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儿,源头都在封丘 | 豫记

毛亨 豫记 2020-09-15


“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民间爱情故事,已是我们对爱情想象时,首先想到的部分。可是这些爱情故事的源头是在河南封丘。

毛亨/文


如果你问我爱情是什么,也许,现在,我会告诉你,爱情不过是一则故事。


“韩凭夫妇”的故事,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以及《岭表录异》《太平寰宇记》《彤管集》等古籍中都有记述,在李白、白居易、李商隐和王安石等诗人的语言中,不断地被绵延传颂。


故事中爱情的主角,男方是韩凭,女方是息氏,两个人都是战国时期宋国境内封丘县冯村乡人,一个是韩丘人,一个是吴村人,虽说不是同一个村子的,好在这两个村子相距不远。




碰巧的是,韩丘村的韩凭和吴村的息氏在同一个学校读书,两人心生爱慕,也算青梅竹马,两颗小宇宙,彼此辉映着,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有情人终成眷属,成年之后,韩凭娶了息氏。


韩凭好学,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可是他无意于功名,一则愿意与息氏日夜相随,觉得这日常的家庭生活,一个人过,就是等待和柴米油盐,而两个人过,就是圆满,就是对“酸甜苦辣”这个词语的清洁,就可以剔除这个词语中的“酸”、“苦”、“辣”,就是一粒细微的糖,仍然可以被彼此的手一次次分割出来,每一次尝下去,满嘴的甜。


再则,韩凭愿意和自己的爱人息氏,一起把几亩薄田来耕,或者雨天出不了门,就看她在窗下纺线,继而她织布,在选择花纹的时候,故意抬高了嗓音,征询自己的意见。


而她说话的时候,恰巧院内有只母鸡下完蛋正边踱步边叫着,正是梨花开放的季节,她担心这只鸣叫的母鸡太大的声音,把墙角那株梨树的梨花震落太多,做出压低自己声音的努力。




韩凭和息氏,以家居农事为乐,日子悠闲,爱情不见褪色,反而像梨花一般,越开越洁白。


可是,韩凭的母亲,一个有着太多苦难经历的老人,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应浪费自己的满腹诗书和才华,应该去参加考试,谋个在政府体制内的职位,这样,他们往后的生活才有保障。


韩凭又一次依了母亲的要求,泪别妻子息氏,泪眼朦胧中,又环顾四周,又多看几眼息氏,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大脑,这个存储器,这时候记下:庭院、纺线、梨树,以及一张脸的模样。


来到城市,历经多次考试和不同职位的历练,辗转辛苦,他凭借自己的好文笔,当上了宋康王的秘书,一位时常陪伴君王左右的舍人。




息氏在家望眼欲穿、思夫心切,可是路途遥远,见一面显得那么困难,就绣“鱼书”(外形象鱼,里面是信)遥寄韩凭。寄出去了,她感到自己也被掏空了。


韩凭上朝时,仍把“鱼书”带在身上,每一次取信再读,“打开”这一动作进行的瞬间,“鱼书”开合的样子,像极了一张嘴要开口说话,他的眼前就会浮现一张熟悉的脸。


可是,有一次,在朝堂议事的时候,韩凭放在身上的“鱼书”不慎遗落地上。宋康王差人拾起,又让人读了一遍,被信里的思念之情感动,追问是何人所做,韩凭据实回答。宋康王觉得,自己虽佳丽三千,全部的情感叠加,都不如息氏一人对韩凭释放出来的情感浓烈。


不久,在韩凭和息氏相爱正酣的时候,硬生生地插入了一个第三者;一个位于权贵社会金字塔顶尖的人,宋康王戴偃,韩凭的上司,他要破坏他们的关系,要据这个女子为己有。




后来,有一天,宋康王出游,来到青堆,见一采桑女子,貌美非常,心生爱慕,于是令人筑高台三丈,取名“青陵台”。他天天站在台上西南觊视,如痴如醉。


当时应该是仲春时节,绿涛起伏,桑叶如海,一女子衣袂翩翩出没其中,这形象和美貌,使得宋康王神魂颠倒。后来宋康王差人调查她是谁家女子,竟是韩凭之妻息氏。


于是宋康王急召韩凭索妻。宋康王为小国之君,后宫粉黛,想来也不乏佳丽,却厚着脸皮向臣子讨要老婆,这样的国君也太不成器。韩凭不敢顶撞,就回家问妻子。




息氏作《答夫歌》表明心迹,“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韩凭持《答夫歌》回告宋康王。宋康王观数遍不解其意,问左右大臣,大臣不知。


后来有一个叫苏贺的大臣解释说:“雨淫淫,愁且思也;河水深,不得来往也;日出当心,有死志也”。宋康王一听息氏不从,且有寻死的念头,马上派人把息氏抢到青陵台上,同时把韩凭贬为马夫。


此时的宋康王除了让人作息氏的思想工作,又把韩凭叫到青陵台下,穿上下人的衣服喂马。息氏咬破手指,写血书,用箭射给韩凭,表明无论韩凭沦落到何种地步,自己决不变心。


韩凭看后,深感息氏大义,然自知绝无幸理,遂用息氏射书之箭自杀。是的,面对这样的君主,自己已无力救妻子,只好以死来表示抗争和对妻子的爱了。




韩凭死后,宋康王要息氏认清形势,嫁给自己,息氏作《乌鹊歌》,“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自奈何”?以诗言志,表示不从。


息氏情操固然高尚,但她说错了一句话,她所在的地方归宋康王管辖,那宋康王就不是“南山有鸟,北山张罗”了,而是“南山张罗”,鸟又怎能“高飞”哪?


宋康王见她不从,利诱她说:“我能使你富贵荣华”。这句话对很多人是很大的诱惑,有的人或许会为此置民族大义于不顾,有的人甚至不惜出卖灵魂和肉体,何况此时息氏夫已新亡。


但宋康王面对的是息氏。息氏道:“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康王”。拒绝得好干脆!宋康王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威胁说,“你已到这般田地,不从也得从”。


见此情景,息氏为免受辱,便说道,“容我沐浴更衣,拜祭亡夫,然后侍奉大王”。机智的息氏来了个缓兵之计。宋康王听了非常高兴,容息氏沐浴更衣。




息氏沐浴更衣后,望空再拜,祭奠亡夫。此时的她,一定想起了两人儿时无忧的快乐生活,同窗时的诸般乐趣;婚后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拜祭后,息氏乘人不备从台上跳下。宋康王急忙去拦,已然不及。这一跳是一个无助的弱女子发出的如雷呐喊;这一跳是中国女性对坚贞爱情的铿锵誓言;这一跳是对古老爱情的最高诠释!


息氏台下气绝,从她身上发现遗书一封,写道“我死后,讫赐遗骨与韩凭合葬,黄泉感恩”。宋康王大怒,命人将韩凭夫妇分葬大路两旁,使其东西相望。恼羞成怒的宋康王这样做,却把本已悲壮的故事推向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高潮。


“三天后,忽有梓树生于二冢,旬日大而合抱,根结于下,枝交于上,人谓之‘相思树’”。有感天动地的爱情,韩凭夫妇又岂是宋康王所能分开的!



这两棵拥抱在一起的桑梓树,被宋人称为“相思树”,其枝被白居易称为“连理枝”,韩凭息氏的灵魂被李商隐与王安石以及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化为“蝴蝶”——构成了一个凄美瑰丽的爱情境界。故事发生地“封丘”被人们称为“中国相思之乡”。


现在的青陵台,高台已然无存,但台基依稀可辨,只余一座息氏墓,墓前有康熙十七年知县王赐魁题写的“战国息氏贞烈之墓”墓碑,其碑文因风化剥蚀,大半已不可识。



重点保护文物“息氏墓”


息氏墓为圆形,直径4米左右,周遭有1米多高的青砖围墙,墓上荒草萋萋,杂树丛生。据当地群众说,该墓从来没有人添土维护,而历千年不减,颇有几分神奇。


墓前原有息氏庙,毁于文革前,92年村里群众筹资复建。庙前有封丘县文化馆立的石碑一座,由知名人士李天锡老师题写碑文,略记其事。


韩凭和息氏,这对战国时期的爱情殉道者,在此后的两千年前内,构成了无数人对爱情想象的原型和源泉;也许,我们为了再一次满足干涸的生命对爱情的需求,甚至在此基础上塑造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形象。


韩凭和息氏,他们建构起的“连理枝”的形象,使得我们在这个庸常与琐屑兼有的日常生活中,突获往下走去的意义。



西韩丘村人集资所建的“韩凭息氏祠堂”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个故事就源自封丘。封丘就是中国相思文化起源。


如今,封丘县已经作出相思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步规划。规划中的相思文化产业园,是一个以相思爱情文化为主线,以休闲农业开发、乡村经济发展为载体、以“互联网+”旅游为纽带的现代综合性园区。



汉画像石记载的韩凭夫妇故事


园区将从两个板块进行开发:一是青陵台景区,将青陵台故事中的重要内容,包括韩凭息氏墓、青陵台、相思树与连理枝、比翼鸟、桑间濮上等场景,进行修复和还原,使故事情节在这一区域得以完美体现;二是相思小镇,主要规划建设在封丘县留光镇农民创业园内,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同时,封丘还将开发相思文化元素的衍生产品,包括有关青陵台的书刊,源于故事内涵的器物如相思扇、相思梳,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延伸产品,如红豆首饰、连理枝盆景等。


推荐阅读

唐朝的诗人为什么干不好公安局长?

中国四大爱情发源地都在河南?




豫记 |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豫记QQ社群:365802781

合作电话:13503998760

投稿邮箱: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