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豫记读书北京开讲 资深记者赵德润的新闻与人生

2015-10-20 豫记 豫记
导读

1984年,31岁的县委书记和38岁的新华社记者在河北相遇、相识。三十年来,当年的县委书记不管上任到哪里,都记得这位记者朋友。这位当年的县委书记就是习近平,记者是赵德润,当年那篇通讯《正定翻身记》,是人民日报第一篇关于习近平的报道。

豫记出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

豫记读书首期开讲,邀请原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光明日报副总编辑,现任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德润为我们纵论《新闻与人生》


“豫记读书”首期开讲


主题:赵德润,新闻与人生

时间:2015年10月24日14:00-17:00

主持人:陈振凯,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部副主任、望海楼专栏主编;学习小组、侠客岛微信公号负责人之一。


1984年的一次采访,他成为习近平的记者朋友


对河南人来说,赵德润并非一个陌生的名字,他1985年从新华社河北分社调入新华社河南分社,先后任采编主任、副社长,1992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党组书记。


来河南之前,作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赵德润曾在河北省的邢台日报工作过,1975年后从邢台日报调入新华社河北分社。


在赵德润的职业生涯中,有一篇报道的主人公很特别,他叫习近平,那年31岁,是河北正定县委书记。那篇文章,是习近平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青年习近平


1984年4月中旬,赵德润到正定采访,与当时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进行了深入交流。从开始到成文,前后20多天,多次的采访沟通,下基层走访、收集材料。最后的成稿也是在正定。


赵德润撰写的5000多字的文章送到人民日报后,编辑希望再简练些,稿子压缩到2100字,题目定为《正定翻身记》。


正定是习近平的政治起点。在这里赵德润见证并记录了习近平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执政为民,带领一个县走出翻身路的不平凡经历。这也是他们“君子之交”的起点。


那一年,38岁的新华社记者赵德润已经享誉新闻界,此前的1982年,他关于河北肥乡县党代会选举风波的报道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纪委和中组部向全党发出通报;邓小平、胡耀邦同志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谈到肥乡事件,其中邓小平一次重要讲话后来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补充了防止选举中发生非组织活动的内容。


赵德润在河北分社10年,1985年调到河南分社,习近平也离开了河北,去了厦门。虽然此后赵德润再没有以记者身份采访习近平,但却有了观察习近平的另一个角度:他是一个讲感情、不忘旧的人。


2006年8月赵德润到杭州,习近平同志刚从温州组织抗灾救灾回来,两人再次见面。西湖边他们有一次长谈,从灾情谈到省情,谈到习近平的经历,从河北到福建,再到浙江,种种历练和体会。相隔20年,从县委书记到省委书记,与记者朋友的友情没有变化。


他们的君子之交,缘于1984年那次正定的采访。那种真诚、一尘不染的纯真,一直为赵德润称道。


在豫工作18年,情系河南


从1985年到2003年,赵德润在河南整整工作了18年,他是吉林长春人,一直把河南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豫工作18年,他喜欢到采访第一线,时常下到田间地头,深入工厂矿山,出现在灾区现场。他在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赵德润更将关切的目光投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河南内乡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县衙,其中三堂有一副楹联更是闻名遐迩。上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赵德润对这副楹联记忆深刻,他说:“上联是谈官员怎么对待得失和进退,下联是告诫官员怎样对待百姓。”他也在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任上多次改用这副楹联,告诫记者正确对待河南百姓。上联:“登一稿不荣,毙一稿不辱,勿说一稿无用,宣传全靠一稿”;下联:“吃河南之饭,穿河南之衣,莫道河南可欺,自己也在河南”。


2003年6月,赵德润调任光明日报副总编辑。2009年,时年63岁的赵德润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手里接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聘任书”,从这一天起,他成为一名“年轻”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赵德润受聘中央文史研究馆官员


中央文史研究馆是1951年7月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倡议设立的、具有统战性、咨询性和荣誉性的机构,其宗旨是敬老尊贤、崇文尚德,主要职责是咨询国是、民主监督、文化建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由国务院总理聘任,遴选“资格颇严”。毛泽东与他的老师、文史馆第一任馆长符定一先生交谈时,曾为馆员定过标准,即“德、才、望”兼备之士。


赵德润的主要著作包括《横穿中国》(合著)、《中原县域经济》、《赵德润作品选》等,代表作有《总书记会晤小和尚》、《加快中国新闻摄影走向世界的步伐》、《从穆青的“两翼起飞”到华赛的国家品牌》、《名士直言一甲子》、《苏东坡的艺术境界》等,曾主编《穆青摄影》、《炎黄文化研究》、《中华书画家》、《中国民族博览》等。


注:本文参考引用了“学习小组”2015年1月对赵德润先生的采访文字。


————————————


“豫记读书”首场线下活动,将于本周六下午两点在容介书院豫记北京运营中心举行,豫记公共平台后续会将赵德润先生分享内容编辑整理后发布,敬请期待。


接下来豫记北京运营中心将会陆续邀请在京的豫籍精英进行分享互动,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搭建和打造一个思想、文化的交流平台,让社群文化蔓延。



豫记北京运营中心


活动地点:容介书院豫记北京运营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9号院


容介书院是由《管理学家》杂志与若干企业及多位知名学者联合发起成立的文化展示及传播机构,于2014年4月正式成立。书院座落在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被誉为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完整的碧玉”的南锣鼓巷,是集文化、思想、管理、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流与传播平台,已举办各类活动近百场。


豫记读书支持单位:蓝媒汇、IT老友记、贵人会、NewMedia联盟、方塘智库、果仁教育


容介书院场地

报名参加本次“豫记读书”的朋友请后台留言:姓名、联系方式、职业,限额50位,豫记小秘书(电话:13503998760)将按照报名先后顺序(取前50名)通知。



编辑:云济 图片来源:网络



豫记 |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豫记QQ社群:365802781

来稿及合作:

电话:13503998760

邮箱:yujimedia@163.com

长按图片会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