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厉害了,中国首次在东南太平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

2018-04-06 天涯 铁血军事

来源:热点事件美文(ID:a045166383)

作者:天涯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我国科考队员近日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这一发现刷新了我国和国际上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的新纪录。

科考队员利用相关仪器对所获沉积物样品进行现场测试。结果显示,该区域多站深海黏土中稀土元素含量较高,达到“成矿”条件,表明在东南太平洋海盆局部区域内沉积物具有非常高的稀土成矿潜力。  

据中国大洋46航次首席科学家石学法介绍,根据对沉积物现场元素测试数据、浅地层和多波束测量资料综合分析,科考队在东南太平洋深海盆地内初步划分出了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这是国际上首次在东南太平洋海域发现大范围富稀土沉积,为在该区域深入开展深海稀土资源调查和相关环境研究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们就和大家说说这段新闻的重要意义和国企改革方面的内容。

所谓的稀土就是指稀有的“土壤”,而这个土壤中含有稀有的金属元素,而这些元素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

这些稀有金属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之中,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 到71 的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 和钇(Y)共17 种元素的氧化物。

从这段新闻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发现稀土的地点是在——公海!

而根据联合国的公海“优先开采权”规定,谁拿出了详细的科考调查数据,谁申请了某一公海海域的开采权,谁就可以获得优先开采权。

稀土的作用非常的多,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极为关键。

由于稀土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而且,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

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压倒性控制,以及能够对敌人肆无忌惮地公开杀戮,正缘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

曾经我们国家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第一,占全世界的71.1%,然而由于国内稀土产业的恶意竞争,导致我国的稀土大量外流,目前只占世界产量的23%左右。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个人为了一点点利益,导致国内企业大量恶意竞争,低价出售稀土,让一些国家储存了大量的中国稀土,而每当中国提高稀土的价格时候,国际玩家就把他们储存的稀土,停止从中国进口,导致中国稀土的产量供大于求,甚至拿出储存的稀土倒卖,从而导致稀土的价格下跌。而在稀土价格下跌的时候,他们又从中国大量进口稀土,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国家虽然稀土储量极高,但是却拿不到定价权。

如果有人玩股票就会知道这种现状,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在2009年的时候就对大量稀土公司进行整合。关停大量落后的稀土企业进行了关停,完成了以包钢稀土集团为龙头对中国西部的稀土产业的整合。目前,包钢稀土对内蒙稀土资源控制力很强,已经初步处于垄断地位,夺回了部分定价权。

除此以外,中国还限制稀土对外出口量,最终导致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将中国告上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虽然找出很多限制出口的理由,但是由于为了考虑一些小企业的生存,并没有限制产量,导致中国在WTO的败诉——这就是曾经闹的沸沸扬扬的“稀土案”。

因为败诉,中国虽然拥有大量的稀土资源,虽然垄断了稀土,但是还是无法取得定价权。为了获得稀土的定价权,最终不得不以稀土生产是高污染、高耗能、消耗资源性产品,对大量稀土企业进行关停,这种做法导致了大量的稀土企业倒闭。

这种做法虽然导致了大量的企业倒闭,大量的人员失业,但是从国家利益上来看,这种做法却是符合国家利益。从稀土案,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利益必须要给予一定的“让位”。

再比如国内钢铁产业。中国建国后,采取的计划经济体系,所有重要的企业全部有国有企业形成垄断,然而为了融入世界,将很多大型国有企业拆分成多个国有企业,形成市场经济体系,让这些国有企业彼此之间进行竞争,提高生存能力和技术进步。然而,拆分后的这些国有企业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管理效率上也得到了大量的提高,但是彼此之间却形成了恶性竞争。

比如宝钢、武钢等钢铁巨头为了自己的那些蝇头小利,为了自己企业的利益,为了“政绩”,拼命的抬高了铁矿石的价格,最终导致中国钢铁的价格曾经一度都不如白菜的价格。

不止是钢铁产业,除此以外还有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也存在这种情况。这些企业为了获得国际订单,彼此之间相互压价,最终导致了中国高铁虽然技术领先,但是利润却非常的低。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几年中国进行了国企改革,将以前拆分的大量国企进行重新整合,比如将宝钢和武钢合并成为“宝武钢铁集团”;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了“中国中车”;中远、中海两大航运巨头合并重组,中外运长航集团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

另外,还有很多国企正在开始艰难的合并,比如医药行业、煤炭、电力等行业。

可以说这些做法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由于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实施的过程却非常的艰难。

关于这点,我觉得我有一定的说话权。我想简单的说下,很多人说国企效率低下,不知改革,其实想要改革是何其的困难?

我曾经就在国企工作,在四五年前,那时我们的公司就要改革,上面就想把几个部门合为一个部门,然而直到我离开前也没有能实施,其根本原因就是:各方利益难以协调,容易引起巨大的不稳定!

简单的举例,假如两个部门合并为一个部门,那么所有的干部编制就是少一半,原来两个类似部门的老大就只能留一个,而国企的不成文规定,只要没有犯原则性的大错,那么在政治上,职位是只升不降的,两个老大拿下一个,那么另一个只能挂虚职,也就是职位不变,但是不用干活了,那么就会养了很多闲人,而这些“闲人”就会引起众多的不满,造成极大的不稳定。

说到这,我又想起以前《大秦帝国》里秦孝公对商鞅的一段故事:商鞅具有大才,进入秦国后,秦孝公拜商鞅为没有权的客卿,然后商鞅去找秦孝公要权,当时秦孝公说了一句话:知道要权的人就是知道要做事的人!

事实上,对于一些有才能的人来,如果没有权力,那么是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对于大部分人说,他们争权是为了更大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然不排除也有为了自己经济利益的考量),然而有些人则不一样,有些人不断的争权是为了不干事!

比如在国企,一旦你进入副科级,只要不犯大错,哪怕混日子,也很难有人“动”得了你了。所以,当时在我们的公司,很多人的目标就是混上副科再说。

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干事,也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为“高人一等”,为了不干活,这样就导致了大量岗位被占用。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很多有理想和抱负的年轻人无法获得更高的岗位或职位——位置都被占住了。

我当初就是因为这样才决定离开国企,说心里没有抱怨是不可能的,因为自己毕竟在那努力奋斗了十几年,如果自己只为了那个“铁饭碗”那也就罢了,偏偏自己还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着做更多的事。

可是没有权就做不了事,曾经我的一个设想提了四年,每年每次重要的会议我都提,但是就是无法实施!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决定离开那个企业,因为我已经无法再那样“混”下去,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人生有几个五年、几个十年可以等待?更何况这种“等待”还看不到尽头!所以,在国企的大部分员工都有一种感觉:自己的人生一眼能望到死!

说实话,当时我是没有少“抗争”,努力的往上走,然而在这种制度和潜规则下,一切的努力都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

于是,我决定离开!

因为再不离开,再混几年,我就老了,那时就算我再想做什么事情,那么可能也是有心也无力了——我宁愿扔掉了那个能让我一辈子无忧的铁饭碗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这个勇气的!

写这段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普通人知道国企改革不是那么简单的,过程是非常的艰难。当然,改革的艰难之处远不止这些!

很多没有在国企待过的人整天骂国企,骂他们不懂变通,不懂适应形势的变化,其实他们更多的人并不了解国企,而我曾经从国企跳出来的人,并不是很憎恨国企——国企的性质,决定了很多事情,改期改革的复杂性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轻易改变的,也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就能轻易做到的!

当然,不管怎么样,我认为国企的改革还是势在必行的,因为这个不是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的,而是大势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这就是所谓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事实上,我们也已经看到很多国企已经排除重重的困难,努力的在踏上新的“征程”了。比如我们上面说过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武钢集团和宝钢集团等。当然,还有我们今天的主角——包钢稀土!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国企改革的艰难,希望大家能多给国家一些时间!同时,也希望国企的员工在改革大势面前不要给国家制造太多的困难,关键时候要能够舍弃“小我”,实现“大我”!

当然,更重要是,希望我们国家早点完成国企改革,在国际上获得更大的说话权,维护国家利益!因为一旦国家利益得到维护,那么收益的不仅仅是几个人或几个企业,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中国将瓦良格号拖回国后, 打开舱门的一瞬间专家眼睛就红了

说到当初咱们购买瓦良格号,真可谓是历经波折,受尽磨难,一路拦截不说,美国还在航母上做了手脚。面临西方重重禁锢,中国当时还是一位商人出面,并称将瓦良格号买回去是改成商用船才签成。但美国竟还不放心,出钱让人在航母上动手脚,打开舱门的一瞬间专家们眼睛就红了。

美国在瓦良格上做了什么手脚?专家们又看到了什么?

点閱讀原文,邀您加入军迷交流群,查看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