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哪儿的元宵味儿最浓 | 豫记

2015-03-05 豫记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啦,各位老乡的汤圆煮起来了没?值此佳节之际,咱们聊聊与元宵节有关的那些事看看河南哪个地方元宵节的节日味儿最浓。


元宵节既以食物命名,咱就先从吃的谈起吧。


1、元宵节是专属吃货的节日,还是唯一一个。


豫州老寒说,不信,你查查。还真是,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秋节、下元节等,虽然不少和吃的有关,比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甚至腊八节,但以食物来命名的节日,这是唯一一个。




2、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南方的汤圆则是“包”出来的。


看来,元宵和汤圆的党争还是有依据的,二者真不能轻易混为一谈。


元宵在制作工艺上要比汤圆更为繁琐,用时更久。首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薄片,再切成小立方块。然后把馅块再扔进盛满江米(南方叫糯米)粉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至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滚成圆球才算完成。




元宵一般採用甜味馅料,如猪油豆沙、黑芝麻、枣泥、果仁、山查等。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吃起来的口感要比汤圆更为粗糙,软糯且富有嚼劲,饱腹感比汤圆更强。


汤圆的做法则是像在包饺子,简易快捷。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待数小时“醒面”完毕后,掐取一小团挤压成圆片形状,然后把淮备好的馅料放入,揉成兵乓秋大的圆球即可。




煮好后的汤圆表皮光滑发亮,因此汤水清淡,口感细腻柔软。汤圆的馅料相比更为丰富,酸甜咸辣皆有,食材花样也百变。


3、汤圆是因为袁世凯才得名的。


老家河南项城的袁大总统是以大头出名,一日,他正为当不上皇帝发愁时,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凯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隻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当然,这也是民间传说了。而元旦与春节的分家,将阳历年定为元旦,把阴历大年初一依然称为春节,倒真是袁世凯的决定。还是和“圆”沾边。


元宵这天,自然少不了观灯赏月。


4、元宵观灯起于洛阳。


虽然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可上溯至汉代,但有史记载的最早可追溯至隋代。


《资治通鉴》记载,大业六年(610年)元宵,炀帝“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


端门灯火自此闻名。端门是当时皇城的正门,洛阳现在正按原比例复原,汉魏洛阳故城宫城端门遗址则在白马寺附近。


到了唐代,观灯更盛。每年灯节这天晚上,洛阳城皇城前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是人山人海。洛阳元稹诗云:“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最能反映当时灯会盛况的,是武周时的苏味道的诗《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到了宋代,百姓玩得更嗨。辛弃疾写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5、猜灯谜始于宋代。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始于南宋。说白了,就是把谜语写在灯罩上,便于观看,任由人猜,谜底一般和喜庆平安有关。


《武林旧事·灯品》记载,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灯谜由三部分构成,即“谜面”、“谜目”和“谜底”,就像做物理题,“谜面”是给出的条件,“谜目”是求解的范围,“谜底”是给出的结果。


到了清代,猜灯谜这项娱乐甚至发展出兴趣组织——谜社,风行一时。清家震涛有《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6、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忍住了,没打成元)。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依旧。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表示:月亮最圆的时间是3月6日凌晨2时05分。不过,由于赏月是上半夜,说十五的月亮比十六的更圆也可以。


此外,元宵还是极特殊的一个节日。


7、元宵节曾是中国最长的节日。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比现在的春节假期还长,“正月十五赛过年”,信非虚言。只是到了清代,因为宫廷不搞灯会,民间也渐渐缩减为四五天。现在一般是三天,十四试灯,十五放灯,十六收灯。


8、元宵节是唯一一个三教合一的节日。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汉文帝时的“平吕日”一说,这是儒家说法,有汉明帝时的“燃灯表佛”一说,这是佛教习俗,还有上元天官的生日一说,说是道教中的“上元节”。虽然不见史料记载,但都传得有板有眼,也渐渐成了传统。




9、元宵节还是中国第二个情人节。


这个情人节现在都被淡忘了,但在古代,元宵节比七夕节更管用。平时困在闺房大院的姑娘们,也能借观灯出门放风了,小伙子姑娘们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观灯之余,还可观人。


诗词为证,欧阳修说,“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辛弃疾说,“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灯下观人,更有一种朦胧美。


10、河南最有元宵味的地方。


随着人口的流动,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不如以往。春节如此,元宵更是如此。别说试灯,放灯的都很少了。但在河南有一个地方,元宵节比过年还隆重,家家户户都要卖上千元的炮,炮竹声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很多外出打工的都要等过了这一天再走,为了祭祖。在家的子孙都要到坟头烧纸,这也是各家后人实力比拼。这就是信阳光山。年可以不回,但十五必须送灯上坟。


“光山微生活”公号发布了海棠无香的一篇文章,介绍光山的元宵文化。“到了十五晚上,各家各户全部出动,带着纸钱、灯罩、灯棍、鞭炮等到自家墓地,在坟地上选好位置用灯棍将灯罩支撑好,中间点上蜡烛,给祖先上亮了,放眼四周,星星点点的灯亮连成一片。然后将折好的纸钱烧掉,这时不管男女老幼都要面向祖坟,虔诚地跪拜,向祖先拜个晚年。最后在坟地上将带来的鞭炮燃放,在噼噼啪啪的炮声中祈祷祖先保佑家人安康,财源广进。




灯火阑珊时,人们陆续回到家中,挂灯笼,点蜡烛,煮汤圆,端祭品,敬祖先,孩子们则提着灯笼呼朋唤友,走街串巷,交流着,谈笑着,整个户外洋溢着欢快热闹地氛围;大人们则燃放花炮,这一家刚放完,那一家又接上了。”


光山过元宵时的盛况,恐怕在整个中国都不多见了。


回望元宵:


张小辣(巩义):小时候,各个乡镇的表演团队会在市区主要十字路口表演,还要打分什么的,围观好多人。现在再也没有了


蒋寒(商丘):记得小的时候爸妈会提前好几天最糊一个灯笼,里面放一直小蜡烛,晚上挑着灯笼满村子的跑。村里的村支书家的孩子会挑一个电动的,很高大上。还会蒸上小燕子,寓意,春暖花开,万象更新。


蓝莓酱(郑州):我有个美羊羊灯,昨天刚得的。纸做的,一次性,还想今天晚上玩呢。又看了一下,原来是个兔子。昨天给小朋友猜谜语,最后老师也送我一个。




刘烟(商丘):小时候妈妈会在十五的下午就和好面,蒸不同形状的小灯,里面倒上芝麻油,端在手上,点着满村跑,点完油就吃掉。邻居家的奶奶每年还会根据不同的生肖做不同的灯。


宁磊(兰考):小时候,老家对面有一口通天大水井,每年正月十五附近各家各户都去送灯儿,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文澜(巩义):家乡巩义鲁庄,每年正月十九就会耍社热闹,各村社火聚集在镇子上集中亮相。小相村“狮子上老杆”总是作为最后节目压轴吊足胃口。广场上竖起老杆,几根麻绳在周围固定,舞狮纵身扶摇直上,左右腾挪,你争我抢,当仁不让:场下鼓声震天,鞭炮齐鸣,万众瞩目,赞不绝口,盛况空前。




我家有个龙头灯,小时候姑父给我做的骨架,上面的纸已经掉了,在家放了有快二十年吧,现在在楼上保存,估计我们村小孩子就我一个人收藏的有吧。那个时候是奶奶给我糊的五色纸,蜡烛是自己做的,很粗的那种。小时候拿不动,需要和大人一起拿出去玩,在当时算是赶时髦吧。现在纸一糊,点上蜡烛,还能玩。


如果各位老乡小时候或现在老家过元宵时有啥好玩的,也欢迎在豫记微信后台留言,或@豫记 新浪微博,比比哪个地方的节日味儿最浓。


(内容编辑:云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