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人结婚真没以前讲究,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资格写请柬 | 豫记

葛国桢 豫记 2020-09-15

男婚女嫁,人之常情。如今,婚礼前一条朋友圈点赞链接,放几张婚纱照片、标注上日期地点就算昭告天下;而从前,会有德高望重的先生手写请柬若干,一份份郑重其事地交到亲友手上。结婚,一直是人生大事,“传启帖”、“送好帖”、“酬媒人帖”,包括生孩子后的“报喜帖”等,每一份都独一无二。

 


葛国桢 | 文

豫记微信号:hnyuji

 

我的邻居锡山爷是晚清秀才,精通文墨,他画的画和写的字过去村里人都当作珍宝。锡山爷曾参加过民国25年版的县志编写,在乡下远近闻名。他一生不知道为乡人书写了多少柬帖,对各种柬帖的样式与写法颇有研究。

 

锡山爷晚年时曾留下一本柬帖的样式大全。比如柬帖的文字含义,包括了月日时间、台驾尊称、茗肴陈设、奉屈迎接、祗聆请教、荣幸光彩、款末敬仪、喜忧两别等20多种;柬帖中的“尊称”一项,即可分为六类四党;柬帖的用途与名称,在我们豫东乡下也有十几种之多。

 


传启帖送到女方家

回帖回礼就订了亲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婚女嫁是人之常情。在我们老家,男女订婚时,如果“见面”成功,双方通过宴请亲属,告知婚约成立。民间还要有“送帖”、“传启”礼仪。

 

“送帖”一般由男方长辈2-3人,携带各色衣料、糖果点心等礼品(彩礼)和“传启帖”到女方家。

 


“传启帖”用大红纸写成,上写“幸承冰语,喜结良缘,两姓爱好,幸福百年”等语,帖正面写“百年好合”四个大字,末尾署男方家长姓名。然后在一张红纸条上写“大德望翁.老亲家大人台下”一行,粘贴在折叠后的柬帖的封面上。

 

女方收下礼物和男方“传启帖”后,当日设宴款待来客。然后要回帖,一般写“久闻家声,未敢高攀,既蒙不弃,敢不唯命”等语,也用写着“大德望翁□老亲家大人台下”的红纸条粘贴在封面上。

 

除回帖外,女方还要回礼若干。“传启”时,男方除礼品外,还要带艾蒿、酵母、盐、蒜苗、大葱等,每一种都是双份。

 

“艾蒿”代表双方相爱,“酵母”代表男女双方发家,“盐”代表双方有缘分,“蒜苗”代表双方说了算数等。

 


女方收下后,还要回礼,一般还是这几宗东西,不过一定要换成自己的。至此,男女双方“订婚”仪式才算大体结束。

 


送好帖上讲究多

请客莫忘“酬月老”

 

男女双方都达到结婚年龄后,男方向女方约定日期,男方长辈1-2人携带礼品到女方家商议婚期。结婚日期定下后,“看好”程序结束,但还要“送好”,即写下“送好帖”。

 

选一个双日子,仍由男方长辈1-2人携带礼品到女方家,将“送好帖”一并送上。

 

老家民间婚假,男方称“娶媳妇”,女方称“闺女出门”、“打发闺女”等。婚礼的第一天,男方家就要着人写帖、下帖,不能等到第二天。如果今天下帖让人家明日赴宴,老家民间称“明午帖”,是对人家的不尊敬,这在乡下是一种禁忌,被请者有可能拒绝赴宴。

 


在婚礼的第三天,要举办“酬月老”仪式。下帖宴请的客人主要有说媒的媒人、看“好”的月老先生和添过箱的亲朋好友等。待客的具体宴桌规模视客人数而定,场面一般较为隆重。

 

酬媒人要专为“月老”下帖,一个媒人可以邀约好友作为媒人共同赴宴。

 

当天,女方娘家长辈、近邻要备车辆去男方家叫新娘回门(同赴酬媒人宴)。娘家人去时一般为单数(如5、7、9人),回来时加上新娘正好是双数。中午男方家根据来客人数大摆宴席。

 

吃宴时,上桌的全鱼端上后,作陪的人要将鱼头对准月老媒人摆放;上大菜(蒸肉)时,男方长辈领着新郎,手提红毡跪拜女方长辈、月老先生等。宴毕,新娘略备礼品随娘家人一同回门,小住数日后,再由其兄送到婆家。

 


结婚成亲的程序至此全部结束。此后即可自由往来,没有了限制和禁忌。

 

近年,“酬媒人”、“叫客”多在婚礼当天进行,男方省去许多麻烦。

 


报喜帖看出娃娃性别

“弄璋”、“弄瓦”代表啥?

 

在我的老家村里,不管谁家生了孩子,特别是第一胎,不管是男孩女孩,都要给孩子姥姥家和主要亲戚家通报信息,俗称“报喜”。

 

报喜前要先祭灶王爷,称家中添丁增口,给新生儿报户口;再祭告祖先,表明家庭兴旺。尔后,家中擀喜面条,分送近族各户。

 

报喜的时间一般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报喜人可以是孩子的父亲,也可以是其他人。报喜的方式,过去要用大红纸请学问人写“报喜帖”,生男孩写喜帖为“弄璋”,生女孩写喜帖为“弄瓦”。

 


“弄璋、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

 

“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给女儿“瓦”玩,是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红。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曾揭露和批判过这种重男轻女的做法:生个儿子,便当作宝贝,放在床上,给他穿上好衣裳,手里拿块玉(璋)玩玩;生个女儿,便只能丢在地上,给她一片瓦(纺砖)弄弄。

 

这种思想在现在仍变相存在,比如豫东乡下生男曰“大喜”,生女曰“小喜”,亲友赠送彩帐、喜联,男书“弄璋”,女书“弄瓦”。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现在报喜一般都不再写“报喜帖”,而改为口头报喜了。似乎过去的一切繁缛程序和礼仪,统统成为了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葛国桢,河南鄢陵人。现为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冷暖人生》、《燕子飞来》等个人文集,主编出版5卷本的《天下庾氏文化之根》丛书。

推荐阅读:

农家院里的小板凳,成就了无数歌谣,比智能玩具、ipad更让孩子受益 

每十年都会新生一套婚恋标准,嫁给谁不是爹妈说了算,谁说了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