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端午节伏牛山人独享美味 让河南人都尝尝呗 | 豫记

2015-06-10 骆淑景 豫记
导读
端午节,伏牛山人不吃粽子,吃槲包。别人吃的粽子和槲包一比,味如白开水。如此美味,为啥让伏牛山人独自享用?分老乡点呗。
豫记出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

骆淑景 | 文.图


距离端午节还有一星期多的时间,县城东门外关于端午节的交易已经火热进行开了。一街两行卖黍谷的,卖粘米的,卖大豆、西宛豆、红小豆各种豆类的,还有槲(hú)叶,笋叶,以及车拉人挑成捆的槲包,都在提醒你,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很快就要到了。


故乡人过端午,中心思想围绕一个“槲包”展开。不管是买谷子碾米,还是直接买粘米,还是买槲叶,买笋叶,红豆,小豆,都是为了包槲包而准备的。从十多天前就开始酝酿,造势,到临近端午节达到高潮,由此把一个端午节拉得悠长悠长,烘托得热火朝天,不由你不过。



热闹的端午市场


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习俗全国通行。但我们伏牛山人却是吃槲包,这是许多人所不知道的。


“槲包”是用我们这里山上特有的一种槲叶,包上黍米,煮出来的美味佳肴。槲包极具地域特色,豫西一带也只有卢氏、栾川、鲁山、西峡等县的山上才长这种槲叶。槲叶在上世纪90年代曾出口日本,经脱水后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很受欢迎。三门峡六县(市、区),只有卢氏人吃槲包,和我们紧挨的邻县灵宝,都不知道槲包是啥。


南方人还有其他北方人吃的粽子,和我们卢氏的槲包一比,简直就是白开水。


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曹靖华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名为“粽香飘飘忆当年”。他文中所说的“粽”就是指家乡卢氏的槲包。曹老为何不写“槲包”而写“粽”呢?因为写“槲包”,外地人看不明白。


槲叶是豫西山上长的一种灌木叶子,和桦栎树、青冈树的叶子有点相似。每年春天发芽,端午节前成熟,发出浓郁的香气。人们上山采来,让它阴干,就去掉了生涩气。然后包上黍米,煮熟就成了槲包了。槲叶在树上时,质地稍坚硬,采下来经过一段时日的熟化,就变得柔韧了。拿它包上黍米,再放到锅里一煮,槲叶那特有的清香,和黍米的香味结合起来,愈加沁人心脾。


包槲包必须用粘小米。小米是我国最早的粮食了,它分两种,一种是饭小米,就是烧汤用的,一种是粘小米,专门用来蒸吃或包槲包用。还有一种黍子,颗粒比小米大,也很具粘性,用它包的槲包也很好吃。


小时候,过端午吃槲包,是我最向往的事了。包槲包、煮槲包那漫长的准备过程和等待过程,把一个端午节弄得清香四溢,韵味悠长,也把我们小孩子的耐性拉到最长。那真是让人怀想的季节啊。


 
笋叶


初夏,竹园的竹子开始长笋,等笋叶开始落了,我们就进竹园拾笋叶,准备到时候包槲包时,捆槲包用。拾笋叶,要起得很早,起晚了,别人就把好的、长的笋叶拾走了。你只能拾那些粗且硬的“短巴橛”,不好使。


接着是舂米。那时没有碾米机,人们就用碓臼舂。村子里有几个碓臼,一到端午节前就开始忙了。大人们白天下地,只有趁夜间功夫舂米。把谷子倒到臼窝里,用石碓子一下一下捣。满村都能听见“对光对光”的声音。碓臼俗称“对窝”,大人干活,小孩子不帮忙,还在一边看笑话,边跳着皮筋边念着顺口溜骂那个舂米的妇女:“老王婆,捣对窝,今年不胜年时过。”“年时过”就是去年,就像把“昨天”称为“夜过”一样。


农历五月初三或者初四,性急的人或许更早就开始包槲包了。包槲包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架不起那个势,要两个以上的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


头天晚上,把槲叶用开水烫一下,泡一夜,软软的,第二天一早,把槲叶拿到河畔,在清水里慢慢搓洗。两个叶子,左手一个,右手一个,面对面,“滋滋滋”,搓两下;再背对背,“滋滋滋”,搓两下,用水再冲一下,就洗净了。


包槲包除了粘小米以外,还有红小豆、西宛豆。豆子也是头天晚上已经煮好了的,要煮个半生不熟。煮熟了蒸后没味,生了到时候煮槲包时,又煮不熟。豆与米分别放置两个盆里,也是头一夜就泡上了。



买槲叶


现在开始包了,用两个槲叶,叶尖对叶尖,放在左手,右手从盆里分别捞些米和豆,比例要掌握好,纯米煮出来的槲包太硬,不好吃,而豆放太多了,又缺少粘性,也不好吃。母亲总结出来的比例是10斤米3斤豆,包7个槲包,这样最好。米放进槲叶里了,右手就把两个叶子,合起来一折,再一折,然后把两个叶柄对住,包成一扇,夹在左手食指和小拇指前,再开始包另一扇,然后两扇槲包对起来,用笋叶劈成的绳子捆绑住,一捆槲包就成了。


讲究的人家还要在槲包里面包些红枣,西南山人还要在里面包上毛栗子,那就更好吃了。包槲包时,我们小孩子的任务就是劈笋叶,把笋叶用针劈成一条一条,再枚成长长的绳,这是绑槲包最理想的绳子了。


两个人或三个人,包啊包,包一整天,包一百多个槲包或者更多。晚上才开始煮,煮槲包那要用大锅,蒸馍用的大锅,把槲包一茬茬放在大锅里,压上草圈,盖上锅盖,再压上大石头,架起木柴绊子,“噼噼叭叭”烧啊烧,烧几个钟头,才能熟。


槲包装锅了,架起柴禾,风箱一拉,呼呼的火苗蹿出老高。我们就开始等。烧啊烧,一直得烧两三个钟头,锅里冒出雾雾的白气,槲包的香味出来了,我们都禁不住吸鼻子。啊,香啊,太香了。该熟了吧?但母亲却说:“老是没哩,还得捂一夜黑的呢。”


实在等不及了,一个劲问:“咋还不熟呢,咋还不熟呢?”央求母亲,“给我捞一个吧,都熟了嘛。”


母亲总是说,“没哩,没哩。槲包全凭捂哩,不捂不得熟,不能吃。吃了肚子疼。”


我说,“不嘛,我老是想吃啊。”


母亲吃不住央求,就揭开压锅的大石头,从雾气腾腾的锅里给我捞一个,当然是有些生硬了,但也可以吃了,只是不好吃而已。吃了一个槲包,心安了,等不及就瞌睡了。


第二天一觉醒来,就嚷着吃槲包。经过一夜的捂,槲包这时是真熟了。母亲一个一个捞出来,放在箩筐里淋水,然后让我给东家送几个,给西家送几个,还要留出一些给城里的亲戚送。


我心里是一百个不同意,但母亲说,“过端午就是这嘛。人家吃了传名了,自己吃了填坑了。”  


卖各种豆米的大嫂


母亲包的槲包最好吃,软、硬、粘度都掌握得非常到位。村里也有人给我们送,但他们包的都没有母亲包的好吃。


包槲包麻烦,吃槲包更麻烦。性子急的人就吃不成。吃槲包也要有技巧,没有技巧,你吃不到嘴里。首先是剥着麻烦,要一层一层剥开槲叶,摊展了,撒上白糖,然后用筷子,一筷子挨着一筷子夹着吃。或者拨到碗里,蘸上白糖,粘粘的米和着白糖,香甜香甜。


你性子急或者不会剥,不会夹,叶子上就粘满了米,筷子还不时把叶子戳个窟窿,吃不成。一燎焦,连叶子带米扔了。小孩子不会吃,把鼻疙瘩、脸蛋上,甚至眼睫毛上都粘上米粒,看起来非常滑稽好笑。


槲包煮熟后,再热的天,只要一天熘一次,放一个月也没事。但要天天熘,越熘越软,越熘越香,到最后不剩几个了,槲包才越发好吃了。


五黄六月,上地割麦子,回到家里,人又热又乏,什么都不想吃,这时候解开一捆槲包一吃,凉爽可口,即顶饥也顶渴,那真是绝美的享受。


卢氏西南山人保存槲包的方法更妙,他们把槲包放在篮子里,用绳子吊在井下,井下温度低,能保存很长时间。有的人家能吃到农历六月六。


这就是传说中的槲包


槲包好吃但颜色不好看,一煮黑糊糊的,看起来好像很不干净。老公是灵宝人,参加工作分到卢氏那年,端午节,林场里的大婶大嫂给他送来槲包,让他吃。他望着那黑糊糊的东西直发愁:什么呀,多脏呢,怎么能吃呢?后来问人,人家才说不脏,叶子都是经过一再清洗的,他才吃。谁知越吃越好吃。 


槲包生来是属于乡野里的美味,一是它特有的叶子,二是特有的米,三是特有的柴禾。一到城市,就失却了那种色彩和味道。


现在精明的小商小贩,端午节没到就开始包槲包卖槲包了,买几个吃吃也方便,但端午节来临时,家家还是要买槲叶,买米,费尽周折自己包。为什么呢?要的就是那个气氛,那个麻烦和热闹。


年年的端午节都在麦前,吃罢槲包就开始割麦了。空气中飘满艾蒿的清香,麦草的香味,加上浓郁的槲包的香,一个浓郁的五月从此开始。

作者简介
骆淑景,女,六十年代生人,现居三门峡市卢氏县;喜爱文史,笔耕不辍,著有多部长、短篇作品。

编辑:艾扬



豫记 |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豫记QQ社群:365802781

来稿及合作:

电话:13137715575

邮箱:yujimedia@163.com

长按图片会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