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将李乾元的退休生活: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制而成 | 豫记

2017-05-26 高翰 豫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1318zaerhu&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广东,诗书为伴的李乾元可谓320多万河南人中最有生活情趣的人。

 

他没被岭南的风土改变太多河南的特质,鬓毛已衰,乡音不改,始终保留着和林州姚村镇老家乡亲差不多的生活习惯。


除了对家国天下和世界格局条分缕析地思考深入,老人家对新生事物一点都不陌生。尤为难得的是,每次回家,他都会到红旗渠上走走,对故土家乡充满希冀。


豫记华南中心 高翰 百晓僧丨文图

豫记微信号:yjhltxdjm

 

在广东

他最能代表河南人的质朴和儒雅

 

2007年达到最高服役年龄,离开领导岗位后,李乾元上将就长期生活在广州。但更多的河南老乡往往会忽略他曾经的兰州军区原司令员和全国人大农村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身份,因为实在太随和可亲,大家都觉得他最能代表河南人的质朴和儒雅。



2016年12月中旬,由豫记提供支持的闫三毛豫剧团义演走进广州黄花岗剧院,义演的两天时间里,广州黄花岗剧院外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听说豫剧义演要来广州,在粤河南人不淡定了,就像找到了组织一样。

 

广州,有320万河南人,豫剧团来演出,这可是一件大事。夹杂着乡音的人群中,有一位前来听戏的老乡刚一到场就引起阵阵惊呼。李乾元携夫人一起来听戏,始终保留着和林州姚村镇老家乡亲同样的生活习惯。和多数在场的河南人一样,鬓毛已衰,乡音不改。

 

老乡们对他退休后的生活清楚津津乐道。更多熟悉的人则知道,其实李乾元除了是位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的退休将军,还是一位喜欢做学术研究的读书人。



他对河南鹿邑先贤老子的《道德经》更有精深而独到的研究,被邀出席过很多关于《道德经》和老子文化的学术研究活动,两年前还到过鹿邑参加老子诞辰2586周年的庆典。

 

不久前,我和几位在广州读研的同学代表豫记专访李乾元时,这位75岁的老先生听说我们都是来自河南的大学生后非常高兴,像家中的老爷爷一样和我们拉家常,一聊就是四个多小时。

 

除了感受到他的亲热,我们最为感佩的是,除了对家国天下和世界格局条分缕析地思考深入,老人家对新生事物一点都不陌生,对淘宝电商、3D打印、Alpha Go等现代名词解读之精辟令人叹服。



听闻豫记在为挖掘中原厚重人文历史和重塑全球河南人文化认同感所做努力时,这位“时髦”的将军面露欣赏,欣然挥毫泼墨题词。

 

素有“儒将”之称的李乾元,更是资深的“老文青”,专辟一间房用来写字,章草、行楷信笔就来。《道德经》,《陈情表》、《出师表》、《黄鹤楼记》等古文典籍几近倒背,莫言小说里面的情节也张口就来。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

一切都要靠自己

 

李乾元出生于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时期,他的老家是地处太行山区的林州市姚村镇,在这场灾荒中更难以幸免。这个后来才以红旗渠闻名于世的贫困县,苦难和灾荒磨砺出来的人,多有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品德。



“吃不饱饭”是烙刻在李乾元童年时期最漫长的经历。“我7岁时就拿着锄头或铁锨在浇田时负责改水,干完自家的活儿还帮邻家的孤身老大娘干活儿。

 

最开始时,贫苦人家长大的李乾元,和林县的放羊娃没有任何区别,吃不饱,照样还得干活。

 

直到现在,他还常常会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满怀深情地告诉我们,“母亲除了干农活儿外,还要做饭,给一家人防线织布做衣服、做鞋子。她一年要为家里的每个男人做4双鞋,每个女人做4双鞋。我们家5口人,那时候没有电灯,晚上需要点小油灯,母亲需要日夜劳作,很辛苦!”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贫寒的家庭,还是咬牙供给李乾元读书。初中毕业时,为了给家里省钱,他舍弃了老师让他读高中的建议,“我当时成绩还是不错,但读高中还要再花3年钱,上中专不花钱还包分配。”抱着这样的想法,李乾元去郑州纺织机械学校(现中原工学院)就读,一年后,该校升格为大专,改名为郑州纺织机械学院。

 

在郑州纺织机械学院,李乾元从学生变成了军人。1961年,按国家规定,部分大专院校放长假。发愁出路的李乾元“听说当兵能有饭吃,就去当兵了”。

 

这个理由我们可能难以理解,但对于长期吃不饱饭的李乾元来说合情合理,他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一切都要靠自己。”




优势是我上过学

文化程度相对高一些

 

那时李乾元19岁,但入伍后的1年里,“吃饱饭”的想法并没有得到满足。李乾元的新兵生涯正好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一个月45斤粮食的供给看似虽多,但因粮食质量差量不足,仍然吃不饱。

 

“第一次吃饱饭应该是20岁去福建应对蒋介石反攻大陆的那年” ,李乾元回忆道。

 

当兵的第二年,还在安阳当兵的李乾元所在部队奉命紧急调防福建前线,“当时全军在福建、浙江沿线部署了30多万部队,我们这批部队从安阳出发经过四天四夜才拉到漳州。不过当时一上火车就可以放开了吃,因为要准备打仗,训练就特别有劲儿了” 。

 

李乾元所在部队在漳州为作战准备了3个多月后,因蒋介石取消“反攻”计划,部队调防江西继续做好作战准备。


 

“那个时候粮食供给标准是统一的,备战时期吃超了,到江西之后每天都是稀饭,要把超支的粮食省回来”

 

如果你问李乾元凭什么能从小兵逐渐成为将军?他这样总结,优势是我上过学,在当年那个时候,在军队那个环境里,文化程度相对高一些,另外,我个人还是比较能吃苦,善于学习思考。

 

1969年,27岁的他通过调研写了一篇题为《人人都来讲历史的经验》的调查报告,没想到十几天后,毛泽东主席发表最高指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篇稿子被登载了报纸的头版头条,通栏大标题!

 

这下子,还是小参谋的李乾元出了大名!



“当时只是撞上的”,李乾元笑着解释,随后又说:“从当兵开始,我笔头子就快。”的确,李乾元发表的政论,很多次都看在了事件前头,预见了重大事件的发展。

 

比如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最严重的恐怖袭击,李乾元当天早上看完新闻后,上午就撰写题为《恐怖和反恐怖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的评论送往北京。

 

10天后,小布什在美国就“9·11事件”发表演说时言及:“9·11”是一场战争,美国将进行反恐作战,世界各国要么站在美国一边,要么站在敌对势力一边,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与李乾元之前文章观点一致。关于反恐问题,2002年他还指挥了首次中外反恐演习,这更是从实战上验证了他对于“9·11事件”的预言。


 

爱读书的好习惯,造就了李乾元在军队环境里的独特性。退休后,他仍保有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于2010年出版的《西进战略》和2013年出版的《盛世忧思》等著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居安思危的前瞻思考。

 


每次回家都要去红旗渠走走

 

戎马一生的李乾元喜欢引用两句话表明心境,一句是苏格兰历史学家卡莱尔的“世界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制而成的”;另一句来自德国诗人海涅的“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新春会交给你”。

 

对于林州故土,李乾元始终充满乡愁:“我几乎每次回家都要去红旗渠走走。我觉得相比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红旗渠精神,最应该提出的是创新精神。”



他说:“总长1500多公里的水渠,跨省跨地跨线=县,地形极为复杂;当时杨贵们就凭着一个罗盘,一只水平仪,一根吊垂线设计出全程按1/8000坡度的控制,实现全程直流;没有水泥,黄土和石灰做粘合剂的渠底50多年竟然没有开裂……”

 

对于老家河南,李乾元认为也需要这种创新精神来驱动河南的进一步发展。“河南人最大的特点是勤奋、好学和艰苦奋斗。”他认为河南要发展,要紧抓发展前沿技术,通过重视人才,促进本省发展。

 

听说豫记定位为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老人家非常欣慰,关切地问起来豫记准备如何为在广东的河南人发声。

 

其实我们知道,在粤320万河南人,老人家不仅关心河南,更关心在粤的河南人。


 

他在一次致辞中说,我们将与时俱进,不负使命,精诚团结,顽强打拼,继续发扬河南人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坚持走“团结共进 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心系两地,反哺家乡,为粤、豫两省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在粤河南人”开栏语

目光向北 灵魂返乡


河南人走天下,没那么悲壮。喝顿大酒,背上小包袱,一二三,走----起!


天下一家,闯一闯,晃一晃,多大点儿事啊。


到广东的不少,过去还是首选。南粤大地,“中中中”。一个“中”字,保准儿有碗饭。


在广东的河南人,从不奢谈文化。嘿嘿,打小脚底下踩的是古董,耳朵里钻的是艺术,气息在身上直冒泡,还用吹?!低调,再低调。


在广东的河南人,也不怎么“夸”勤奋。反正,大家都知道“创业狂”许家印,都知道“河南人干活不要命”。河南人,就是那城市的设计师、建筑师、美容师。河南人的温度、气度、高度,往往就是一座城市的温度、气度、高度;河南人的思想、梦想、理想,往往就是一座城市的思想、梦想、理想。


在广东的河南人,更不吹嘘美德。虽然,跳河救人的、徒手斗匪的、肝胆相照的、义薄云天的,太多太多河南人。河南人说:有啥说咧,这是本分。


在广东的河南人,想家,就聚聚会,划划拳,目光向北,灵魂返乡。


大写的河南人,好好写,写好点。


开栏语是假,真心话当真。谢老乡,谢同行,谢年轻的“豫记”。


                 ——老李飞小刀(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副社长李宜航)



推荐阅读

河大常萍凭什么这么火? 

开封有个叫蠢疯的家伙,30年都在和瓦当较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