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金融政策一定要追求系统稳健

2017-09-27 高级研究员 贺军 安邦咨询



安邦观点


要强调的是,金融政策的出台和金融市场的建设,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还关系到千千万万的企业,同时还会关系到政府财政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金融政策一定要追求系统稳健。


来源 | ANBOUND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选自 | 每日金融   第4837期


在研究中国经济的国内机构中,作为独立智库的安邦咨询(ANBOUND)一直是个“稳健派”过去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我们主张速度不能过快,还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速递减的“金字塔模型”。


对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我们也主张要控制速度,过快的城镇化不仅推高了资产价格,而且会占用过度的经济资源,大幅提升债务水平,“绑架”中国经济。为此,安邦曾在2008年提出了“后土地经济”理论,试图为土地经济降温。

城郊建设过度城镇化


“稳健派”观点也适用于中国金融领域


中国的金融政策应该追求一种系统稳健,而不是过快或者波动过大的发展。所谓“系统稳健”,在我们看来有两层意思:第一、金融市场发展的速度要稳,不要大起大落,波动过大;第二、 个金融市场领域的发展要均衡,结构相对完善,作为大国经济,中国要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金融市场。比如,股市、债市、期市、商品都市场都要有;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要基本齐全。它指的是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健和均衡,而不是一两个单项市场的稳定。



中国金融市场稳健与政策关系密切


从政策作用的特点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政策:一类是建设型的政策,以满足金融市场建设和市场创新的需要,比如设立股市、拓展债市等,要解决的是开创和发展金融市场,实现结构均衡。另一类则是规范管理型的政策,对金融市场进行调节、引导、规范、监管和适度干预,要解决的是金融市场的管理问题。


过去在很长时间,中国金融政策的出发点不是着眼于市场稳健,而是着重于调节和干预,金融政策出台往往是逆着市场情绪而来,这就是典型的调控思维。比如,过去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常常是“突然袭击”、“打个冷不防”,于是经常出现“半夜鸡叫”政策、“周末货币政策”,这样一来,市场的确猜不到何时出台政策,但效果则是让市场如惊弓之鸟,经常上窜下跳。


市场波动性一大,往往引来大力度的反向政策出台,结果导致政策矫枉过正。2015年的“811”汇改政策,就是一次突然袭击式的汇率政策操作,结果让许多市场机构损失惨重。


在安邦咨询的研究团队看来,“811”汇改操作的“负作用”持续时间不短,它打击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大跌,除了美元走强的外部形势变化因素,还带有“811”汇改政策操作的阴影。

要制定长远目标而不是满足短期需要


要实现金融市场的系统稳健,还应该基于长远目标来制订政策,而不是满足短期的政策需要;要基于市场发展的基本需要来制订政策,而不是满足一些非市场的政治需要。否则,就会出现政策扭曲,在过去的股市监管方面就有明显的表现。


比如A股的新股发行问题,本来是股市应该有的基本机能,但在现实之中,由于担心新股发行太多拖累股指下跌,经常性地暂停新股发行,结果造成大量企业在IPO阶段积压,形成了新股发行的“堰塞湖”。股市的退市机制同样如此,由于多方利益纠缠,退市机制始终不畅,导致国内股市成了一个“只吃不拉”或“多吃少拉”的畸形市场,这必然会带来股市机体的“中毒”。


重大政策出台前,要和市场吹风沟通

正如我们此前的分析,对于中国政府而言,任何重大金融政策的推行,都必须慎之又慎,要有一定的时间准备期以及清晰无误的政策信号,要提前与市场有吹风和沟通。如果没有这样的政策准备和市场沟通,出台那些突然性的“打横炮”政策,可能带来很大的负作用。



比如对于占中国家庭财产69%比例的房地产,如果贸然推行可能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新财富政策,有可能导致相当比例的人群失去改革开放以来的财富积累,有人一下子要回到改革开放之初。


我们要强调的是,金融政策的出台和金融市场的建设,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还关系到千千万万的企业,同时还会关系到政府财政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金融政策一定要追求系统稳健。


推荐阅读

特朗普怒批!金正恩强怼!但解决朝核问题还得靠这两国


这份研究BAT的报告长达43页,得出的结论是:未来五年,更看好百度!


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两次飓风肆虐,休斯顿已成末日景象,佛罗里达州被夷为平地


班农香港演讲罕见对华“示好”,中国需冷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