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社会回归人情味儿面临拐点| 豫记

2017-06-15 猫小灰 豫记

中国人,中原人,擅长讲家的概念,甚至连国也是家,家国情怀。但因为城市化,“家”这种生物从村里走到城市,从熟人社会来到了陌生人天下,一脸蒙圈儿。时代变化,年轻一代的选择更加多元,家里也不总是三代同堂了,再谈家,就有了一些变化。

 

在这个变化的混沌期,就有了很多探索,而大于家,小于国家的,还有社区。它是物理概念,一个小区,也是一个精神概念,一群志趣相同聊得来的人。

 

我想讲述自己经历的三个故事,来说一说社区和社区背后的内容。



猫小灰丨文

豫记微信号:yjhltxdjm


 

第一个故事

从德国回来的面包师在改造小区的垃圾场

 

我给在杭州良渚生活的小吴老师打了一个电话。关于社区生活,他有经历也有思考。

 

我最早听他讲述社区里的事儿,是他们在整理原本小区用来摆放垃圾桶的场地,在小区推动垃圾分类,吸引环保志愿者来这个场地做厨余堆肥,然后,在这里做土壤改良,种植蔬菜。一个满是垃圾桶的场地,愣是改造成一个活力耕种的菜园,这个真的是,热心和专业缺一不可。

 

小吴是一名学校的老师、一位面包师、一位朴门永续农耕法的爱好者。在村里(他们这么称呼自己所在的社区,也称自己为村民),就是良渚文化村。


良渚文化村垃圾分类推广中心


因为地块偏远,在万科接手之前、南都创立之初,是带着人文关怀的初心在做这件事——它希望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吸引一批有基础共识或者素养的客户。当然,在万科接手之后,良渚仍然留着一大部分设计初心。果然,村子入住后,小社团的活动很快密集出现。

 

这次他告诉我,改造垃圾场的事,推动和运营者其实是台湾慈济杭州站的一个环保小组,他们负责募集资金和召集专业的志工来做这件事。


而良渚只是他们很多小区里的一个项目,我的这位同学就是这件事的参与者和志愿者,因为在这里可以实践他感兴趣的活力农耕。专业人士运营、村民热心参与,社区的态度当然是开放而支持的。


 

在良渚,有特点的社群还有一个华德福教育的互助小组,从创建一直坚持到今天。从几个妈妈们相互帮忙照顾孩子,大家排班轮流来带孩子。一起学习教育,一起实践,目前这个小组还在,但她们把它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幼儿园,有相对正式的场地。

 

这大概是一个路径,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刚性的需求。良渚的特征是,它因为天然的属性吸引了一批在社会上相对特别的人,这些人大部分比较有人文情怀。

 


第二个故事

一位朋友从政府官员辞职去当语文老师


这位朋友曾经是某局的局长。在他不惑之年,决定辞职,重新回到讲台,做一名语文老师。当然,他顺手也创办了一所小小的森林学校,做教育实践。几个孩子,几个家长,一位主班老师,当然还有一片大森林和里面的几所小木屋,一个学校就这样建立了。

 

但是,他其实并不是在做学校,他在做社区。这里有大自然、有饲养的动物、有孩子、有老师(成年人)、有老人,当然还有基于教育聚合起来的附近居住的家庭。



这个社区有些特殊,它基于很多共同的认知,教育的、人类的、自然的、博爱的。所以,在这个故事里,社区是有机的,它为在这里成长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所需的养分。


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孩子们眼中的所有行为都是教育。于是,在这个社区里,基于一群人带一个孩子的想法,参与进来的人,社区属于他们每一个人。

 

教育是这个社区的基本特质,但它更纯粹。跟良渚的先有社区再聚集人不同,这个是先有想法,再建立社群。

 


第三个故事

河南一个贫困小村庄的逆袭

 

乡村建设界的李昌平,他曾经讲述第一次到信阳郝堂村的情形,村支书正在办公室里坐着哭,因为村里又有一位留守老人自杀。

 

而今天的郝堂,俨然一个网红村庄,节假日的时候,不提前一周大约比较难预定到合适的住宿。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农家乐的生意好的,那简直了。


 

我大约2013年的5月份第一次去郝堂探访,介绍我认识郝堂的老书记禹明善的是我一个原来在自然小组做环保的朋友。


一个村子要做垃圾分类,本身就很不同。而且后来这个小村子的发展,也印证了我的揣测,城市化的同时也会有逆城市化。当农村人开始回归建设自己的村庄,美好的田园梦想也会驱使更多的城市人来这里找寻。

 

但,郝堂村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的特殊化呈现,而在其背后的运作模式以及农村自我精神的重塑、对农民自我的尊重。


其背后所包含的生态的保护、金融机构的运作以及农民之间信任精神的渗透,既包含了基层民众的参与精神,更包括了社会精英NGO方式建设的影响。


 

田园生活本身就像一个精神坐标,会带来流量。如果我们仅仅认为,乡村建设只是硬件的改善,那真的是一种谬误。


村庄也是一个有机体,它能活过来,是因为激活了它最原始的动力——人。当然这里面少不了设计者和助力者,他们就像是良渚村背后的物业公司及社区部门。

 


第四个,是个问题

国王道路和牧羊人道路你选哪个?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字,是因为一个机缘。

 

端午节下午,郑州市区的温度飙升到了39度,一群从这个城市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彼此熟络地打着招呼,在东风路一所高校的大礼堂内汇集。我也是这其中的一位。

 

大屏幕上播放着一段宣传片,这时画面上每出现一个人,主持人王鑫就请他起身向大家打招呼。

 

“亲缘”,是这次东润泰和邻里同盟分享的重点。当乡土的血缘关系,社区大院的地缘关系都不足以支撑现在新型的邻里关系时,“亲缘关系”便被催生出来。


东润泰和王鑫


民间有句谚语:“人不亲土亲,土亲人更亲”,如果说,这句话是对传统邻里关系的阐释,那么都市里的邻里关系一定要用“亲缘”去超越它。而亲缘的拥趸,一定是因相知相守、为爱而自愿生活在一起的人们。

 

或许,亲缘的出现,正是中国社会回归人情味的一个拐点,它的背后,是欲断难断的乡愁。对于东润泰和514户的业主来说,并不难体会。

 

这次发布会开始前,泰和业主在未交付的情况下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邻里关系。王鑫一直坚持的是,你在热情生活的瞬间,生活也在品尝你。他去到业主中间,和每一位泰和家人成为朋友,去发现他们的生活和故事。”


东润泰和小区的业主活动


在他的讲述中,这里有“用一辈子的时间,专心把画画好”的当代著名画家,有“把爱默默放在每天的早餐里”的爱心主妇,有“开始只想投资,因为遇见泰和家人,后来决定住在这里”的企业家,也有“住在这里,用一己之力,方便大家的生活”的邻里团购发起者。”他们是以生活与美为虔诚信仰的城市生活家,也是泰和邻里同盟的缩影。


其实,王鑫作为东润泰和项目的营销负责人,他有点小情怀,希望探寻社群和社区的本质。在过去的一年半里,他每个周五都会坐飞机和高铁外出,全国各地的顶级楼盘看了不下130个,社区到底怎么做?除了卖房子还能做什么?


 东润泰和项目实拍图


东润泰和希望占据一个精神的高地,用独特的社区气质,来实现这个住宅的价值。友邻世代传,家和万事兴,友邻文化正是他们寻找到的一种路径,让社区变成有温度会跳动的有机体,一个城市桃花源。

 

物质丰富的今天,尤其在像泰和这样的社区里,亲缘恐怕已经不再是大喜大悲共赴难关的战斗情谊,而是把日常琐碎包容升华共享精神意趣的理解力。

 

就像一对老夫妻,相互陪伴、两眼相看不厌的细微深情,如果通过王鑫们的努力,有这样一个自觉自力的平台,那这个小区,值得很多做地产搞社区建设的人去看看。


 

总结一下,像我那位朋友那样,从一间教室、两个老师、三个孩子开始了一间学校为主题的社区的建设、像郝堂那样一个贫穷小村庄,通过内置金融、生态建设成功逆袭的乡村建设,我们可以称它们为牧羊人道路;而像良渚文化村和泰和,因为有了美好的开端,再去塑造它的精神躯体,我们大概可以称之为国王道路。

 

城市人居的很多冰冷和生硬已经被普遍关注,这背后,是更多人对人性人居的期待,这其中更大的是对人性社区的期待。如果更诚恳地去尊重每一位业主内在的源动力,新东润的做法给了市场一个提醒、一个参考。地产项目怎样给到项目一个情感和人文的配套,新东润地产在泰和项目的尝试可以作为一个行业契机。

 

有更多这样有人情味的社区出现,城市会不会变的更可爱。

 

因此,国王道路和牧羊人道路,虽不同,但会殊路同归。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你再成功、走得再远,也逃不出一张焦馍的味觉记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