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令科技网站编辑爱不释手的5本好书

2017-05-14 腾云 腾云

什么是“科技类”图书?美国科技网站Backchannel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其一, 面向企业读者,内容以科技公司为中心的大部头;其二,软硬件的里程碑式技术探索历程的记录;其三,针对目前的产品可能经历的变迁,做出的可喜或可怕的预测。


以此为标准,Backchannel向全体员工发起了征集活动,并将最终评选出的“最受员工喜爱的科技类图书”名单公布于众。面对每年出版的数以百计的科技类图书,这份榜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捷径,正如榜单开篇所说:你或许不必将这些书全部读完,但也应该对这些书的存在心怀喜悦。



Time Travel

A History

James Gleick  / 著

吉姆·格雷克用250页的篇幅来探讨一个问题:时间是什么?


开篇,作者用数个章节表达了一些高深的文学批评观点,针对一些通常只有物理学家才能应付的艰涩难题给出了清晰的说明,还生动地讲述了几个与时间胶囊和坟墓有关的历史小故事。

 

终于,他问我们:几点了?至此,读者已经做好了准备。格雷克用他那卓有技巧的叙述方式让我们从他书中的世界里获得了深刻的领悟,他不只打消了我们参观古罗马或购买万年钟的念头,同时也证明了一点:当我们拥有了钟表、学识和记忆,我们就已经变成了时间旅行者。


那些最好的书可以让时间静止,而这本书却为我们扩展了时间。


Pinpoint

How GPS is changing technology, culture, and our minds

Greg Milner  / 著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GPS的历史?格雷格·米尔内告诉我们:GPS定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决定性技术。

 

人们最初将GPS当做军事技术,但它现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且易被忽略的一部分了。GPS可以帮助我们在智能手机 上规划从A点到B点的路线,也可以协助机场工作人员进行航空交通管制。米尔内以其老练的文笔阐述了一个结论:GPS的存在已经从本质上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作者引用了大量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指出,人类天生便有着构建“认知地图”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我们依赖GPS生成地图的过程中已经或多或少的退化了。


Sprint

How to solve big problems and test new ideas in just five days

Jake Knapp,John Zeratsky,

Braden Kowitz  / 著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神奇的配方,它既可以帮助人们打破思维定式,又能被用于改良产品和服务,那这个配方可能就是从这本书中提炼出来的。


作者杰克·纳普是一位和蔼可亲、身材高大的产品设计师,他曾在Google负责过Chrome浏览器、邮箱和搜索等产品的最后“冲刺”阶段。如今他是Google风险投资部门的合伙人,借助其丰富的产品经验,他 开始为上百家被投企业设计产品“冲刺计划”。

 

换个角度看,这本书简直是一本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指南,作者针对五日工作流程提供了循序渐进的指导,从第一天的问题识别法,到第五天与客户测试产品原型,从参与者的正确数量(最好是七)到该留下或舍弃的各类用品,应有尽有。


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How big data increases inequality and threatens democracy

Cathy O’Neil  / 著

算法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公平了吗?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是时候翻开这本书了。数据科学家凯西·奥尼尔解释了算法管理银行、政府、学校、广告等行业的原理,以及它是如何为不同的事物制定排序,又是如何扩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奥尼尔以大学排名为例,他指出,因调查者无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实地调查,他们只能过分依赖置换后的数据,并用这些存在缺陷的数据建立起统计模型。奥尼尔写道,只要我们愿意,那么这些模型甚至能“描绘出一个人的电话号码和他偿还贷款或处理某项工作的潜力之间的关联性。这些关联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是有歧视意味的。”


最后,奥尼尔总结到,我们必须意识到治理这些存在缺陷的算法、数据模型的重要性——是时候将这些躲在幕后的算法曝光在严酷的阳光之下了。


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 

Kevin Kelly  / 著

凯文·凯利的名字终于出现了,上榜的是他的《必然》。他在本书中反复使用了一种句式:××年前没有人会相信……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换而言之:那些在原来属于“不可思议范畴”内的事物都必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著名的“谨慎的技术乐观主义者”,凯文·凯利认为,未来机器人将承担起大量的工作,无处不在的软件将持续跟踪我们生活中海量的指标,地球公民会进行定期合作,力求实现资源和智力最大化。虽然他承认技术是有缺陷的,但他还是更专注未来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 往期回顾 //

喻国明:“关系赋权”是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

为什么说「意愿社会」将重构未来经济、组织与金融体系

数字世界的财产,你和平台怎么分?

连接之后是什么?意愿社会的三大面相

关于大数据,我们为什么应该重视质疑的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