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骂人骂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不你也来参战? | 豫记

2016-03-10 毛亨 豫记



毛亨|文


通常的情况是,不管在什么时候,如果有人公开骂你,你定会生气的,你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面对着这个骂你的人,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许,你还会回骂一句。


但是,在河南灵宝市阳平镇的东、西常村,特定的时期内,“骂人”是友谊的一种表征,“骂”得好不但不会对朋友关系造成伤害,反而成为朋友之间加深了解和消弭误会的一种途径。



骂贪官污吏,骂歪风邪气,骂不忠不孝,骂违法乱纪。骂的有学问,骂的有技巧,斗骂、斗智,各显其能。在这里辱骂是一种敬重,辱之愈甚敬之愈甚!


这个地方习俗的全称是“天下奇俗骂社火”,2007年,被评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阳平镇东、西常村位于灵宝市区西南20公里处,南依荆山,北依黄河,位于轩辕黄帝铸鼎原地区,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考察区域。



东西常骂社火,“骂”是一大特色,骂得“怪”远近闻名。


为了骂社火,两村每次都成立“骂社火组”。组内有骂者,要求口齿清楚,声音宏亮,骂得巧妙,令人赞叹;有编者,要求编得押韵,骂着顺口,编得快,写得清。


“骂社火”表演,一般是白天出杆,晚上“开骂”,从正月初二“骂”到正月十六。




一般的顺序是:初二到初十,东西常村对骂,正月十一到十六,东起西落,正月十一东常村出杆表演,晚上西常村骂东常村,十二西常村出杆表演,晚上东常村骂西常村,交替三次,正月十六结束。


出社火的时间,一般在当天下午3-5时。太早了,准备不好,太晚了,社火耍不完。比如到了正月十四,是西常村出杆的日子,刚过中午,杆芯队已开始准备,大约4时,他们前往东常村表演:锣鼓队、彩车、秧歌队、花锣鼓、杆芯队……浩浩荡荡的长队从街头排到巷尾。




2014年的马年春节,这里的主题是:“马年相会、马背绝技,马足龙沙、马上致富……”,骂社火的又一次表演,开始了,高高的杆子上绑着一个个六、七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穿戴着花枝招展的戏服,男的如同古代官员,女的就像仙女。


杆子是在三轮车上扎着,加上杆子的高度,被举起的小孩大约有两米高。小孩脖子上寄着红色的纸板,上面均写着以“马”开头的成语。 




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时而不时的放炮声,再加上骑马的、抬花轿的、扭秧歌的队伍,阵容极其庞大。东西常村的大街小巷站满了前来看热闹的村民。 


“精彩的都在晚上,骂得真美!”




刚过晚上8时,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都纷纷赶来西常村,场面颇为壮观,约有1万人。 


东常村开骂西常村的时间到了!由锣鼓队、三眼枪队、骂家、护卫约百余人组成的东常村骂阵队开始表演,护卫队手中拿着荆棘,来保护他们的骂阵。




队伍中,还有一些骑毛驴的小丑,用纸糊的“鳖盖”、羊等怪物,“鳖盖”的身上写满了西常村的被骂对象。 


但是当你设身处地去观看时,才发现,他们可不是简简单单地辱骂和指责,而是编成小曲、歌调,越骂越开心,越骂越尊重! 




“麻将馆,炉子嘴,里面坐了一大桌;香菇棚里没人管,寨上搁了一堆碗;男人打牌不正干,妇女打牌不做饭;老人小孩没人看,回去还把杆子缠......”


说一句,敲一下小鼓,幽默押韵又酣畅淋漓,标准的灵宝方言、淳朴的豫西小调,惹得大家笑声、掌声不断。而骂的人反穿皮袄,表示自己是畜生野兽,不是人,说的不是人话,对方不能见怪。 


骂得欢,观看的群众情绪高涨。


两个小时的辱骂后,将进入最后高潮阶段,那便是用巨响铳炮烧毁“鳖盖”,炮声震耳欲聋,把人们吓得直吼叫。“鳖盖”烧毁后,东西常村的代表双方握手言和。

 


相传东西常骂社火习俗相传始于黄帝时期。 


骂社火,原来叫"社合"。相传尧舜时期,人们为纪念轩辕黄帝和嫫母的公德,每年春季都要大举祭祀活动,用唱歌、跳舞祈祷吉祥,消除纠纷,合作向前。


在后来自发活动中,有了好差之别,差的不服气好的,挑剔好的毛病,好的也不等闲视之,这就出现了骂的成份,骂的成份越多,村社越"合"不来,社合由此演变为"骂社火"。




盛唐时期,百姓安居乐业。一入正月,都愿喜庆一番,但当时赌博成风,社会不管,爹娘拦挡不住,村民都欲以社火冲垮赌博,当时两村都规定,敲起锣鼓骂开社火,谁也不准参与赌博。


两村骂起社火,忘乎所以,斗骂、斗智,不分胜负,那年从正月开始,一直耍到麦子快成熟时,还停不下来。一村表示“麦稍黄”,一村表示“谷穗长”,都决心奉陪到底,骂“最后一次”。


此举严重影响了“豫、秦、晋”三省百姓的生产生活。湖城县令也的确为此事发愁,便立即给皇上写了一份奏折,皇上批御后,从长安送至湖城。



为了迎接圣旨,两村共同在河东临时夯打一土台,并精心彩装。就在这一彩台上,湖城县令宣读了皇上的御批。从此,这个土台就叫“记事台”。


县令宣读后还怕记不长久,遂命两村把骂社火的规定镌在石碑上,立在河东桥头处,碑文曰:“兴骂不兴当场还,从正月十一日开始,十六日结束,东起西落,交替进行三次……。谁若违规,罚米三石。”


此碑即“骂社火碑”,骂社火碑后来丢失,不知何人把它扔到东常村张随定的深井内,至今打捞不出。



骂社火是两村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综合村势的大检阅,是综合性艺术形态,它包括舞蹈、戏剧、杂技、音乐、文学等艺术。


东西常骂社火对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村风文明,社会风气好转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随着东西常骂社火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东西常骂社火已经走出村子,被多处邀请到外地表演,平均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0万元以上,拉动了农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来年不想走穷运 今天你得这么干

河南麦田里的狂欢凭什么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豫记 |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豫记QQ社群:365802781

合作电话:13503998760

投稿邮箱: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