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丝绸之路”唯一的道路遗产,你知道崤函古道的故事吗? | 豫记

2017-02-16 李同旺 豫记

古代东、西方文明是两个独立的体系,二者的交往开始于西汉和罗马帝国时期。它们之间的纽带就是“丝绸之路”。崤函古道,东起洛阳西到潼关,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在《世界遗产名录》里,它被定性为“丝路”唯一的道路遗产。



 

李同旺丨文

豫记微信号:yjhltxdjm

“丝路”唯一的道路遗产


三门峡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山脉,横亘在市区和渑池之间。山脉逶迤,一直延伸到黄河南岸;海拔也不低,地形图上甚至能看到星星点点的雪线。山叫“崤山”,三门峡人自称“崤函儿女”,便与这崤山有关。

 

崤山险峻,也并非无路可走。在三门峡市区36km开外的硖石乡车壕村附近,在石灰石质山坡上,你能看到一段宽3-6米的路。路面被风雨侵蚀得厉害,但车辙仍然清晰可见,有的地段还有驼马蹄印叠成的椭圆窝儿。

 

这一切都诉说着它的古老。这条路,叫做“崤函古道”。



 

严格来说,它是硖石乡东边一条现存800米的古道。说得更加广泛一点,它连接了洛阳和潼关,是古代的一条交通要道:西出长安经秦函谷关、陕州,过硖石关到今新安县东,出汉函谷关到洛阳,全长约400华里。在《世界遗产名录》里,它被定性为丝绸之路唯一的道路遗产。

 

若以古陕州城为起点,向西的路线是:新店—灵宝(稠桑驿)—阌乡—高柏—太要—阌底——潼关,这条路自古至今没有大的变化。

 

可能你会觉得陌生,但是,至少在初中,你和这条路已经打过交道了。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夜宿于此,目睹官兵抓人、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大笔一挥,写下了著名诗篇《石壕吏》。那个“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崤函古道至少有6000年历史


据学者考证,崤函古道开通时间特别早,可以推到6000年前的新时期文化中期开始。很难想象,先民是如何用刀耕斧凿,把崎岖小径阔成通衢大道的。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这样描述崤函古道“车不并辕,马不并列”,意思是只能一辆车或一匹马通过,不能并排。可想而知,崤函古道地势之险峻,可兵家历来爱在这样的要塞上打仗。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曾在附近的雁翎关干了一架。

 

那是周襄王二十四年,晋国、郑国国君新丧,秦穆公不顾大臣蹇叔等人的劝阻,执意长途奔袭郑国。不料,秦军在偃师遇到了贩牛的商人弦高,他倾其所有,说是要犒劳秦军,暗中却赶紧派人回国报警,坏了秦穆公的好事。



出师无果的秦军返回途中经过雁翎关,雁翎关是陕州古城东南角的一处关隘,宽度约200余米,最窄处宽约30米。关口海拔851米,两侧悬崖峭壁峻拔陡峭,地势颇为雄险。

 

万万想不到的是晋军在此设伏,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军都战死在这雁翎关的隘道之中,那真是一个惨字了得。

 

即便是第二年秦穆公到了崤之战的战场,祭奠阵亡的将士,可是那有能够如何,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再也不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

 

清代曾任陕州知州的张天德在《硖石山修路记》中称“其山尽石,险山戏巉岩,峣山角崎岖……望之,且魂摇而目悸。”其险关,今天仍然如此。

崤函古道上那些动人故事


千百年来,多少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奔波在这条古道之上,也留下了无数个动人的故事。在斑驳时光中,一队队牵着驼、马的西域商人,沿着这条险峻蜿蜒的山路,满载着丝绸、纸张等货物,逶迤前行。

 

灵宝往东走就是天下闻名的函谷关了。在兵家看来,这是个必争之地;但是,能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还得数老子出关的事。

 

据说当年函谷关一代发生了瘟疫,尸殍遍野,甚是凄惨。在此著经的老子也是心急如焚,令他的青牛吐出了一块牛黄,加上他精心配制的几味中药,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炼制出了仙丹,救助黎民,消灭瘟疫。



 

直到现在,函谷关一带的人每到正月廿三,家家户户都用黄裱纸剪成牛和药葫芦贴在门上,纪念老子。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民谣: “正月二十三,老君散仙丹。家家贴金牛,岁岁保平安。”

 

函谷关往东,越过弘农涧河向东北方向走不远,就是灵宝老城。这里有明末清初栽植的枣林四千余亩,八万余株。它们根植于黄河南岸后地半岛之上,是“灵宝大枣”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灵宝因大枣个儿大,枣甜被灵宝人所喜爱。

 

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先生是卢氏人,他曾把灵宝大枣赠与大文豪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赞曰:“红枣极佳,为南中所元法购得。”三门峡修建了万里黄河第一坝,灵宝县城迁至虢镇。

 

但是八千株的枣树依然默默守候在黄河岸边,汲取着母亲河的营养,春华秋实,为灵宝人民贡献出自己的累累果实。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逃到古都西安。在发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上谕之后,八国联军撤出北京,慈禧太后终于可以返回北京。



途径灵宝之时,天色将晚,人困饥乏,急需用餐。负责接驾的人万分作难,求到一位厨艺精湛的张姓厨师头上。


此时炉火已封,但不能让老太太饿着啊,情急之下,张大师再次捅开炉火,来不及发面就直接和死面做饼,没油了就用卤肉汤油把死面饼涂抹烘烤,夹上卤肉锅内卖剩下的碎肉。为了提味,又拍了半截青椒一瓣大蒜。

 

太后食之,香酥焦脆的烧饼配上入味良久的卤肉,那叫一个美啊!就这样,灵宝烧饼夹肉成了名吃,张厨师被慈禧带入京城成为御厨。即便是现在,烧饼夹肉依然是灵宝人的最爱,当然了现在人们吃的卤肉不可能是碎肉了,那得是精心卤制的肉块细细的剁碎才可以。

 

崤函古道悠悠6000年的历史,其中的故事,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完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李同旺,河南封丘县人,大学毕业后在灵宝市某所学校任教。


推荐阅读:

丝绸之路原点竟然在南阳

我是被母亲拿着烧火棍赶进学校的,你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