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河北民建 2020 年推送的第 341 篇文章 △
编者按:她自幼热爱眼科事业,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人类光明事业之中;她倔强不服输、前瞻而创新,一批批与世界接轨、先进的、高端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在她的推动和引领下于国内首次运用和传播;她“功成不忘桑梓情”,常年义诊,送医下乡村、入车间、进社区,为老百姓作眼健康普查、为贫困患者送去免费治疗。她,就是骆彦君,一名平凡而执着的眼科全科医生,一家眼科医院集团的董事长,一位拥有传奇人生的现代女性楷模。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 靳晓 房晓坤 记者张立卫)“厚德载物,菩萨心肠,颂扬锦旗,挂满白墙。”2020年,无区域“复明眼科医院集团有限公司”诞生之际,身为集团董事长的骆彦君,收到了一位刚刚出院患者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复明眼科医院医务人员的敬意。40多年的行医生涯,骆彦君收到的大小锦旗和感谢信件数不胜数。每一次欣喜动容之余,又倍感责任无比重大。“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她经常对医院医务人员的谆谆教诲,也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骆彦君的“光明脚步”不断前行。 骆彦君出生于河北辛集一个眼科医学世家,爷爷于民国初期在天津学医;父亲扎根家乡,是小有名气的眼科医生。出生杏林世家的骆彦君,从小耳濡目染了祖父和父亲为患者治病的一幕幕场景。那时,很多饱受眼疾折磨的病人慕名来到家中,经过祖父或父亲的妙手诊治痊愈而去。神奇的医术、病人的笑脸,这些都让年幼的骆彦君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幻想和憧憬,立志传承祖业,用自己的知识奉献于伟大的光明事业。 骆彦君深知,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行,才可能使梦想成真。于是,她晚上看书,白天就在村医疗站看着父亲为患者治病,“偷学”技艺。自小体弱多病的她,一边利用劳动的空隙,背记眼科解剖、手术图谱,一边利用小兔子,进行动物眼手术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眼科医疗技术能力。 中华大地涌动改革春潮,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祖国大地开始苏醒,中华儿女迈上改革开放的大路。一些脑筋活络、土里刨食的农民,也试探着走出家门,找寻致富门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寻求更好的发展,1979年未,22岁的骆彦君怀揣东拚西凑的400块钱,只身一人来到辛集县城,勇敢而自信地迈出了人生光明事业的第一步。 一处租来的民宅,两间简陋的屋子,几把普通的手术器械,这,就是骆彦君梦想的起点。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她的人生也是这样。开业初期,地方偏僻、药品稀缺,几天也不见一位病号,诊所门可罗雀。人们最大的顾虑是,这么年轻的小姑娘能会看眼疾?大家都持怀疑态度。 有一天,一群人把一个小伙子推到她面前,嚷嚷着说“突然看不见了”,让她给看看。骆彦君仔细检查后,发现他是假装的,一脸镇定地对他们说:“他没病。”这句话让大家炸了窝,“呵,小姑娘还真有两下子!”原来是乡亲们在故意试探她。 慢慢的,骆彦君的名气打响了,一批批患者经过她的治疗恢复了视力。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小小诊所在老百姓心中声望越来越高。先是十里八乡的,后来省内市县的,再后来内蒙古、云南等地的患者也纷纷慕名而来,骆彦君的小诊所一下子“热闹”起来。“当人们送来第一块镜匾和第一封感谢信时,我高兴地一直掉眼泪。”回想起往事,骆彦君仍难掩激动之情。 1988年,小有名气的骆彦君,被河北省授予“省双文明标兵”称号,并受邀在大会发言。这对其他人来说可是难得的机遇,但骆彦君心里装着的只有她的病人。由于担心大会发言会“耽误看病时间”,她“偷偷”找到会务人员,“渴求”人家把自己的发言顺序安排在第一个,这样她就能尽早赶回诊所。她的想法一说出口,令现场的会务人员哭笑不得:从来没碰见提出这种“无理要求”的人。经过她反复“游说”,最终被安排在第三位。发言完毕后,如释重负的骆彦君以最快速度赶回自己的诊所,一路上还在心里盘算“有这功夫我得看几个病人”。 幸运,总是偏爱努力的人。会上,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胡德平被她的精彩发言所触动,想要把一笔国际支持中国民营医院的资金拨付给她。可那时的骆彦君早已回到病人中间,正为患者专心诊治,来不及换掉白大褂儿的骆彦君又马不停蹄地折返石家庄。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骆彦君一口回绝了胡德平的好意。“我所追求的是顶级的技术,而不是资金。”骆彦君声调不高,却不容置疑:“我想把步子迈小一点。”众人只当她是“年少轻狂”,但只有她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一个月后,一封来自南京外语学院的信打破了骆彦君平静的生活。信中说,近期国际防盲组织的眼科博士克里斯蒂将会到骆彦君的诊所带教。她后来才意识到,自己在胡德平面前的一番“侃侃而谈”,竟然换来了一段珍贵的跨国友谊。 7天的时间里,70多岁的克里斯蒂博士与不到30岁的骆彦君聊经验、谈技术、话创新,虽然国籍不同、语言不同、年龄不同,但是相同的理念使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多年,这对“忘年之交”还时常保持信件往来。 2000年,复明眼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骆彦君写信邀请克里斯蒂博士前来共同见证两人当年梦想的实现,已经80多岁高龄的克里斯蒂博士却因身体原因无法前来。他在回信中写道,他将会在开业当天,以自己的方式送去最真挚的祝福。 那一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那一定是克里斯蒂博士在为我祈祷。”骆彦君望向苍穹,眼含热泪。 骆彦君时常自我调侃,“我人生路上的每一步,都是通过不断地‘为难’自己而前进的”。1988年,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骆彦君委托徐州眼病防治研究所的李子良博士承办了一期学术交流会,邀请世界顶级眼科专家前来交流座谈。也正是这次会议,推动了中国第一台手术显微镜的诞生。 交流会上,一位国外教授暗讽中国医疗技术水平落后,眼科医生只能通过肉眼观察,进行手术操作。而当时的国外,早已用上了显微镜进行更精密的手术。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骆彦君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不服输的劲头一次又一次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做到最好!” 于是,骆彦君联系到苏州医疗器材厂的负责人,希望能制造一台手术显微镜,并许诺将重金购买。几个月后,中国第一台手术显微镜诞生并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看着眼前这台显微镜,骆彦君思绪万千,中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显微镜,这是多么大的进步。她当即兑现诺言,以4万元的高价买下来这台设备。要知道,当时一台白内障手术仅仅需要8块钱。“那个时候,我手头不能有钱,一有钱就是买设备、买药材”。骆彦君回忆说,“当时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筹资买了这台显微镜。” 首界华人会在中国召开之际,将世界最先进眼科设备首次引进中国,骆彦君兴奋极了,便一股脑将所有的眼科设备买了回来,复明眼科医院一时成为国内首家国际设备最齐全的专科医院。从此,引来了全国各地眼科业内同行观摩。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治疗人数的逐渐增多,现有的小诊所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尽快搬迁扩建成为了当务之急。骆彦君多方打听,查遍了当年的县域规划图,决定买下东华路西段的一处房产用于改建诊所。 几经波折,骆彦君终于签下了购置合同。房子有了,又一个难题出现了,买房的钱在哪?当把仅有的4000元交付后,骆彦君辗转难眠,剩下的44000元从哪来?苦思冥想一夜之后,她决定,借钱! “我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看病上,所以我的病人就是我的朋友。”看着昔日的“救命恩人”如今愁容满面,许多经骆彦君救治过的患者纷纷慷慨解囊,放下钱不等她打借条就走了。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骆彦君的一位旧友—王青山。当他得知骆彦君正为钱的事儿遭难时,不等骆彦君开口就主动从自家墙头里掏出多年的积蓄——整整4000块钱,一分不剩的全交给了她:“我虽然只是你曾经的一个病人,你却是我一生的亲人。我希望你能把‘光明的火把’传递给更多的人。”在当时,4000元可是一笔巨款啊! 就这样,你800元、我200元、他50元……一笔笔凝结着爱与希望的钱款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骆彦君一一记录在册。患者的信任,更坚定了她干事创业的信心。她只有一个念头,治更多眼疾、救更多患者! 骆彦君把所有借款进行清算,发现仍然存在1万多元的缺口。思虑再三,颇具经济头脑的她决定将房子的三分之一租借给一位开旅馆的朋友,并提前预支两年的租金,这才把买房的钱凑够了。 虽然新开的诊所面积不大,却总有不少患者专程从各地慕名跑来看病。不久之后,骆彦君又陷入了两难境地:一边是人满为患的诊所,一边是两年租期未到的小旅馆,她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租户朋友深知骆彦君的性子,主动提出要提前搬离。“我到现在都十分感谢这些‘贵人’的帮助,因为他们我才走到了今天。”回想起这些,骆彦君难以平复内心的激动。 正是在行医的过程,因为她精湛的医术、亲人般的大爱,积淀了一大批患者成为了她亲人般的朋友,也正是这些“贵人”“朋友”的关爱、支持和同行,让她的“奉献爱心、播种光明”之路,更加坚定。 对骆彦君来说,复明眼科能有今天,是摔了很多“跟斗”换来的。创业让她明白了什么叫“头三脚难踢”。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的,还有大量的近视人群。其中近视的“重灾区”是10-18岁的青少年年龄段。行医过程中,骆彦君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由于近视与参军无缘,甚至影响上大学。可是当时国内的近视矫正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更别提一个小县城了。 骆彦君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又上来了。她只身一人远赴上海学习先进的视力矫正RK术。由于兔子与人类的眼部构造相似,骆彦君便首先在兔子眼睛上进行试验,确保无误后便开始进入临床阶段。 由于当时国外医疗水平相对先进,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上世纪90年代末期,骆彦君与美国一位眼科专家进行合作,共同成立了中美复明雷赛近视治疗中心(当时在全国民营眼科属于首创),引进当时较先进的准分子激光PRK术,解决了一大批患者的近视问题。正当骆彦君打算松一口气的时候,一次外出交流使她意外得知,美国专家并未按合约承诺,提供最先进的治疗技术,这让骆彦君气愤的同时又深感内疚,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使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于是,骆彦君多次与美国专家交涉,要求对方履行承诺。多方沟通无果的情况下,骆彦君自费200多万购买了国际最先进的近视矫正医疗设备,双方还因此打了一场国际官司。说起这些往事,骆彦君显得十分轻松,“任谁也无法阻止我前进的脚步!” 现代科技的滚滚浪潮正孕育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其对医疗技术与医疗模式的影响很可能是我们始料不及的。现如今,近视矫正手术已经不知道更新换代了多少次,从RK到PRK到LASIK半飞秒激光术,再到如今最为先进的全飞秒激光术,骆彦君孜孜以求的便是技术设备上的“最先进”、“最顶尖”、“最高端”,因为她知道,这是她从医的初衷,也是她毕生的追求。 在复明眼科成长发展的40年,“创新”、“引领”成为贯穿始终的两个关键词。凭着这股子“犟脾气”,骆彦君在业界声名大噪。2000年,复明眼科医院正式成立。这也标志着骆彦君的“传奇人生”进入了新的起点。接下来,骆彦君的“光明事业”便“一发不可收拾”。2004年,衡水复明眼科医院成立;2014年云南楚雄复明眼科医院挂牌;2019年,石家庄复明眼科医院开业。分散在各地的4家复明医院,真正为当地患者带来了“复明”。 如今,已经60多岁的骆彦君常常回想起那些峥嵘岁月。在她看来,每一个十字路口的抉择,都是听从了内心最真实的呼唤。 骆彦君深知,自己的力量太微弱,她在引进先进医疗设备的同时,着力建设眼科人才团队,培养出一大批行家里手。现在,骆彦君的医院完成了从诊所到现代化医院,从家族式管理到社会化先进管理的重大转变。与此同时,骆彦君将辛集与衡水的两家复明眼科医院变更为非盈利性机构,“这两家医院来自社会,最终也要回归社会。” 世人皆道骆彦君是“光明使者”,却不知她还是半个“管理学家”和“软件工程师”。骆彦君根据自己40多年的创业经历,归纳总结出了一整套完备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并受邀代表中国基层医院在国际性会议上分享经验;与此同时,考虑到近视预防,骆彦君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的建立、重视及研究,远远早于同行,先于社会。早在2014年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研发了近视筛查软件,并结合硬件实现了对辛集全市学生视力屈光筛查及云端数据储存,受到了北京同仁眼科医院王宁利院士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和推广。 医者仁心。工作之余,骆彦君经常会想起贫困地区的眼疾患者。于是,自2000年开始,她每年开展一次“世纪光明行”活动,组织山区义诊小分队,亲自带队下乡义诊,走乡串户,免费为贫苦患者送去治疗和药品。每次下乡,迎接他们的,都是热情的村民和热腾腾的饭菜。这么多年,骆彦君和复明眼科已经成为了“金字招牌”,成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福星”。由于成绩卓著,骆彦君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省、市“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十大杰出创新女企业家、辛集市巾帼明星、爱岗敬业标兵、优秀政协委员等诸多荣誉称号。复明眼科医院获评全国最具实力特色眼科医院、辛集市优秀妇联组织、关爱贫困儿童特别奖等荣誉。 医生救死扶伤,不仅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有医德。从医40多年,骆彦君已经记不清帮助多少位患者重见光明。“我虽然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名普通的眼科医生,但我愿意把光明的火把一直传递下去。”这是她创业初期的铮铮誓言。这么多年,她也一直在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当初的承诺。 就在2020年,无区域复明眼科医院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诞生。无区域,意味着在全国各地行政范围中,该医院名称具有唯一性,能够真正根据市场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展经营。这是骆彦君的又一次“蝶变”,是她人生眼科事业的又一次升华。 骆彦君执着而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感染着很多人,她的事迹被多家主流媒体刊播,于百姓中口口相传。在骆彦君的领导下,复明眼科始终以“奉献爱心,播种光明”为宗旨,以“高技术、低收费,来源社会、回报社会”为原则,回报社会、反哺社会、奉献社会、回归社会。 自古悬壶多华鬓,而今济世有高鬟。“广大复明人时刻铭记匠心传承,永远不会忘记过去,更将珍重未来。”骆彦君深情地望向医院大厅墙壁上“复明眼科医院集团”几个大字。(责任编辑:张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