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万家血透中心要建,有钱、有患者、有模式,就差你了!

2017-02-13 奥咨达医疗器械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奥咨达公众号


血透市场,将由当前的三五百亿增长至两千亿!国家给了政策,患者有钱了,但血透中心严重不足,需要从5000家增加到15000家!这个惊天的医疗大事业,商业模式也成熟了,你来,还是不来?


看点

01

国家大扶持血透行业,力度前所未有


尿毒症患者的生活状况,真是太让人揪心了!国家在这方面也不断加大力度解决,出台了不少重磅措施,包括:

•将尿毒症列入重大疾病,医保报销比例大幅提升,患者沉重的治疗负担得到极大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命延续得到保障。

•出台扶持文件,鼓励设置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67号],明确:

一是将血液透析中心的单独设置作为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

二是鼓励血液透析中心向连锁化和集团化发展,肯定了规范化、标准化运营管理血液透析中心的积极意义,并提供了优先设置审批的政策倾斜利好。

可以说,无论是从患者角度,还是从产业角度,国家对血透行业的支持力度,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个领域必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看点

02

中国血透市场容量,要翻4倍,从500亿到2000亿!


目前全球透析市场规模达到800亿美元,其中89%为血液透析业务收入,约为712亿美元。


几年前,我国每年能够获得正规血透服务的尿毒症患者约30万,仅占应治疗患者总量的18.5%。

这个比例太低了,国家也看不下去!

2012年,国家将尿毒症作为纳入首批大病医保范围,住院报销比例提升至70%,目前又将这一报销比例提升到了90%!

未来,随着医保覆盖范围的快速扩大,将有更多患者有能力支付治疗费用,预计全国血透治疗人群将逐渐增长至300万人。

血透市场规模也将由目前的300亿~500亿元增长至2000亿元!

问题来了,血透中心数量严重不足!

按照全国300万血透患者要治疗,全国血透中心数量至少要达到15000家以上!

但现在有多少家呢?仅有5000余家!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必须加大透析中心的建设,才能协同解决患者治疗问题。

国家在这方面也是有布局的。正如上文所说,2016年12月就刚刚发布扶持文件,鼓励设置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


看点

03

达康医疗,早已成为血透中心改革“国家试点”


早在2011年,达康医疗承接了开设独立连锁血液透析中心试点的任务,以白求恩血液净化中心的品牌积极开拓血透市场。

截至2016年12月,达康医疗已完成血透治疗数十万台次,多次接受相关主管部门审查和国内外专家考察,获得了从各级主管部门、临床专家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5年来,达康医疗积极吸纳国内知名风险投资商,借助资本的力量,在江西、山东、河北、山西、广东等14个省、市建成并运营独立血液透析中心100余家。

达康医疗的独立连锁血透中心均采用白求恩血液净化中心的品牌,透析设备使用率超过80%,各中心患者数量和中心收益均呈健康快速增长态势。

以4500万人口的江西省为例,2011年江西透析患者人数仅为7000人,透析治疗率仅为万分之1.5;到2015年底,江西透析患者人数已经达到2.2万人,透析治疗率接近万分之五,比2011年提高了3.3倍。

达康医疗创新的血透中心建设模式,为国家、为患者解决了大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成熟的商业化道路。

磨剑5年,目前已到了大规模拓展的时候了。



看点

04

来来来,一起分享2000亿市场大红利!


达康医疗在运营中,严格遵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规范化、标准化的临床医护人员和专业技师工作管理考核制度,严把医疗质量关,将医、护、技人员的培训考核作为关乎血透医疗服务成败的头等大事来抓。

达康医疗积累了丰富的跨地域运营管理经验,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整合能力,打造了拥有较强议价能力的供应链体系,并通过专门开发的血液透析信息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整个独立连锁血液透析中心的精细化管理,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连锁化和集团化独立血液透析中心运营管理模式。

2017年,达康医疗将以满腔的热情和开放的胸襟,面向全国诚邀合作伙伴共同开设血透中心,并提供“一站式”的独立连锁血透整体解决方案,未来将为合作伙伴提供丰厚的投资收益和资本市场超额回报,共享2000亿元市场的大红利。



【来源】赛柏蓝

【全文转载及整理】奥咨达

【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奥氏定义
 
什么是医疗器械?
在医院里,除了(患者和医护)和药品,基本都是医疗器械

热点推荐



 可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