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王健林挺不容易的

2017-11-02 安邦咨询 安邦咨询 安邦咨询


安邦观点


民营企业在国内发展起来并不容易,它们虽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超过60%,但它们对市场和政策的影响力却与此远远不相匹配。因此,在今年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国内各级政府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过,越是如此,就越需要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保持关注,民营企业是中国社会重要的发展资源,需要培育、支持、规范和引导,为民企发展保留空间。


来源 | ANBOUND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选自 | 每日经济第4804期 


1民企又无辜躺枪!

多年来不再被提起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问题,今年似乎再度出现,有重提的必要。要强调的是,民企发展环境问题再度出现,并非政府对民企发展的鼓励政策改弦更张,发生了态度变化,而是因为今年以来的多项调控和整顿政策的出台,不少的板子都打在了民企的屁股上。


比如,中央近期对国内企业海外巨额并购表示高度关注,收紧了企业海外融资限制。这一政策调整的本意一方面是降杠杆,另一方面是防止企业搞资产外移,但债留国内。这项政策执行下来,受影响的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



此前市场传闻称,万达、海航、复星等综合投资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受到监管机构的调查。结果每一次传闻出现,都会带来资本市场波动,常常是相关企业的股票和债券同时被抛售,形成“股债双杀”。


在监管部门的“关照”之下,市场对这些民营企业集团的风险也变得特别关注。比如有的银行开始对这些企业收紧信贷,甚至有少数银行完全对涉事的民营企业停贷。如果融资渠道被停,企业的资金链可能就会出问题,很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债务问题可能变成一根资金“绞索”,勒住企业的脖子。国企一般不会遇到这些问题,受影响的主要是民营企业。



以最近成为市场焦点的万达集团为例,王健林开始走“轻资产”道路,大量甩卖手头的商业楼宇、文化旅游、酒店等资产,其动作之急促、规模之庞大、甩卖决心之坚定,都让人有些看不明白。虽然王健林给出了不少解释,但万达大量甩卖旗下资产,要清还银行贷款,这似乎是要“收摊子”的感觉。


说实话,王健林是挺不容易的,在中国复杂的政商环境之下,把万达集团做这么大,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如果这样的龙头企业真地准备收摊不干,那无疑是国内市场的一颗炸弹。因此,对于国内这些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应该作为国家的一种资源来看待和保护。


2规模越大,“麻烦”越多

跟踪观察这两年中国市场,我们注意到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国有企业在复归,而民企的发展环境和业绩表现都在恶化。据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企收入和利润持续较快增长。其中,钢铁、有色等去年同期亏损的行业持续保持盈利,煤炭、石油石化、交通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电力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


上半年,国企营业总收入245802.9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央企营收同比增长15.2%,地方国企同比增长18.8%。在利润方面,央企9352.1亿元,同比增长18.5%;地方国企4720.2亿元,同比增长37.5%。二者合计利润总额14072.3亿元,同比增长24.3%,利润增幅高于收入7.7个百分点。

对于民营企业的整体营收和利润统计,目前还缺乏如国企一样的详细数据,但从真实的民企发展案例来看,它们的营收增长、利润增长以及相关的投资情况,并不怎么理想。当前大型民企集团的现实发展处境实际上是有所退步的。


在中国,随着民企的规模和影响力增大,受到的社会关注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投资和资产配置举动,与政府和社会需求之间可能出现矛盾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客观来看,民营企业发展的规模越大,他们可能遇到的“麻烦”也越多。规模小的时候,民企只是单纯做做生意;但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民企还需要在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经营,也就是加强自己的系统重要性建设。


整体而言,民营企业在国内发展起来并不容易,它们虽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超过60%,但它们对市场和政策的影响力却与此远远不相匹配。因此,在今年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国内各级政府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过,越是如此,就越需要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保持关注,民营企业是中国社会重要的发展资源,需要培育、支持、规范和引导,为民企发展保留空间。


推荐阅读

中国经济最需要的不是“破7”,而是稳定均衡的增长


意识形态只是幌子,中美与美印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国际关系


被超级老龄化威胁的北京,还能承载起年轻人的梦想吗?


神钢造假,高铁漏水,“日本制造”品牌崩塌,为何中国不该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