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端午节习俗讲究多,早上下河洗澡有啥寓意 | 豫记

2016-06-08 梁永刚 豫记


在豫中平原的乡村,农人们习惯把农历五月初五叫做“五月端午”,而不是文绉绉的“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许多与端午节相关的习俗,其中最有趣的的当属这天早上日出之前去河里洗澡。洗澡是老家一带的方言,其实就是游泳。


梁永刚│文


乡谚说“端午清早,下河洗澡”,老辈人也常说,五月端午大清早,赶在日头(方言,即太阳)出来之前去河里洗洗手,一年不会长疮;洗洗眼,一年不会害眼;洗洗澡,一年不会生病。


小时候曾经听奶奶说过,五月端午的头天夜里,月亮上的月奶奶(即月宫仙子),把她捣了一年的仙药全都撒到人间的溪流河水里。




日出之前人们用此水洗浴,身体不会长疮,五官不会生疾,可以祛百病、强身健体,但太阳出来一照晒,药效可就全无了。


虽然民间流传着吉祥美好的说辞,但真正在端午节这天早上下河洗澡的成年人并不多,倒是日出之前去河里挑水的人有一些,毕竟传说中这是下了仙药的灵水,一些农人挑回家两桶洗脸洗手,好让全家人大长一年都安康无恙。




再说,端午节前后正是临近麦罢的收尾时节,农人们忙得焦头烂额,累得头不是头脚不是脚,天不亮就要起床去地里割麦或者去场上打麦,哪里有闲工夫跑大老远去河里洗澡呢?况且,“端午清早洗澡一年不会生病”的说法只是祖祖辈辈的一种美好祈愿,大人们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当成一回事。


然而,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乡村孩童们却信以为真,把“端午清早,下河洗澡”当做期盼已久的事情,毕竟那时的乡间没有澡堂,一年当中也只有等到夏季才能去河里洗掉一身的污垢。




童年的记忆中,刚一进入农历五月,我就早早和村上的伙伴们相约,端午节早上就是下黑雪也要去河里洗澡。农历五月正值初夏时节,天气微暖,但大清早还是凉飕飕的。端午节的清早,往往是鸡刚叫过第二遍,大人们还在梦乡里沉睡,要好的玩伴已经在门外扯着嗓子喊我了,惊扰得院中犬声大作。


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摸着黑穿上衣裳,蹑手蹑脚下了床。爷爷奶奶相继被惊醒了,齐声问道,天还不明哩,上哪儿去?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说,去南河里洗澡。奶奶说,黑灯瞎火,洗啥澡哩,睡吧。我心里咯噔一下,要知道几天前和伙伴们都说好了,要在村头统一集合,这时候他们正心急火燎地等着我呢。




我赶紧向奶奶哀求道,我不去水深的地方,就在河边上洗洗。此时爷爷已经穿好了衣服,从土墙上取过一张镰,对奶奶说,你放心吧,我跟孩子一块去,顺便去河滩上割些艾和车轱辘棵儿(方言,即车前子)。爷爷一出马,奶奶便不再拦阻,任由我脸也不洗就慌慌张张跑出了门外。


朦胧的夜色中,我赤着脚,身上只穿了个裤衩,脚步很急,一路小跑,只想快点和伙伴们汇合。一陈凉风吹过,我不由自主地夹紧了膀子,冻得牙齿打颤身上直起鸡皮疙瘩。等我跟头流水地跑到村口,已经有七八个小伙伴正翘首以待。我们嘻嘻哈哈打着招呼,前呼后拥朝村南的河里走去。此时附近的场上已经有早起的农人开始趁风扬场了,一路上不时碰到有人掂着镰刀急匆匆去地里割麦。




晨光微熙中,我们相伴来到了河边,此时早到的几个小伙子已经下河了。我们站在岸上冲他们大喊:“水咋样?凉不凉啊!”有人从水里探出头回答道:“凉些怕啥,有人大冬天还敢扎猛子洗澡哩。”我蹲到河边,用手撩起一些水洗了把脸,只觉得河水冰凉,寒意袭人。


正等我犹豫不决下不下河时,同来的伙伴纷纷脱衣趟入水中,受他们的感染,我也小心翼翼地下了水。当时我就想,既然起五更来了,要是连水都不敢下,回家非让人笑掉大牙不可。刚一下水确实感到冰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也就不那么刺骨了。一些水性好的人不满足于在浅水处嬉戏,相约着朝河里面游去。




我那时候年龄尚小,只是跟人学会了简单的“狗刨”,自然不敢往深处游。况且爷爷此时就在不远处的河滩上割艾,我的一举一动尽在他的目力范围之内,如若不遵守当初给奶奶许下的诺言,依爷爷的脾气,他会毫不留情地把我从河里揪上来。迫于爷爷的威力,我只好和几个年龄相仿泳技相同的玩伴,在岸边浅浅的河水中恣意地扑腾着,不管咋说也算下河洗澡了。


趁我在河里洗澡的空隙,爷爷已经在河滩上割了一捆艾草和车轱辘棵儿。对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爷爷来说,哪一片河滩上的艾草枝繁叶茂,哪一块洼地的车轱辘棵儿根深叶大,他老人家早已了然于胸,闭着眼睛也能摸到。在乡间,艾草和车轱辘棵儿是庄户人家的必备之物,端午节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插艾,据说有辟邪消灾之意。




老辈人常说,一年当中,五月端午早上采的艾草和车轱辘棵儿,药劲最足药效最佳,故而人们都纷纷在端阳当天大量采集以备平时急需之用。刚采回来的艾草带着湿漉漉的露水,晾晒几天后,枝叶完全干燥了就可以存放起来,炎炎夏日点燃艾草可以驱蚊防虫,也可以捣成碎末捻成艾条进行艾灸。


在乡间,遇到庄户人家喜添家丁,满月时都要用艾叶煮水为婴儿洗澡,这是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习俗,据说有护肤强体之功效。车轱辘棵儿的用途就更广了,是一味在乡间流传了千百年的经典中草药,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救了不少农人的命,帮了不少的忙,被寻常百姓视作救命良药。




不多时,河滩的东边露出了鱼肚白,太阳冉冉升起,下河洗澡的孩童也该回家了。在回去的路上,爷爷背着一大捆艾草走在前面,我们这些孩童迎着泌凉的晨风紧跟其后。此时,各家各户的灶房都开始冒烟了,袅袅的炊烟飘忽不定,夹杂着丝丝缕缕的香味,诱惑着瑟瑟发抖饥肠辘辘的我们。


回到家里,爷爷顾不上歇息,挑拣了几枝粗壮的艾草插到屋门旁。端午节这天早上,无论农事再忙,庄稼人也要想方设法改善一下生活,一来迎接节日,二来给因麦收大忙透支的身体补充些营养。奶奶已经把煮好的鸡蛋和大蒜捞到了筐里,正在忙活着在鏊子上烙馍。瑟瑟发抖的我赶紧找了一个单子裹住身体,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奶奶埋怨我说,不让你去你非去,赶紧喝点热汤暖暖身子吧。我喝了一碗面汤,又吃了两个喷香的鸡蛋和几头面软的大蒜,被冰冷的河水泡了半天的身体才渐渐热乎起来。奶奶笑吟吟地在我的手腕上绑上五色线,说是可以辟邪消灾,然后又拿出一个精心缝制的香布袋,戴在我的脖子上,说是可以避免蚊虫叮咬。


吃罢早饭,由于学校正放麦假,不上学的孩童便忙活开了,去地里送茶的送茶,拾麦穗的拾麦穗,开始了各自的忙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梁永刚,男,1977年生,汉族,河南平顶山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政协。

推荐阅读:

端午节怎么过最吉利? | 豫记

麦收前的小满会,就是庄稼人的嘉年华 | 豫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