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孔夫子邂逅安阳曲沟:抬阁背后的秘密 | 豫记

2015-11-02 王九云 豫记

王九云 | 文图

与我的故乡三里之隔,是抬阁之乡安阳县曲沟镇。


抬阁,又称擡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汉族传统民俗舞蹈。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抬阁以金坛抬阁、徽州抬阁、广东抬阁、安阳抬阁和山西平阳抬阁最为著名。


曲沟镇以前叫曲沟集,俗称集上。集上一年有四个老会,出阁一般在正月二十八和十月初十两个农闲会。出阁前几天,好客的村民就在周围村庄的交通要道张贴广告,并通知亲朋好友来瞧阁。主人都是前两三天就发面蒸馍、蒸皮渣,割肉,准备待客。




我姑姑家就是集上的,从我记事起,每次出阁,姑姑都提前好几天就给我们捎信。出阁那天,一大早,母亲就打扮得干净利索,给我换上新衣服,扎好羊角辫,擓着饭篮,拧着小脚拉着我去瞧阁。路上人很多,像蚂蚁行香,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蠕动。


瞧阁的人早早占好了位置,墙头上,房顶上,树杈上,道路两旁,到处人山人海,翘首企盼。小孩子们等不及了,就跑到阁社瞧绑阁。我最羡慕那些小女孩演员了,老艺人给她们化的脸谱非常漂亮,粉脸,红唇,弯眉,大眼,还戴着珠光宝气的头饰。但不是任何人都能上阁的,得提前报名,多数是赞助阁人家的小孩。因为民间有“上阁的孩子好成人”“上阁的男孩不用相,上阁的女孩任你相”之说。




化好妆后,老艺人把孩子抱到阁架上,用白布条从腿到腰与铁架子紧紧地绑到一起,最后才穿上戏装。这些小演员都是学龄前的,个别大点的孩子,显得很哏。关于人物造型,据老艺人讲,来源于传统戏曲和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如《穆桂英挂帅》、《真假美猴王》、《白蛇传》、《宝莲灯》、《李三娘推磨》等。


故事中善恶忠奸的人物形象,都在脸谱中得以体现。演员的脸谱和服饰,都与戏剧相辅相成,且十分讲究,有“宁可穿破,绝不穿错”的行话。服饰还有一种独特的作用,用于掩盖捆绑小演员的道具和支撑抬阁的支架,创造出虚虚实实的视觉效果。


抬阁有转阁、云阁、灯阁和水阁,有两棚的,也有三棚的,小演员被绑扎成或坐或站的造型,分层而居。手中的道具也根据故事内容安排,有捧着书看的,有推磨的,比孙悟空,就是拿着金箍棒,摆出腾云驾雾的姿势。抬阁几十架不重样,各有各的特色,每架阁上都写着所表演的戏曲名,放着写有赞助单位或赞助人的小牌子。




出阁开始,墩子鼓四大扇开道,咚咚锵锵,惊天动地。三至五架为一组,每组后面有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如:跑旱船、踩高跷、舞龙狮、大秧歌、抬花轿、打花棍、敲腰鼓等表演不重样,响器贯穿其中,小演员随着音乐的节奏,长长的水袖来回摆动,衣袂飘飞,让人有云来雾去的感觉。


抬阁一般一人指挥,四人抬,两边还有两人手持长柄台杈,遇到地势不平或刮风时,就用台杈护住小演员,预防不测。有时大人把零食放进小篮子里,用台杈送给架子上的小演员。有时候小演员遇到电线或广告牌之类的障碍物,持杈人便用台杈拨开。


抬阁队伍长达二三公里,每到一宽敞地和主要街道口,就停下来表演,整个表演需三四个小时。小演员很辛苦,从上阁到卸阁,四五个小时内,全身除了手臂可以跟着锣鼓节奏摆动外,其它部位都不能动,个别小点的孩子因时间太长,忍受不了束绑的痛苦,满脸泪痕,也有的尿湿了裤子。




出罢阁,卖东西的才摆开摊位。其实,曲沟人多数顾不得瞧阁,一上午忙着给客人准备饭,招待客人,还要擓着饭篮子给会上卖东西的亲戚朋友或者娘家村里人送,家家到最后都是吃干倒净,因此曲沟人把出阁叫做“磕瓦缸儿”会。


曲沟抬阁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相传, 春秋时期,由于曲沟所处之地连年战事不断,故被人称做“干戈沟。一年,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见村民饥寒交迫,随生怜悯之心。怎奈孔子师徒数人所带物品不多,无力相扶,以“仁”布道天下的孔子,深知这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要想从根本上解除他们的疾苦,就必须施行仁政,消灭战争。于是孔子携弟子小住几日,向村民讲“仁义礼智信”,讲人际和谐,村民们深受启发,并恳请求孔子给“干戈沟”改个温柔的名子。




孔子有感于此地民风淳厚,便用老家曲阜之“曲”取代了原来的“干戈”,一来希望两地结下不解之缘,二来也希望曲沟从此再无干戈,并在临行时将随身所带的一些丝织物品赠送给村民。


村民为表达对孔子的感谢之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便击鼓相送,并选择唱歌唱得好的几位女童,由众人抬在桌上,边行边唱。起初之意是让远去的孔子仍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后来,村民们在喜庆自娱时延用了这种歌舞形式,因为抬着歌唱,故有“抬歌”之说。


在封建社会的诸多朝代中,儒派代表认为“抬歌”与孔子有关,就大力宣扬,被历代曲沟人引以为荣,使抬阁历经千年而不衰。经过代代相传,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戏曲兴盛,艺人们将高桌装饰成楼台亭阁的样式,同时运用木工技艺把扮演戏剧任务的儿童,根据剧情需要,采取大胆夸张的手法,巧妙地悬制在格局中,通过戏装和道具的遮掩,给人们以空中楼阁的感觉。


在那时候,“抬歌”便被更名为“抬阁”,抬阁因其造型独特,以“精、奇、绝、妙”著称,被人们称为绝技。




曲沟抬阁始于春秋,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如今的高科技时代。凝重的历史熏染,丰厚的智慧积淀,加上曲沟人淳朴的民风和洹河水的滋润,现在的曲沟抬阁已是集美术、戏剧、音乐、表演、杂技、力学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表演,它运用力学原理,与现代化的电动装置相结合,使抬阁能够旋转、升降、移动、喷烟,形成优美的动态效果,给人以极美的视觉享受。


如今的曲沟抬阁已由一个社发展成七个社,由社长张永顺带领一百多人的团队,辗转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几十个大城市表演,也曾被德国、法国所邀请,只因经费问题未能成行。


现在“曲沟抬阁”已成为曲沟的名片,并荣获中国文联举办的全国抬阁大赛最高奖“山花奖”。曲沟镇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抬阁之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06年,曲沟抬阁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


相关资料:


抬阁,又称擡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汉族传统民俗舞蹈。作为汉族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


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抬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抬阁的种类繁多,各地抬阁的艺术形式各有特色 ,以金坛抬阁、徽州抬阁、广东抬阁、安阳抬阁和山西平阳《抬阁》最为著名。


2008年6月7日,抬阁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
王九云,安阳人,教师,文学爱好者。喜欢散文,擅长乡土文学,曾多次在《河南日报农村报》、《河南工人日报》、《安阳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

编辑:展昭



豫记 |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豫记QQ社群:365802781

来稿及合作:

电话:13503998760

邮箱:yujimedia@163.com

长按图片会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