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待见吴天君? | 豫记

2016-11-11 牛犇 豫记

郑州人的光棍节头条,被吴天君抢了。于这位曾主政郑州五年的前市委书记而言,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所有的毁誉和褒贬都不再重要。但对郑州这座城市来说,阵痛并不会立马消失。


一位媒体人说,权贵落马之前可以仗义秉笔,落马之后能发潜德幽光,才是记者风骨。在豫记看来,所谓风骨是能从一个城市的角度,看待事件本身能带来的反思。


牛犇 | 文

豫记微信号:yjhltxdjm

 

“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天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这则寥寥数语的消息,在上午十点之后迅速在朋友圈刷屏,大家在诸如“喜大普奔”、“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之类的措辞中表达自己的好恶立场,虽然也有人在委婉地表示惋惜和同情,但绝大多数人,明显站到了“落井下石”一方。


当然,郑州人不喜欢吴天君,绝不止这两件事。今天,豫记只从这两件事的角度,探讨城市的发展。

 

其一便是拆了郑州所有的报刊亭

 

一家名为“郑州最前沿”的公众号,迅速做出了一张如下内容的海报:“有人下去了,报亭是不是也该回来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有人”指的就是吴天君。



 

2012年春天,刚来郑州不到一年的吴天君在一次视察中发现了报刊亭占道现象,一场名为“退路进店”的“最大力度治堵”行动随即展开,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市街头巷尾的421个报刊亭尽遭拆除,郑州成了国内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

 

郑州城市发展全力以赴向前开进,如果方向是众望所归的话,那么对执行方式的考量就是民意和“一指没”式行为方式之间矛盾的焦点所在。

 

在经济发展洪流中被碾轧和挣扎的郑州人民,唯一的类如鸡肋一般的报亭被一夜之间拆掉,就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民怨蒸腾的导火索。

 

此时,发出“偌大一座城,难道真容不下小小报刊亭”质疑的纸媒们,正遭遇江河日下的困境,零售渠道被掐住咽喉要害,断崖式跌落随之而至。尽管政府采取了“进店”举措,铺了700多个零售点,但书报亭消失后,在郑州找一份报纸和杂志非常困难。



 

因为可以想见的因由,既成事实之后纸媒一直吞咽苦水。直到今年吴天君从郑州市委书记任上平调省政法委书记后,“报刊亭何时重回郑州”的呼声屡见报端。

 

其二以迅雷不及响叮当之势,拆了郑州四环内所有城中村

 

如果说拆报亭事件让吴背上诸多非议,那拆迁更为他迎来了滚滚骂名。最少在河南民间,吴是绰号最多的一位官员。流传最广的一个绰号叫一指没,老百姓说他手指那个建筑,这个建筑肯定会被拆没。

 

郑州所有的城中村在吴到来后灰飞烟灭,一些村民背地叫他吴太君,寓意鬼子进村一样三光。还有人喊吴老扒,老扒人房子的意思。快速出街的一些新闻中,还列举着坊间对他的其他称呼,如“一指霉”、“吴一指”、“拆迁大佐”、“强拆书记”等。



 

吴天君主政郑州的五年中,郑州保持着每年拆迁100多个村的进度,全市四个开发区、六个城市区及县城、产业集聚区、组团新区规划区范围内,共启动拆迁村庄627个,涉及175.65万人口。

 

而郑州中心城区,被拆的城中村有476个,四环之内再无城中村,上百万寻梦郑州的蚁居者在频繁搬家中惶惶不可终日。

 

在极力推进拆迁的过程中,发生一些极端让人无语的事件,郑州一些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在这轮拆迁大潮中灰飞烟灭,加上祭城路改名风波等一系列被视为动摇城市文化根基的事件,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的主政者颇有看法。

 

后城市化时代,有历史的郑州何去何从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经济数据,2014年末,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城镇人口增加,但城市的发展仍然处于粗放扩张的模式当中,城中村改造和大面积的拆迁让路,非常典型。


盲目地扩张城市功能,放大城市规模,增大经济总量。放眼全国去看这个问题,它使全国大跨度的调水、输电、输气,治污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生态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郑州三年内完成全部城中村改造的做法,就成为了无视城市是一个发展有机体的典型做法。



雾霾下的大金蛋

 

如果说大的发展方向是对的话,那么也不排除这种只求快的心态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根本性伤害。城中村一时间全部消失,这本身就损害了一个城市的内在活力。

 

当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50%,这个国家的中产阶级就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重要支撑,他们所需求的已经不是温饱线上的基本面,而是复杂的和多元化的。这时候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它将满足中产及类中产不断分化的服务需求。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精神需求。一个城市的宜居性、文化个性、对公共空间的重视成为他们在意的焦点。

 

可以这么说,中国已经步入了后城市化时代,如果前一个阶段的特征是大拆大建,粗放快速;那么下一个阶段,就是要深入考虑一个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城市宜居性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郑州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时点,如果说城中村的快速拆迁损害了一个城市的活力的话,那么忽视城市科学发展这一规律的做法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则损害了城市中间阶层对城市精神的需求。挖沟成为了一个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城市的代名词,也证实了这种损害的实质存在。



郑州孙庄村孙翰林家族墓群

 

在全国城市发展摊大饼的当下,大中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走出自己独特的路子和个性,是不同于往期的新命题,虽然它早已存在。粗放发展的模式在快速发展的经济面前、在急剧转型的社会面前,已完全落后。哪怕多一点对历史和规律的敬畏,城市的发展从长期来看也会好很多。

 

“由市场运作到政府主导,是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质的转折。”以后城改用地前期拆迁改造将不再由开发商参与,而由政府主导拆迁改造。开发商底价拿地将成为历史,在快速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下,违背土拍政策公平性的过渡期已经宣告结束。这将会成为郑州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刚刚闭幕的河南省十次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将郑州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结尾:一片庆祝声中,也有不少人觉得吴对郑州发展功莫大焉。更有人说,郑州作为二线城市若要突飞猛进需要“吴这样的干将”,这种观点无非是愚昧的二元论,它本质上是忽略了城市是一个有机体的事实。城市的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一剑击破的快切政策所能带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郑州祭城路改名平安大道 侮辱了谁?

郑州祭城路要出山寨版 还能任性多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