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在十五,游在十六——揭秘元宵节民俗中的吃喝玩乐 |豫记

2015-03-05 韩晓民 豫记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又为什么点灯笼、吃汤圆、搞社火、放烟花?在民间,元宵节前后还有哪些讲究?“吃在十五,游在十六。”今天该吃啥?明天去哪玩儿?且听许昌民俗专家韩晓民细细道来。


韩晓民 | 文


我国古代有“一年三元”之说: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这三个日子都成了节日,分别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元”有“首先、开始”之意,“宵”指“夜晚”。正月十五夜,是新年后首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称“元夕”或“元宵”。




道教的说法,正月十五是上元天官玉帝诞辰日,夜间燃灯,可求天官赐福。


佛教的说法,正月十五是佛祖显神通、降妖魔的日子,大放华灯,以示佛祖神威。东汉明帝刘庄信佛,派郎中蔡愔等人去“西天取经”,蔡愔取经回来后对明帝说,每逢正月十五,西方僧众集体瞻仰佛舍利,这天是参佛的好日子。于是,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而且士族庶民都要挂灯。正月十五夜间燃灯的习俗也就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而流行开来。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刘盈生性懦弱,大权渐落吕后手中,刘盈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吕后病死,诸吕怕遭到报复和排挤,他们便在上将军吕禄家中密谋作乱,齐王刘囊得知消息后起兵讨伐,平定了“诸吕之乱”。汉文帝刘恒登基后,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称“平吕日”,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后来,每到正月十五,百姓张灯结彩、燃放烟火。


元宵节始于道家也好、佛家也罢,起源于明帝也好、文帝也罢,反正正月十五在民间演变成了灯节。




中原一带,元宵节要一般要热闹三天。


元宵节将近,家家户户置办蜡烛、烟花,制作灯笼、灯盏,正月十四晚上点灯,叫“试灯”,十五正式点灯,叫“放灯”,十六结束,叫“收灯”。


过去,有钱人家买蜡烛、打灯笼,而买不起蜡烛、灯笼的穷人就自制萝卜灯:选一节白萝卜,以萝卜心为圆心,挖出一个圆形的窝,倒进香油或菜油,用细麻绳当灯芯。萝卜灯的灯头很小,灯光昏黄,一手端灯,一手遮风,到处展示,称“亮灯”。


人们把灯放在祖宗牌位前、门墩上、井台上、槽头上、磨盘上、水缸旁,甚至粪堆上都要放灯,这样做是期盼新的一年里处处光明。爱热闹的人家,几家相约到村外大路上共同放灯,一放几里,远远望去,火蛇一般。


野外坟地里,灯光四处闪烁,民间有“初一迎鬼、十五送鬼”的说法,意思是:大年初一早上,上坟祭祖,把已故亲人的鬼魂带回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年;正月十五晚上,还要提着灯从家中走到坟里,意在为亲人的鬼魂返回坟地照明引路。




旧时,有庙宇的地方,搭起几丈宽、丈把高的灯栅,灯栅上摆放数百只小蜡烛,俗称“灯山”或“鳌山”。灯山上烛光闪闪,高低起伏,纵横成行,煞是好看。庙会组织者还购置大量烟花爆竹,特别是大型烟花,人们平时难得一见,所以庙宇前的灯会很吸引人。


较大的村镇,还在交通路口搭天桥、放彩灯、猜灯谜,更是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出门观灯,已成惯例。


如果放灯期间下了雪,人们就格外高兴,“雪打灯,好收成。”这句话有没有科学依据,无从考证,但雪中观灯,绝对有情趣。




还有句谚语叫“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六雪打灯,该打灯、不打灯,哩哩啦啦到清明。”意思是,如果八月十五晚上云彩遮了月亮,来年正月十六就会下雪,如果不下雪,清明节之前就会阴雨连绵。这句谚语描述的情形,并不完全灵验,但老辈人经常念叨这句谚语,也许是对春雨的期盼。


还有一种习俗,不知其所以然。灯节期间,农户在粪堆上“插彩”,把高粱杆截成二尺来长的短节,用绿纸做叶、红纸做果实,粘贴在高粱杆上,往粪堆上一插,花花绿绿的,以祈求五谷丰登、瓜果累累。


旧时,许多村镇都有社火组织,他们拿出部分庙产收入,购置锣鼓铙钹等乐器,制作戏衣、旗帜等道具,召集人马,组成“故事班”。故事班并不是讲故事的,而是练习舞狮、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跑竹马等娱乐项目的班子,头年一入腊月就开始集中排练,元宵节期间大展手脚。




正月十六这天,四乡八保的故事班锣鼓喧天、高举彩旗,从四面八方涌向城里,在官府及大商号门前表演。官府及商户则在门口设有礼桌,上面摆放香烟、茶水、糕点,接待一拨又一拨的故事班,每班表演完毕,还会得到一些礼金。


“六”在河南方言中发“绿”音,“正月十六”称“正月十绿儿”,简称“绿儿”。“正月十绿儿,骡马歇一儿。”意思是,正月十六,骡马休息一天。也就是说,这天要停止一切生产活动。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举家出游,奔往城里凑热闹、尽情欢娱,称“游绿儿”。




新婚不足三年的小媳妇,十四、十五晚上在婆家观灯,十六则必须回娘家观灯,称“三年两头看”。


“吃在十五,游在十六。”中原地区很多地方正月十五的习俗,是早上吃饺子、中午吃熬菜、晚上吃汤圆。饺子、熬菜是旧时过大年才吃的菜肴,可见,正月十五饭食的规格是很高的,因此就有了“正月十五胜过年”的说法。


元宵节吃汤圆也是有说辞的。春秋时期,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色白而微黄”的小球浮于江面,捞出剖开,其瓤红如胭脂,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该日恰为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便命厨房仿制此果,用面做皮、山楂做馅,食之甘甜,称“汤元”。


汤元传入民间,又有汤圆、圆子、浮圆子、糖元等诸多称谓。元宵佳节吃汤圆,品甜蜜之味,含团圆之意,此风当然流行延续。另外,汤圆是食品,元宵指时间,因为汤圆是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人们便把二者混为一谈,汤圆也称元宵。




过去,汤圆较为稀罕,集镇街头上,有人专门支摊儿,边做边卖。汤圆多为甜馅,主要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山楂等种类,制作的时候,先把馅切成正方形小块,然后放进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加入适量的清水,让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大小适中,就成了汤圆。


贫穷人家,买不起汤圆,便说:汤圆太黏,吃少了不挡饥,吃多了窝心,吃不上算了。一般人家过节,每人只是吃上一、二枚,应应节令而已。一、二枚汤圆,不够打牙祭,所以,晚上的主食是饺子。

作者简介

韩晓民,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研究员,专栏作家,许昌市民协副主席,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成员。现供职于许昌县政协文史委,主编《许昌县文史资料》。

(内容编辑:陶然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