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失在视野的河南锡器,真的需要从国外才能买到吗? | 豫记

2016-05-06 李恩义 毛毛 豫记


随着境外游的火热,不少走出国门的河南人,热衷于从泰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购买价格不菲的锡器,把它视为只有外国才有的特产。其实,锡器曾是河南人生活的一部分,河南也是中国三大锡器产地之一,但你知道在哪儿吗?


通过年近70岁的安阳作者李恩义的回忆和豫记的梳理,希望您能明白,锡器虽然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从未离开过河南。


消失的锡器,曾游走在河南的大街小巷


李恩义 | 文

每说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我就想起小时候大人喝酒,总要把酒盛在锡酒壶中在火上温热,挥发掉甲醇、乙醛等有害物质再喝的情景。

由此,想起那些走街串巷的锡匠身影,他们如电影蒙太奇镜头一样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回放。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各地仍然保留着各种手艺人的活动轨迹,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磨剪子、戗菜刀的、打铁打锡壶的、拴簸箕张箩的、劁猪骟羊的……凡是农村生活需要的都有手艺人去干,而且技艺叫绝。



冬春农闲季节,是手艺人最活跃的时节,街上不时传来或拖着长音、或抑扬顿挫的叫卖声。


有的不吆喝用专用工具代替,于是清冽的梆子声、牛叫似的憋咧(螺号)声,脆响的摇铃声、哗啦啦哗啦啦长串铁片的击打声,组成了农村特有的交响曲,把农村生活渲染的丰富多彩而又富有生机。

我们村大街上有三棵古槐树,两棵只剩了树皮,树的大部分已没有了踪影,树皮里面沟沟壑壑,似常年流水冲刷留下来的痕迹,又似饱经风霜老人脸上布满的深深皱纹,显示着它们过往的沧桑岁月,但树皮上的枝叶依然生长旺盛,昭示着不息生命的抗争。

当中那棵直立的古槐下是一小片空地,古树离主人家南屋墙根一丈远,瓦屋比较高大,这里背风向阳,平时是人们聚集聊天侃大山的好去处。

做手艺的匠人来村后,多选择这个宽敞向阳聚人气的风水宝地。


 
打锡壶的匠人一般都是两人搭帮干活,往往一个人支摊子,一个人去村里串巷吆喝。

等吆喝完了,支摊子的人也把小火炉小风匣等一应工具摆好了,炉火也在风匣的抽送下,呼呼地窜着火苗。

听到吆喝,有的人就拿着坏锡壶、不成样子的暖脚暖窝用的熥壶、破锡脸盆让锡匠重做。

摊子周围站了一圈人边看边不时发一些议论,我则夹在人缝中看稀罕。

没有生意前,锡匠早从匣子里取出碎锡片、锡疙瘩放在坩埚里,随着红白火苗的不停地包围坩埚,只见碎锡片、锡疙瘩先从下边慢慢融化变成银白色液体,如果有人拿来了旧锡器,讲好价钱,锡匠拿起锤子三两下砸扁扔进正在融化的坩埚里,等全部融化完,倒进一个专用夹子模里,冷却后,掀开夹子,一个明晃晃的银白色大锡片就出现了。




待凉后,锡匠用铁剪刀熟练地在大锡片上划着优美的弧线和圆,那动作比几何老师划的又快又娴熟,让人来不及欣赏它的美,就顺着弧线或圆开铰了。
 
两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一人划线铰片,一人则在T字型两端左右分开顶端尖状的铁砧上,敲打铰好的材料,再把加工品焊接起来,于是一个个锡酒壶、开水壶、熥壶等脱颖而出。

你看那酒壶,有的脖子细长,犹如天鹅颈,壶口似天鹅张的嘴,似乎在“曲项向天歌”,壶嘴、壶把弯曲得恰到好处;壶肚圆润实在。

整尊酒壶如亭亭玉立的典雅美人,壶嘴、壶把左右对称,若舞者甩出的长袖般洒脱飘逸;而下部肚大给人一种端庄富贵之感。

整个酒壶就是美学杰作,虽高而不失稳重,与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锡匠就是这样走南闯北、餐风露宿,一步一个脚印地传承着古代匠人留下的技艺精华,也把匠人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地传统发扬光大。现在虽然走街串巷的手工艺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老祖宗留下的匠人精神,我们不应该一代一代传下去吗?



中国三大锡器产地之一,竟是在河南滑县!


毛毛 | 文

锡器的历史略晚于青铜器,但却比青铜器具有更久远的生命力。我国在商代就有了锡制器物。锡是“绿色环保金属”,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锡质器具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中国的锡器以产于云南个旧、山东威海、河南滑县的为最著名,常见的锡器涉及到餐具、酒具、茶具、祭具、文具、烟具、咖啡具、装饰品等约200多种。

河南滑县的道口镇,曾是商埠码头,有“小天津”之称。上个世纪初期,这里商贾云集,贸易繁盛,经商人数多达万人,大的商号近百处,小的店铺遍布大街小巷。这些商贾为道口的锡器业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加上当时锡器制作高手世代传承,道口锡器的制作技术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道口锡器,又名“点铜”,源于清,是道口传统的手工业名牌产品。据传,清朝乾隆年间,山西省洪洞县一位姓刘的老艺人来到道口开设“同太”号锡店,生意日盛。为扩大营业规模,他收徒传艺。当时的道口镇北街和南街(即现在的顺北街和顺南街)因此非常繁华。

随着道口锡器店日益增多,制作道口锡器的艺人也约定俗成:凡是质量达到七成锡以上的均要在锡器上打上“点铜”二字。

20 世纪 30 年代,道口镇有名的锡器店有 20 多家,其中的店铺又有新号与老号之分,制作工匠数百人,年产锡器达到 10 万公斤,制锡业盛况空前。

道口锡器的造型有着中原的风格,与南方锡器相比稍欠精巧,但却体现出了北方器物的敦实与厚重。道口锡器艺人也曾加工制作过南方样式及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风格的器物,特别是清末民初,道口锡器艺人研究东南西北、古今中外的器物款式,对锡器造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道口锡器店的名称也别具人文情趣,如兴盛店有着兴旺发达、盛世和平的祝福;义聚店则突出道义情义、人聚财聚的生财之道。


道口锡器采用高纯度精锡,经过严格的配料、熔化、压片、裁料、造型、捶打、刮光、焊接、擦亮、錾花、雕刻、嵌铜装饰等十数道工序细心制作而成,它是我国民间手工业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由于道口锡器闻名于世, 1915 年(一说 1914 年),道口锡器曾与当时的贵州茅台酒一起作为中国的珍贵特产,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即现在所说的世博会。展览会上,道口锡器中的兴恒牺形辛彝锡水碗、子贽父癸锡水碗、季副锡水碗等深受各国客商的青睐。这些道口锡器不仅制作工艺高超,而且在造型设计上融合了东方的艺术审美理念,在旧金山轰动一时,荣获了博览会金奖。

新中国成立后,道口锡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1953 年,道口镇几家锡器店组成合作组,走上了合作生产的道路。1956 年,道口锡器艺人与道口的金、银、铜、铁几种传统手工业者成立了合作社。1957 年,李祥琛代表道口锡器艺人去北京参加了全国美术代表大会,受到了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67 年,道口锡器的生产归入县五金厂后,又开始兴旺发达,每年都为省外贸局、广州宾馆等一些单位制作近 3000 公斤锡器。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道口锡器却没有像当年同获殊荣的茅台酒一样流传久远,锡器日用品逐渐被淘汰,加上锡器制品年久会发黑,外观上不美观,不能吸引消费者购买、保存的兴趣,现在能够保留下来的道口锡器制品已不多见。如今在道口镇街头,很难再寻觅到道口锡器的门店了。

即便如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很容易见到流动性工作的锡匠,锡器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用品。只是后来,从事手工艺术的锡匠,像其它很多逐渐消失的手工艺术一样,慢慢地淡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视野,而进入一个精细化高端化的发展阶段中。

其中在人们的“酒文化”和“茶文化”中,通过器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锡性凉,散热效果极佳,锡制酒具斟酒,夏天清凉爽口,冬天温酒导热较快,令人适意;长期以来,高档茶叶都是用锡器包装,用它储茶可长期保鲜,有效避免营养流失和口味变化,同时,锡没有金属异味,而普通金属茶罐都有异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李恩义,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古都学会理事、文史论坛成员。


推荐阅

雕刻艺术:中国古民居的精髓

藏在门环里的密码,来不及破解就要消失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