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县长放言“第一”的底气何来
年轻县长放言“第一”的底气何来
——来安县民营经济发展解码
在新一轮县域竞争的博弈中,可以说谁改革开放的力度最大气,谁经济发展的轨迹最科学,谁发展蓝图的定位最准确,谁动员的人气最充分,谁凝聚的人心最集中,谁就可能在安徽乃至中部出类拔萃甚至一骑绝尘。近日,应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安徽经济报、安徽经济网记者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大县来安进行实地采访。
来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邓继敢
“最近几年我们年年都在进位,来安很快会冲刺‘第一’!”
当记者把不久前省委、省政府公布的2015年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来安在二类县(市、区)中获得第三的结果,告诉来安县人民政府县长邓继敢时,这位出生于1978年目前安徽省最年轻的县长如此放言。
邓继敢放言冲刺“第一”的底气来何来?来自利用好“新36条”、产业转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利好,推进政府的精细化服务,实现从“跑龙套”到“台柱子”的飞跃;来自招商引资,无中生有、有中变强,走好集群发展、链式联动的发展之路;来自扶持“小巨人”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尖兵”做大做强,带动民营经济整体上从“铺天盖地”向“顶天立地”跨越;使来安成为全省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
数据显示:2016年,来安县实现民营经济占GDP比重68%,比2015年提高0.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增加值89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工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10.81%;实现税收11.8亿元,增长8.8%;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数分别达66.42个、297.72个,分别增长25%、0.91。
来安县求变图新创造的“民营经济发展”现象,浓缩了一个中部省份农业县的县域经济力图摆脱“农业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之困,走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探索与实践。
利用好“新36条”、产业转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利好,推进政府的精细化服务,实现从“跑龙套”到“台柱子”的飞跃
中普石油公司
“中普石油公司建设三期项目时,原县委办副主任张维新被派到企业驻点帮办,从此,张维新就开始了企业‘全职保姆’的生涯。中普三期项目结束后,张维新继续留在了企业,开始当四期项目的‘保姆’。不同的是,第一次他是被派来的,而后面一次他是被企业主动邀请来的。”这个在来安县广为流传的“企业要人”的故事,诠释了来安县委县政府一句著名口号:当好“保姆”,为企业服务。
为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来安县委、县政府筑“暖巢”、解忧难、强“筋骨”,全方位、多角度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该县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全县民营经济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县民营经济推进工作。县委、县政府专门研究出台《推动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发展24条》、《推动民营经济上台阶实施意见》、《来安县民营经济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先后设立3亿元现代产业发展基金和1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金,对企业转型、升级、创新等进行全方位支持和鼓励,树立政策导向、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等政策,“营改增”减税近亿元,涉企减费2000万元。三次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为企业节约成本1360万元。兑现企业各类扶持资金2.7亿元。
走下去,接地气,到第一线解决问题去;走出去,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县政府全面保障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为落地项目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终身制的贴心服务。坚持“自下而上发现问题,自上而下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动态更新“一企一档”帮扶档案,完善企业帮扶“四库”,挂图上墙、销号管理,对存在问题一月一梳理、一月一通报。2016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累计调研走访1337人次,摸排梳理各类问题307件,协调解决306件。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截至2016年底,共盘活重组企业21家,全县产值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年初减少16家,下降9.6个百分点。续贷过桥资金4.69亿元,周转次数17次;“税融通”期末在保户数33户,累计发放资金1.3亿元;新型“政银担”试点合作业务放款新增102户、共5.03亿元。创新帮扶形式,与安徽经济报社共同举办“互联网十”媒企融合发展培训班,并签约成为“媒企道”首家县级共建单位。健全帮扶责任人、企业联络员、帮扶中心三方联络验证机制,县作风效能办定期对县领导、帮扶单位、帮扶责任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一份份文件出台落地,一项项措施强力推进,一件件服务狠抓落实,来安县民营企业在服务孕育出的肥沃“土壤”中,汲取充足的“营养”,一个个“草根”成长为产业森林里的大树。
加大招商力度,无中生有、有中变强,走好集群发展、链式联动的发展之路
“合肥2号线1月度计划生产第12列车厢,2月度生产第13、14列车厢……9月度生产第28列车厢”,在汊河经济开发区来安县浦创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一面墙上,张贴着该公司2017年度生产计划,上面清晰罗列着包括上海13号线二期、杭州2号线二期、南京2号线增购等十几个项目在内的项目名称和月度生产计划。
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招商成功案例,被誉为产业“无中生有”的典范。无中生有、有中变强的背后,是来安举全县之力打造“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之城”的艰辛行动。
开发区先后与行业内九大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中车、中交、中航、上汽、南钢、南方香江、碧桂园、雅居乐和华夏幸福等大集团纷纷入驻,形成了以创新力为核心的五大类型项目,加快了开发区由产业集群到产业创新的发展。与中车集团配套建设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是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填补了安徽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空白,已累计入园企业104家,可生产产品70余种,初步形成了铁路客车、城际轨道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成为中车集团零部件重要生产加工基地;汽车配件产业园正在进行规划修编,目前已与上汽、一汽大众、奇瑞、长安及北京现代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家进行零部件供应配套,成为长三角零配件重要生产加工基地,形成了铁路客车、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总投资200亿元的南京湾商贸物流总部基地项目,是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成后可容纳约10万家全球品牌进场经营,是影响全球的国际商品交易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作为省“861”项目和来安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金太阳装饰城是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竞争力、规模较大的集展示、加工、仓储、批发、配送为一体的大型建材流通基地。
来安县在京举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推介活动
一个大项目能“串”起一条产业链,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近年来,来安县把项目建设始终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抓住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2016年,该县编制500万元以上项目库147个,总投资232.6亿元;完成市下达的10个百个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0个亿元达产项目和11个亿元新开工项目;金禾20万吨双氧水、浦创轨道二期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帮助联科水基、浦创轨道和金禾实业等3家企业技改项目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160万元;帮助金禾实业和立光电子争取国开行专项建设基金6600万元。中祥能源、上汽荣威车身配件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安飞信电子、多晶硅铸锭、宠物食品添加剂等23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一张张“国”字号“省”字号名片、一个大项目、好项目,一座座产业之城魅力之城,无不彰显着来安民营经济发展的万千活力。
扶持“小巨人”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尖兵”做大做强,带动民营经济整体上从“铺天盖地”向“顶天立地”跨越
安徽金禾公司
在精细化工领域,是全球最大的甲乙基麦芽酚和安赛蜜生产商;
在基础化工领域,凭借产业链延伸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等在华东地区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已快速成长为食品添加剂细分行业中最具规模、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和一系列的非专利技术,在自主创新、专利技术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这家公司就是安徽金禾。
在我国精细化工领域,安徽金禾可谓是个“青涩后生”,其前身为来安县化肥厂。通过不断的产业转型升级,使公司的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2011年7月7日,安徽金禾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为安徽省第一家上市的氮肥企业;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氮肥厂,到成功上市的化工企业集团,不仅使公司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华丽蝶变,而且也使金禾公司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
中普石油能源有限公司是来安县另一家“顶天立地”的大企业。
自2010年一期年产5万吨的二甲醚项目建成投产以来,公司连续追加投资,二期年产5万吨MTBE项目和三期年产50万吨芳构化项目分别建成投产,四期年产200万吨重油裂解制烯烃项目正在建设……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投资超10亿元,实现年产值超70亿元。
“现在土地指标这么紧张,来安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地需求?”在四期项目建设前,企业负责人最担心的就是土地问题。据介绍,四期项目是国家发改委重点鼓励支持项目,共包括五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占地约1000亩。仅在建的一期子项目———年产40万吨的烷基化项目,就需要用地约200亩。
来安县委、县政府“挤”出了370亩土地,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正是因为用地充足,四期项目才得以顺利落地、快速推进。
五期项目为50万吨/年轻烃异构一体化装置,目前正在建设中,该项目投资9.6亿元,主要产品为精制异丁烷、高纯异丁烷、MTBE和氢气,副产碳五、碳三干气和丙烷。预计2017年7月建成投产。
“十三五”期间,中普石油能源有限公司建成年产200万吨重油裂解项目,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
此外,来安县还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央企、省企改制、重组,积极推动县内企业与国有企业龙源风电、大唐风电合作,以交叉持股等方式实现企业优势互补。
截至目前,全县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增至21家,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增至8家;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分别达26家、1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至31家,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8亿元,增长46%,增速滁州市第一。金禾实业获批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柏拉图、立光电子入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金瑞投资、晋源铜业、中普石油、碧绿春晋级全省百强。
正是有了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才使来安县有了进位领跑的底气!正是有了民营经济的强力支撑,才有了来安县面对近年来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这一经济增长动力的助推、带动下,来安县未来也一定能保持态势、冲刺第一,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微信号:ahjjb_wx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