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渠丨两代人的坚守(一)

2018-02-10 石河子市委宣传部 石河子零距离 石河子零距离


本期故事的主人公王国强,是垦区众多水管员中的一员。18岁那年,他开始跟随父亲巡护莫索湾干渠一段长11公里的水渠,一干就是36年。他们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两代人默默守护着这条渠,用敬业和奉献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去年秋天,在石河子玛管处莫索湾水管站四号配水点附近的大渠边上,一个肩扛铁锹的普通劳动者的身影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他就是王国强。18岁那年,他跟随父亲走上了巡护这段11公里长的水渠的路程,一走就是36年。
  

我们请他讲讲有关他和他父亲的故事,不善言辞的他讲述得平淡而简单。
  

今年元旦期间,我们又走访了王国强和他的妻子、女儿。他们断断续续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王国强在四号配水点。



今年56岁的王国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老实、木讷、少言,甚至有些迟钝。但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他身上的另一种特质慢慢显现出来:倔强、坚持、忍耐,有时还有一点固执。
  

王国强说,他的性格是从跟随父亲来到四号配水点工作后,才开始改变的。过去他活泼、好动、机灵,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分子。
  

他所说的四号配水点,指的是那孤零零的三间房子和一个小院,立在玛纳斯县与第六师新湖农场的交界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个配水点承担着莫索湾干渠一段11公里长的渠道巡护工作以及确保这段渠道内的三号跌水、四号跌水、五号跌水三个重要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任务。
  

这里是王国强与父亲、妻子工作的地方,也是他和父亲、妻子、女儿的家。
  

上了年纪后,王国强总爱回忆起与父亲王加宾一起工作时的情景。
  

父亲1958年参加工作就在石河子玛管处,在水利战线奋战了一辈子。在王国强工作前,他的父亲在四号配水点独自守渠已经好多年。1982年,18岁的王国强顶替母亲进入玛管处工作。在父亲的强烈请求下,王国强被分配到了四号配水点。
  

“那时的我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分子。父亲之所以请求单位领导将我们安排在一起工作,一方面害怕别人管不了我,一方面担心我不能安心工作。”王国强说。
  

正如王加宾预料的那样,一下子从人来人往的市区到了这么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照明用马灯,生活用水是澄清后的涝坝水,每天扛着铁锹围着水渠来回走十几公里,天天面对的就是父亲一个人,单调、乏味、寂寞、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正值青春年华的王国强无法忍受。干了不到半个月,他多次向父亲提出离开四号配水点的要求,但都遭到拒绝。
  

“不同意我离开,我就悄悄地走。”一个月后的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王国强拿起事先准备好的背包,准备逃离四号配水点。
  

当他蹑手蹑脚地溜到院子门口时,父亲已经在院门口等着他了。
  

“在这里工作太没有意义了!你别拦着,今天我一定要离开这里!”王国强吼道。此时的父亲满脸愠色,二话不说,拽着王国强来到了水渠边。
  

指着哗哗流淌的渠水,父亲一字一句地说道:“这是什么?这是咱们的命啊!没有了它,莫索湾百万亩的良田和十几万人,靠什么活命。石河子以前是一片荒原,现在变成了美丽的绿洲,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多少人默默的努力和奉献。谁说我们的工作没有意义,如果没有我们水利职工修渠建库、筑堤架桥、护渠测水、保障供水,能有现在的片片绿洲吗?作为水利职工的子女,你都不愿干,让谁干!”
  

父亲激动的神情和湿润的双眼,让王国强彻底懵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少言寡语的父亲发这么大的火。
  

父亲说完这段话,掉头就走。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王国强哽咽了,父亲的背不知不觉间已经驼得很厉害了,全然没有了年轻时的那般高大。
  

王国强不由自主地跟上父亲的脚步,回到了四号配水点,再也没有了逃离的念头。(叶红)


来源:石河子新闻网

编辑:张   腾   编审:王峙涵

欢迎来稿,投稿邮箱:2848940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