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经济总量只有中国六分之一的印度,经济增长率已经跌落至5.7%,印度的“赶超中国”大业遭遇了重大挫折,不过印度人却依然乐观,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掌握一个“制胜法宝”,那就是“人口红利”。


无论是印度总统莫迪还是印度民间舆论,都经常提到这个词,那么印度真的有人口红利吗?如果有,人口红利真的可以使印度赶超中国吗?

 

“人口红利”指的是国家恰好处于“年轻劳动力较多、老年人和孩子较少”的时期,产出多累赘少,是国家积累财富的好时机。



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这个词的同义词为“人口机会窗口”(demographic window),顾名思义,它一般只持续很短的时间,经济学上一般认为是30年。


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布鲁姆(David E. Bloom)在发明这个词的时候,主要是用来研究和解释亚洲四小龙以及爱尔兰的经济崛起的,而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高速发展窗口期也仅持续了10-20年时间。

 

经济学家研究的案例是否可以普适到印度呢?未必。

 

1、人口素质问题



想要让年轻劳动力产出更多“红利”,不仅仅只需要劳动力的数量,还需要质量,而印度的年轻劳动力空有庞大的数量,但质量堪忧。根据印度自己的统计,印度目前成人文盲率为72.2%,然而在印度,只要用一种语言写出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了,意味着印度成年人至今有三分之一的人连自己的名字----------区区几个字母都不会写。另外64.7 %的印度女性没有接受过教育,意味着印度的“半边天”其实是塌着的。

 

而且印度的入学率也有水分。虽然印度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95%,但学校的教育质量却不敢恭维。在讲印地语的印度北部,一些儿童在入学三年后仍然不能阅读,在校学生的出勤率也只有65%。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森认为,在社会发展方面,印度与其邻国中国差距最大的是教育和医疗卫生。


他说:“在寿命预期、婴儿死亡率、平均受教育时间、疫苗接种等一些生活水平最关键的社会指标方面,两个国家的差距正在扩大,而不是缩小。”印度人的平均受教育时间是4.4年,而印度小学的师生比仅及中国的三分之一。从印度的高中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来对比,印度的教育在质量和覆盖面上,都远远落后于新兴市场国家,接近于非洲穷国水平。



大国崛起需要的是工业化,劳动者的素质在工业社会比劳动者的数量更为重要,文盲是不可能操作电脑和精密仪器的,最多只能做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但即使是血汗工厂,没有文化和素养的工人做出来的产品,次品率也会非常高,印度所谓的红利人口很大一部分并不适应工厂工作,这与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以及90年代的中国是完全不同的。

 

2、 消费问题

 

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发布的全球饥饿指数,2012年印度饥饿指数排在全球第15位,比津巴布韦、乌干达等一大批饥饿的非洲国家得分还要高,甚至比印象中饥荒频发的朝鲜还要高出13个排名。印度在人均粮食拥有量低于饥荒国家的时候,居然还是一个粮食净出口国,这意味着印度有很多农民处于饥饿的状态还要被迫交粮。



幸好印度人是吃素食为主,且气候温暖,否则粮食产量只有中国一半的印度,是断然养不起13亿人口的。饮食方面可以省一下,但工业方面却不可以了,因为机器可不会学着不吃油和煤。人口越多,就需要生产更多的工业产品满足人们需求,如今工业规模只有中国约十分之一的印度也遭遇了雾霾问题。贱民在乡村挨饿,高种姓的人大可装不知道,但雾霾来了,高种姓也得去吸,可以断定印度的工业发展将会遭遇高种姓阶级的阻挠。

 

贫民窟的人口只会消耗低劣的饮食,而电、汽油、电子产品、钢铁水泥等资源都极少使用,厕所也可以不建。正常的工业人口要消耗肉食、汽车、手机、住房、教科文卫、公路机场以及无数大大小小的日用品。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大部分资源都是有限的,比如土地和矿产。所以养活十亿贫民窟的人口容易,但用有限的资源养好十亿小康生活的工业人口则是另外一个概念。印度如今连让十亿人口拥有厕所都难以办到,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去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现代生活。

 

经济学家口中的人口机会窗口期,主要是指年轻人生育少,老人也不多的时候。然而印度人口中的人口红利则是“年轻人使劲生”“未来继续使劲生”。把这种状态称为人口红利,就是忽视了人口消耗的问题。印度学者和政客们也许认为,低种姓的人并不需要消耗很多资源也可以成为高技术高产出的工人吧。想要马儿跑,还不让马吃草,这就是印度人对“人口红利”的基本见解。

 

3、买办经济问题


印度的另一个隐患则是买办经济。由于本国工业弱小,工业品在产量、质量和价格上都很难与外国工业国家竞争,对于买办经济来说最优解就是进口外国产品,从而本国的工业遭受挤兑和打压。



这个教训我们中国在民国的“黄金十年”已经经历过了,当时中国的钢铁厂因无法与买办的洋钢竞争而纷纷倒闭,偌大的中国钢铁产量只有5万吨,不及同期日本的百分之一,甚至连晚清洋务运动时的7万吨都不如,最终中国人只能拿血肉之躯硬扛日本侵略者的钢铁,尸横遍野。然而印度没有这样血淋淋的历史教训,买办经济早已深入印度的军工和重工,民事工业也很可能会沦陷。如果印度本土的工业都发展不起来,印度的年轻劳动力只能继续务农,还能有什么红利呢,印度还崛起什么呢?

 

况且买办经济是不可持续的,它的终点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南美洲国家为何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投机资本只看廉价劳动力而蜂拥前来赚一把。既然只是为了赚钱,当然也就不会花钱去教育当地人和储备科技,当廉价劳动力不再廉价时,国际资本蜂拥撤离,留下了一片没有文化和技术,也缺乏资本积累的国家,永远保持在中等收入阶段。也就是说在乐观的估计下,就算印度的买办经济有幸使印度的经济崛起,但当印度走到中等收入阶段时,经济崛起也会大幅减缓。

 

4、机器人问题

 

这是一个“既生瑜何生亮”的问题。印度想要利用数量庞大的年轻劳动力,势必要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是血汗工厂,这是中国大陆、亚洲四小龙、日本、乃至欧美国家都走过的路线,是必经之路,也更符合印度人口众多的国情。然而中国或欧美在搞劳动密集生产时,都没有被机器人如此威胁过,电脑和机器人技术在过去很不成熟,无法进行很多人手加工的动作且成本很高,资本更愿意投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现在不同了。经过几十年的电脑科技、AI和机器人技术的沉淀,未来30年将是机器人替代血汗工厂的时代。


在中国的一些港口,已经实现了无人装运,效率要比人力高得多,成本却更低。这只是一个缩影,但它拉开了血汗工厂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序幕。


 

印度恰好就处在这个不幸的时刻。当欧美崛起后抛弃血汗工厂,日本接盘,日本抛弃后,四小龙接盘,四小龙抛弃后,中国接盘,然而中国抛弃血汗工厂后,印度几乎什么都接不到了。自动化工厂对资本和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印度没有经历血汗工厂的时代积累资本和技术,是更不可能胜任自动化工厂的,况且印度庞大的年轻人口,在自动工厂经济下完全发挥不出数量优势,毫无人口红利可言。不仅如此,机器人还会逐渐取代印度的一些支柱产业,比如电信服务,软件低级代工等,都将在30年内被AI取代,不知道印度人准备好了没有。

 

5、制度问题


西方曾经纷纷预测中国要崩溃,他们列出了种种中国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麻烦,却唯独没有评估中国的自我调节和纠错能力。我们在预测印度未来时,应该要避免这个失误。然而当看到印度的制度时,基本可以盖棺定论了,印度的自我调节和纠错能力极差,原因正在于“民主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厕所问题、文盲问题、买办经济、人口爆炸问题,我们不应该嘲笑它们,因为中国同样也有或者曾经有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时遇到困难,好比开车遇到大石头,绕开就好了,不能说有石头就一定会出车祸,不能说我们希望印度崩溃就说印度一定崩溃,这都不是客观科学的态度,最终必然会被打脸。对一个国家“绕开石头”的能力进行评估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总是把“德先生”和“赛先生”相提并论,但其实民主和科学其实是一对矛盾。

 

科学是追求真理的,民主是讲少数服从多数的,然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最终民主做出的决策,很可能就是不科学的、违反发展规律的。所以印度“绕开石头”的决策,也很可能因民主制度而被阻挠和否决。印度事实上早就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因民主制度而无法有效实行,问题依然存在,在可见的将来,也不大有可能“绕开石头”。


印度眼见人口无法控制,不去思考制度问题,只自我安慰这是人口红利,好比汽车即将撞上石头,却自我安慰“汽车可以借助石头飞的更高”,其脑洞并不比印度电影更差。

 

所以如果印度依然在使用那套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而不将其改革为民主集中制,科学务实地解决发展的问题而不是自我欺骗,印度将一定会在人口问题上绊倒、在买办经济问题上绊倒,在种姓制度上绊倒,在各种未来还未遇到的问题上绊倒,永远无法稳定地增长,更别提赶超中国了。


中国经济总量将在不久之后的将来赶超美国,印度想要赶超中国,首先要赶超美国。认为印度可以超过美国的人,想必比认为印度可以超过中国的人少得多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