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家河南 | 每一棵古树都住着一窝神仙

豫记 2020-09-15

在河南农村,大多数的村庄,村头、村尾或村子中央,都有一棵生长了百年以上的老树,虔诚的农民坚信上边住着一个或一窝可以庇护他们的神仙,他们在树枝上系红绳,树干上裹红布,祈求成精或成仙的老树带来风调雨顺,本期#老家河南#,说说大树崇拜背后的河南民俗文化。


豫小记胡慧颖 | 文


漯河的沙河澧河交汇处南岸,有一棵老槐树,树干特别粗,要5个人手牵手才能围一圈,被当地人称之为老槐树爷。

每月初一、十五,漯河都会有男女老少来这里祈福、还愿。“老漯河”把古槐视为神灵,普遍尊称它为“槐爷”、“槐仙”,在外打工、结婚的漯河人,回家后都要来祭拜它。


漯河民俗专家侯守功和张福祥分别考察研究《郾城县志》和各地方志以及史书资料,得出共同的结论:这棵大槐树是明初山西移民来到漯河栽的。当时沿河堤种了几十棵槐树,历经变迁,只剩下这一棵。


这里所指的明初,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至明惠帝朱允建文元年(1399年)这一段时间。根据推算,这棵大槐树的年龄应是600岁左右。


明朝的几次大移民,起点均在山西洪洞县,而洪洞县的大槐树,则成为后世移民史上一个最重要的见证,移民迁往他乡后栽槐树的传统,则源于这段历史,因为槐树的槐和怀念的怀同音,槐树有怀念故乡的意思。


漯河这棵老槐树,差点在“75.8”水灾中被毁去,这又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1975年8月,特大暴雨引发的淮河上游大洪水,河南多处受灾,漯河也未能幸免。为防止水淹到城里,政府决定加固大堤。长在岸边的老槐树被提议刨掉。


当时一位负责水利的的领导向市里据理力争,说这么粗的一棵树,根还在沙河底,深不可测,如果刨了它,树根不一定能挖出来。而树根一旦被水沤烂、泡空,很容易在河底形成大水眼,这样一来,大堤就危险了,整个漯河市都会受到水灾的威胁。

但由于当时通讯实施落后,加上水灾,命令下达时,老槐树最大的一个枝干基本被砍了,只剩下了朝向东北的枝干。据老人回忆,老槐树没有被砍时,远看就像一条大龙,头向西南,尾朝东北。每天来老槐树边采风的,画画的,照相的络绎不绝,非常热闹。


现在,被刨去一半的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更因免于这场大灾被神化了,古槐被视为神灵,烧香还愿的人越来越多。


在老漯河人的生活里,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重要的节日还有 “槐树节”。“槐树节”源于这棵粗壮苍劲的古槐树,每月的初一、十五是过槐树节的日子。


漯河的老槐树崇拜清末就有,就像拜观音一样。虽然带有些许迷信色彩,但另一方面,老槐树在漯河人眼中就是家乡的代表。槐树街(现在叫“滨河路”,住在老槐树附近的居民还习惯性地称呼自己为槐树街上的人)附近居民都说,咱漯河人对这槐树就是亲,不管谁到外地,结婚出去了以后,回来都要拜望这棵老槐树。

每到初一、十五,老槐树附近就特别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甚至有人带着儿孙、老人来这里求平安。香客们的热情带动了老槐树附近的经济发展,因为来这边祈福、还愿的人很多,附近好多老太太甚至年轻人在这里卖香,这些卖香的老人中,好多都是山西人。


生活方式的更新催生一宗新的还愿方法——放电影。据说,前些年放电影还愿特别时兴,附近有好多经营放电影的。一场电影的费用也不高,几百块钱。现在,老槐树附近还剩下两家门面经营放电影。既然没有倒闭,就说明仍有利可图。


小编的一位同学,家住在老槐树附近,曾经跟着奶奶和妈妈去拜过很多次。他考上大学时,家里还为他在老槐树边放了一场电影。害怕香火把槐树爷给熏死了,人们就在远离老槐树根的地方设置专门的烧香台。


自1986年,漯河升格为省辖市,园林绿化部门对大槐树进行了考证和鉴定,并将其作为一级古树名木进行了有效的保护。现在的老槐树,枝干伸向两侧约有10米高,树冠冠幅约12米。虽然有些老态龙钟,但每年的5、6月份,还能长出一头的槐花。

古树崇拜是河南非常常见的一种民俗,村庄周围百年以上的老树,基本没人敢去砍伐。资格更老的,则被当成神仙供奉起来,有人认为树能成精成仙,也有人认为古树上会有一个或一窝神仙定居。无论如何,大树都是村庄景致的一部分,每一个村庄,都有一段和树有关的渊源和历史,爱护乡村,当然要爱护乡村的古树。



(图片来源: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如需转载,请通过私信豫记微信公号yjhltxdjm或者邮箱yjhlt@sina.com联系我们。


豫记开通老家河南微社区,点击屏幕下方左下角“阅读原文”,豫米们有好玩的事可以在里面分享哟,也可以和豫小记互动,一起分享老家记忆。

---------------------------------

豫记


国内首个乡土社交平台,为河南人提供精神干粮,新鲜、实用、暖心、专业。


1、想了解更多,请点击页面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2、点标题下面的“豫记”可关注,然后点击右上角小人查看历史消息,可阅读更多精品内容。

3、喜欢这篇文章,请向好友推荐,点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豫记已开通栏目:豫地密码、百家姓里的河南、村落中国、锦衣豫食,老家河南。更多内容和栏目将陆续上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