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哪儿还在磕头拜年? | 豫记

2016-02-08 归来 豫记



归来 | 文


跪,或者不跪,这不仅仅是一个礼节问题,它其中饱含着国人的复杂情愫和对生活的态度。


这一点,濮阳人就跟河南省其它16市有点不一样,最最不一样的是过年要串门去磕头,而且是周正的跪,肃穆的磕,先作揖,后跪地,再磕头,至于磕几个,那就要看崇拜的对象是谁。


如果是年龄相仿有好开玩笑叔侄,大年初一天不亮街上相遇,磕与不磕,跪与不跪都行,那只是一种欢实的娱乐,而且玩笑开得血大。




叔说:小唉,快跪下给你叔磕个头!侄说:滚掉吧!我是你姨夫。叔说:看这孩儿不懂事。侄说:走走走,到轴子那儿磕吧。这一幕,河南也只有在大濮阳几个县某些村落才有的趣事。


按照濮阳五县老辈儿遗留下的轨矩,大年初一凌晨,家中男丁是要起早放鞭炮,放完炮,回屋里朦僧一会儿,或者听见院里芝麻杆子被人踩得叭叭响,噢,赶紧起来,先给自己家堂屋正中轴子上的老前辈作三个揖,磕三个头。若有新近去世不到三年的亲人,那得磕四个。


有道是,神三鬼四,亲一个。也有的家族和村落是一律给轴子磕四个头。



自己家里磕完了,还得到邻居家去串门子磕。本族本宗是要先去的,尤其是辈门长,年龄大,德高望重,家境好过的,那必须先去,一样的套路,先给轴子上的故去的祖宗们磕仨头,每一磕,中间儿有个愿意,族人来磕头,家中当家的男丁得陪跪,但不磕。


早上五六点钟,天麻麻亮,如果村子够大,同姓人够旺,这磕头拜年的队伍会成群结队,路上碰到辈长的,晚辈们刷地一下,在某个大叔大哥的的一声招呼下,就在大街上行跪拜礼,晚辈中的领头人会提高嗓门:给某爷磕头啦。跪下去,然后念叨:某爷过年发财呀!


为了应付这个庄严热闹的时刻,绝 大多数人家,会起早将院子打扫干净,铺上夏天用过劲的席片子,也有铺上用装化肥的塑料袋子缝制的包,人少就能在席子或者包上磕头;人多,队伍大的就有人要在后排地上磕头了。




遇到有点邋遢的人家,或者遇到雪后初晴,还有院里随处可见的鸡粪,那磕头的可就心里难受了。磕头的人一多,磕头的队伍里就有滥竽充数跟着图热闹甚至恶作剧的,比如有些人家磕头他就蹲者,假装磕头。

 

磕头的人来啦,主人要就拿出烟递给站起身的拜年人。


“快吸一棵!”


“不啦,不啦,还着着咧!”


“换根玄的,换换!”


“不换啦,还恁长咧!”




看到有小孩跟着磕头,年岁大的人一般也端出装有糖果、瓜子的果盘, “ 咱家的三儿又长这么高啦!吃块糖!”说话间,抓起糖果给孩子。


“三儿,您爷爷给你糖哩,吃呗?吃就拿着。”


孩子往往接过糖或瓜子,露出笑脸。


“屋里坐坐吧,酒菜都现成,怼两盅!”主人会招呼 大家进屋里坐坐。


“不啦,不啦,还有还几家没串哩。 大爷你待在家里吧,别送啦!”




拜年的人们走出这家院门,走向下一家。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喜不自禁。


 给同姓同宗的长辈磕完了,还木有完,还得去异姓的长辈家中去行礼。


濮阳一带村子都大,多姓同村者居多,由于历史的沉淀,同村异姓之间都有亲戚相连,久之,会约定一个辈数。



邻人相见,也按街坊辈称呼,既然平时里尊为长者,大年初一去磕个头,也是人情,更是常理。正像给领导送礼一样,去的没记住,没有去的会在领导心里留下阴影。


濮阳人热拜把子,三里五里挨着地边的村子,常有志同道合者结为金兰,如果天气好,这些年通讯工具发达,信息来往频繁,一帮一伙的把兄弟,也要在大年初一早上把仁兄弟的轴子拜了,给仁兄弟的祖父祖母、父母亲磕上一个头,既有看望祝福的意思,也有祈求上苍保佑的成份。


在初一至十五这半个月里,仁兄弟们会不断地摆开酒场,喝酒助兴,描募故景,畅说新年,加重友情。




濮阳人拜年要磕头的礼俗,除了文革十年稍有收敛之外,基本是全盘保留了清朝和民国的遗风。不像河南省其他地市,跪拜之礼消失殆尽,只剩下丧事上才有。


归某来濮阳今年整整三十年,由于从懂事开始就是“文革”,乡间老礼一律被视为封建四旧,加上家庭的社会地位卑微低下,父老们更是不敢造次。


尚未成年,又奔前程而投城市,婚后头一年去濮阳县城岳父家拜年,跪与不跪纠结了半天,最后,看到我的一条船们跪得自然,磕得虔诚,也就顺势而为,几十年后,沁入心脾溶于血液,习惯成自然,道统不回头呀!




1995年,在珠海打工的南阳小伙孙天帅,因不遵守厂纪被韩国女老板罚跪,小伙子坚持不跪,被奉为新闻人物。尤其是大诗人王怀让老师因此写了一首诗《不跪的中国人》轰动一时。


那么,濮阳人的这种跪和孙天帅的不跪,孰是孰非?20年来,我一直试图寻求一个答案,也与很多著名学者沟通过。


濮阳文史学者史国强先生认为,在重大节日里,给老人下跪,行跪拜之礼,给祖宗下跪,行跪拜之礼。这与尊严无关,这是对根的崇拜,对祖宗的缅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传统。




濮阳地接齐鲁、燕赵,文风尚古,礼仪持重,人情练达,老礼节保存得相对完好,这不是一件坏事,也不能高估到圣坛之上。她仅仅就是一种地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不能消除她,也没有必要推广到全国各地。


元朝历史上,记载了文天祥被捕,被押解到今北京,忽必烈亲自接见,让他跪拜,文天祥笑着解释:“南揖北跪”。意思被人理解为南朝人不跪的,是不会给你们这些野蛮人下跪的。


到了清朝,又出了个老别筋,这个人是英国公使马嘎尔尼,他见了乾隆帝不肯下跪,让弘历很没有面子。且这厮是第一个不肯给东土大国国王下跪的外国公使。稍后有一个和事佬同治年御史吴可说:西人与禽兽无异,本不知五伦,不懂仁义礼智信,非要让这些货们行大礼,等同于让猪马牛羊跳舞,不跪也罢!


30年来,我对濮阳人过年行跪拜礼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她附带着一种娱乐精神。比如,邻居小孩子平时都很受隔墙二奶奶喜欢,两家非常和睦,小屁孩去给二奶奶磕头,是索要红包的,不仅要给红包,而且要给一大堆好吃的。细节很小,显示和为贵。再说,那小屁孩如果不认真跪,或者做的动作不到位,会被长辈们半开玩笑,来回纠正,太像一场中式狂欢节。


第二,过年行大礼,是消除隔阂,化解怨仇为亲情的一个契机。农人作邻,地边子相连,农具互相借用,免不了要有些小纠纷,小恩怨,过年邻居到家里,对着轴子磕仨头,还有啥鸡毛蒜皮、老公鸡尿湿我家柴禾的事搁着往心里去?


第三,是一种成人教化。跪拜礼俗的形成源自上古,随着文明进步而逐渐边缘化,许多思想观念与之发生碰撞。



但是,尊重长辈,牢记祖宗,行仁义之事,习高尚道德,敬畏天地自然的教化,必须通过一些庄严敦穆的形式来感染,让少年来体验,而不是灌输。西方有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信仰的大众,就是这种类似通行的方式,与濮阳人春节行跪拜之礼,异曲同工者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归来,新野县人。现混迹于濮阳市井,常写文章自娱。

推荐阅读:

大年初一 除了拜年还要干啥

河南人过年的奇葩习俗 玩嗨了



—END—



豫记 |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豫记QQ社群:365802781

合作电话:13503998760

投稿邮箱: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