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诱惑与纷扰、未知与迷茫常常成为他们的羁绊,我希望更多同学不甘平庸,锻造内心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成为国之栋梁。”
阮俊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搭建的“彩虹桥”,从“绿色”起源,根据学子需求、时代需要不断扩容,最终凝聚成一个大型综合性公益育人平台,托起各类学子的彩虹人生:
自1999年开始,阮俊华先后创建了“绿之源”“绿色浙江”“银丝带”“黄土地计划”“青年博士志愿讲师团”“紫领计划”“强鹰计划”等项目,向成千上万青年学生传递责任担当和公益精神。
“人生导师”,这是学生对阮俊华的评价。知行合一、说干就干,是阮俊华为学子树立的榜样。
1995年,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并入浙大)的阮俊华,留校担任辅导员,出于专业考虑,他当时就一直思考着如何将环保志愿服务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起来。1999年9月,他牵头创办学生社团——浙江大学学生绿之源协会。
2000年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阮俊华的人生轨迹。阮俊华的学生忻皓与黄金海携伴,耗时36天,骑行2000余公里,途经浙江43个县(市、区),看到了垃圾乱扔、污水直排等现象。他们的所见所闻,引发阮俊华对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践路径的思索。
“何不成立一家公益环保组织!”在阮俊华的带领下,他们一起筹备建立浙江首家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浙江”,开启了搭建社会平台培育学子之门。
如今,“绿色浙江”发展成一个扎根浙江、放眼全球的专业从事环境服务的社会组织,培养了成千上万青年环保志愿者。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忻皓,共青团中央委员申屠俊都是在该平台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代表。
初战告捷,让阮俊华看到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对学生成长的推动作用。把握时代需求、响应社会呼唤,阮俊华的育人项目内涵不断丰富,对青年成长的关照方向不断拓展。
“黄土地”基层挂职锻炼成长计划拜群众和基层干部为师,“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聚焦创业创新、培养未来企业精英,“浙大青年博士志愿讲师团”深入基层宣讲,一批持续5年至10年以上、社会反响强烈的项目,办得有声有色。
阮俊华一门心思扑在育人上,无时无刻不在思索学生缺什么、自己能给什么资源,以至于他大部分的寒暑假、业余时间都在与学生打交道。每年暑假,他都自发送学生们到湖州长兴、安吉、南浔等地,待锻炼结束再把他们接回来,11年里,他累计接送400余名浙大学子。
阮俊华还将彩虹人生育人平台做到了线上,每日撰写、转载育人文章。2010年8月,他开通“彩虹人生”博客,累计发布1300余篇文章;2013年2月,“彩虹人生”微信公众号上线,至今发表图文消息1700余条,粉丝近4万人。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阮俊华说,这是身为浙大老师最大的幸运。
放飞梦想 书写人生华章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 十九大报告
阮俊华秉着“扶上马、送一程、关爱一生”的育人理念,不断创新育人模式、搭建育人平台,将一批青年带向充满机遇的道路,让他们在人生的宣纸上尽情“泼墨”。
全国首创“导师带徒”式的“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10年间汇集了130余位风云浙商和知名企业家,为888名浙大优秀学子和88名哈佛、耶鲁、牛津、北大、清华等海内外高校强鹰名誉学员的成长导航,推动100余位强鹰学员翱翔在创业天空。
浙江以在校大学生身份获千万风投第一人的陈旭、今年荣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的光珀科技创始人白云峰、中国A股上市公司最年轻的金牌董秘高坚强、PE创投界新秀九仁资本CEO姜有为……杰出强鹰不胜枚举。
今年,在“强鹰计划”十周年之际,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在纽约、硅谷、伦敦、墨尔本、东京、新加坡学习或工作的强鹰,飞回浙大校园,喊出一个豪迈的口号——
从此你我像鹰,放眼寰球,志在天下!
“用你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去效忠和服务一个超越自身的东西。”阮俊华做到了,育人,是他生活的全部意义。
窗外,满树银杏叶随风飘落,留下一地金黄。那几棵高大的玉兰树上,分明已经有了含苞待放的花苞。历经阳光雨露后,它们将在来年春天,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
三天内第二次登上《浙江日报》头版,讲述22年育人路上,对于青年人才的砥砺培养,让一批青年竞奔每个人的彩虹人生之路。阮俊华用“傻子”般的执着与爱心,“疯子”样的坚持和奉献,书写着新时代师者的形象。(点击查看:浙报头版报道浙大教师阮俊华的育人经:躬身甘做“彩虹桥”)
在有的人看来,他有点“傻”、有点“痴”,22年来始终守着一个目标,从未放弃。
从2010年开通彩虹人生博客绿色通道至今,近3000个日子,他每周都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公之于众,便于学生们找到他。他用“傻子”般的执着与爱心,“疯子”样的坚持和奉献,书写着新时代师者的形象。
从教22年来,从70后到90后学子,他的学生尽情逐梦彩虹人生——
鲍海君,70后,秉承阮俊华的育人理念,成为浙江财经大学的一名老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创新方式教书育人,先于阮俊华成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
忻皓,80后,与阮俊华亦师亦友18年,将青春无悔地奉献给环保公益事业,成为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韩熠宗,90后,在阮俊华教导下坚定理想信仰,投入学生工作5年,志在服务基层。
阮俊华是他们共同的“兄长”。
70后鲍海君,接棒走上育人路
年纪不大、黑瘦,眼神里有股神气,这是浙江农业大学(后并入浙大)东南土地管理学院1996级学生鲍海君当年对还是学院辅导员的阮俊华的第一印象。
“开学还没几天,在校园里与他相对走,本想躲开,没想到他一口叫出我的名字。”鲍海君回忆。
在鲍海君眼里,阮俊华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指导学生思想,处理学生问题,对学子成长丝毫不敢怠慢,总能在关键时刻“拉上一把”。找他谈心的学生,有时挨到他肚子“咕咕叫”,仍有一肚子“苦水”要诉,他也不舍得说句“结束吧”。
鲍海君就是常光顾阮俊华办公室的学生之一:想考公务员,找阮老师商量;想创业,找阮老师出谋划策;想做学术,还找阮老师把关。每次选择,阮俊华都尽力提供帮助,比如指导他担任院里的学生会主席,带他去基层锻炼,帮他联系专业导师。
从鲍海君身上,阮俊华也开始反思,如何既把握时代需求又立足学生实际,同时结合自身资源,为更多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他开始整合各方资源,筹划各类育人计划,逐渐搭建起“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的雏形。
教书才知育人难。鲍海君说,如今再看阮老师,他依旧围着学生转,忙碌不减,仍保持初为人师的激情,令他钦佩不已。
接过阮俊华“育人”的接力棒,鲍海君将育人牢记心间,也学着将阮俊华育人方式植入到他的学生中去。阮俊华也多次受鲍海君邀请到浙江财经大学给学生们谈理想、讲信念。他还将“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上的各类资源共享给鲍海君的学生们。鲍海君的多位优秀学生受到阮俊华影响,毕业后全职加入了“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
80后忻皓,匠心指引成才路
亦师亦友,惺惺相惜。阮俊华与忻皓,早已超越师生情谊,更像彼此成长的见证人。
两人都有些“傻”,分别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注在教书育人、环保公益上。
忻皓常说,阮俊华是他一生的领路人;阮俊华则说,忻皓的理想、激情、担当和抱负,让他引以为豪。18年前,在阮俊华支持下,忻皓与同学黄金海环浙江宣传环保活动,见到浙江美景,也看到过被污染过的河流。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阮俊华与忻皓萌生创办“绿色浙江”环保组织的想法。
面对缺经费、缺人力、缺场所的困境,阮俊华硬是带着忻皓等一帮学生,“零起点”创建“绿色浙江”环保组织,成全了忻皓的环保梦,也搭建着“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的雏形。此后,他从绿色起步,紧跟时代步伐,创建“紫领计划”“求是强鹰”“黄土地计划”等系列育人项目,满足更多学子需求。
跑社区、进工厂、入乡村,在全省环保活动现场,都有师徒二人的身影。他们凭着这股子“轴”劲儿,将“绿色浙江”从校园社团发展为拥有200余名会员、10万余名志愿者的中国首个5A级民间环保组织,获得荣誉无数。
2008年,一份国际环保大礼摆在忻皓面前,却让忻皓犯了难。原来,国际奖学金看到他在环保公益上的贡献,欲资助他赴美读研。可是,如果他去美国,阮老师就要扛起“绿色浙江”所有事务,还要承担“彩虹人生”整个平台的育人职责,他不希望老师这么累。
“去,当然去!”阮俊华不假思索给了他答案,负责起“绿色浙江”的日常运管。大洋彼岸的忻皓没让阮俊华失望,利用在美求学机会,促进“绿色浙江”与国际环保组织联系,推动“绿色浙江”建立钱塘江护水者项目,成为全球护水者联盟的正式成员。
2012年5月,忻皓成为水资源管理联盟国际标准制定委员会委员,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权益。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在国际舞台上发声,为祖国呐喊,那一刻,阮俊华几乎流泪。
两人到如今仍保持着每天通电话的习惯,聊到紧要事,一天四五个电话也很常见。“惹得妻子几乎要吃醋。”阮俊华笑着说,却又停顿了下,若有所思,难掩对妻儿的亏欠。
90后韩熠宗,信仰点亮人生路
常有人问阮俊华,将自己所有时间都给学生,图啥?有人猜,他图名或图利,每当听到这些,阮俊华总是抿抿嘴,淡淡一笑,又投身到学生中去。
这份大气,也促进着他的育人计划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点亮成千上万学子的人生路。
韩熠宗是浙大公管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研一学生,现任浙大“紫领人才俱乐部”秘书长。
这位脸庞还显稚嫩的95后,总是奔波在同学之间,为他们服务;下沉到基层,解决问题。
信仰确立并非朝夕之功。对90后来说,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精神产品良莠不齐,容易让他们迷失信仰。阮俊华立足当下高校思政“痛点”,结合时代背景,将课堂教学、网络新媒体、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式结合,引导学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恩师”“伯乐”,韩熠宗如此评价阮俊华。阮俊华给了他莫大的信任与鼓舞,在他大二时就鼓励他担任“紫领人才俱乐部”执行秘书长,还辅导他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耳濡目染中,韩熠宗对未来有了清晰方向,他希望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阮俊华的办公室很小,甚至有点逼仄。坐落在启真湖畔,入冬后,湖畔旁的芦苇迎风招展。他说,愿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虽然力量并不强大,但芦苇花能随风而舞,在更远的地方扎根发芽。教育如斯,师者如斯,才得以影响、感染更多青年。
后记:
三位学生,难以详述阮俊华20多年的育人路。依托“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他推动一批批志存高远的优秀人才不断成长。他们蕴藏着巨大能量,将汇成共铸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也看到,一位淳朴、勤恳奋战在育人一线的老师,他心存敬畏,甘愿奉献,令人感动。
来源 / 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