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糖做的月饼,是老家中秋的主角 | 豫记

2015-09-28 王九云 豫记
导读
现在市面上的月饼花花绿绿,甜咸兼备,但在我心中最香甜的,还数老家安阳做的糖月饼。
豫记出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


王九云 | 文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这是诗人余光中对中秋的诠释。中秋节,是民间骨肉团圆的节日,也是文人墨客举杯邀月吟诗作对的良辰。而我的故乡,中秋则是另一种况味。


乡下的中秋,天蓝得透透的,云轻得悠悠的,风儿跑得溜溜的,气儿凉得爽爽的。对于乡下人来说,中秋是个持久战,从收获到播种,少说也得个把月。农活虽忙,但中秋节是不能忽略的。




过中秋节,女人是主角。上午,搁住农活,束了围裙,添旺灶火,南瓜茄子豆角土豆粉条,炖成一锅喷香的杂烩。炒鸡蛋不能少,是盖在菜碗上壮脸面的。男人干活回来,端起大碗菜,一张酥得掉渣的油饼,把过节的喜悦全裹了进去。


下午做糖月饼,有的蒸,有的烙,形状大体是一致的,大的如大饼,小的像烧饼,有三层,有四层,无论哪种,都突出圆月这个主题。她们用小碗和酒盅,在糖月饼上刻出大小不一的圆,环环相扣,圆中套圆,闲散的地方又用麻籽果按些花瓣样的图案。毕了,撒层芝麻,捏成花边。馅全是红糖。


蒸好的糖月饼白白胖胖,渗着绛红的糖汁,浓香随着热气一袅一袅地飘着。小孩子指指点点,吸着口水,趁着大人转身的当儿,食指蘸了糖汁,也不怕烫了舌头,吮得吧唧吧唧的。然女人绝不让孩子尝一口糖饼,因八月十六去姥姥家换糖月饼,是故乡约定俗成的规矩,祭月之后的食物要留下来。


五仁月饼是从供销社买来的,一斤四个,草黄纸包着,渗着油,用细草绳缠着。乡下的老院,房前屋后栽满了果树,黄橙橙的鸭梨,红了半边脸的苹果,露着牙齿笑的石榴,都单等着中秋露脸了。


也许是心绪使然,中秋的月亮总是来得很晚。 记得有一次,我在院里等了好久不见月亮出来,便爬上木梯,上房顶去望。“月亮升起来了!娘,快端出月饼吧!”我喊着,便见西屋房檐上悄没声息地移下一缕白光。不一会儿,月亮已印在西窗玻璃上了,先如韭菜叶一般,而后一点点地宽起来,再就是半圆,渐渐地,成满月了,反射出银白的光来。




月亮像长着腿,一会儿就跑下窗台了。母亲把桌子放在月亮地儿,把月饼水果整齐地摆放好,一碗清水摆上来,碗中立刻盈满了圆月,一晃一晃的。祭月之后,母亲命我们以指蘸水涂目,说这样眼睛会像月亮一样明亮。或许是真的,我揉揉眼,遥望月中的玉兔,清晰地看到它的嘴似乎一动一动的,正在享受人间的供奉呢。


月光下,我唤了小伙伴到大街上玩,想象着月中的故事,扯着嗓子唱童谣:“明奶奶,明晃晃,开开后门儿搂豆秧,一搂搂了个小甜瓜儿,一变变了个小娃娃儿,也会哭,也会笑,精(高兴)嘞奶奶唰唰尿。”几个老奶奶听见了,便追着我们喊打。


十六上午,女人们把月饼水果装成礼篮,打发孩子去姥姥家送,回来时不能空蓝走,姥姥会把自家的回些,这叫换糖饼。也许有的人家男劳力单薄,农活忙,顾不上蒸那么多;也许是家景不好蒸得少,有的妗妗单等着外甥擓着礼篮一进门,就将礼物挪到早已准备好的篮子里,让自己孩子去娘家送,到她娘家,她弟媳又往自己的娘家转。就这样,一个礼篮的礼物,不知会转多少家。


女人把换回的月饼切开分给家人品尝,小孩子拿着月饼,用牙齿一点点刮,慢慢地嚼,月饼里边的红绿丝,黑桃仁,花生糁儿,冰糖疙瘩,让孩子们大饱口福。有的女孩子往往舍不得一次吃完,留点藏起来,第二天再慢慢嚼。有时候藏得不牢,会被馋嘴的弟弟找到独吞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从故乡到城市,我挪了好多窝,但无论在哪地儿过中秋,无论现在生活有多富裕,都没故乡的中秋筋道,耐嚼,有味儿。前两天,我看了市场上包装得花花绿绿的月饼,甜咸兼备,但在我心中最香甜的,还数老家安阳做的糖月饼。


晚上睡不着,朦胧中,看见我家老院里满地银白,亮亮的,润润的,如今白炽灯的光也没这般柔和的。忽儿,满月从老枣树上探出头来,我一愣怔,母亲端着月饼从屋里出来了:“中秋了啊,月亮圆了呢......”


作者简介
王九云,安阳人,教师,文学爱好者。喜欢散文,擅长乡土文学,曾多次在《河南日报农村报》、《河南工人日报》、《安阳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

编辑:云济 图片来源:网络



豫记 |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豫记QQ社群:365802781

来稿及合作:

电话:13503998760

邮箱:yujimedia@163.com

长按图片会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