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靠“跑龙套”火起来的地方……

2016-10-11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中国国家地理”可订阅微信!
一提起“跑龙套”,大伙儿的第一反应不是在北影厂门口蹲守的群众演员,就是一天换好几套戏服,混迹横店的人们。其实,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也有那么一小撮地方是靠“跑龙套”起家,进而红遍大江南北的……


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07月 摄影/李风

《芙蓉镇》湘西 永顺 王村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永顺县有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它的本名叫作王村。不过如今要想找到这个镇子,可不能再打听王村,而要去寻“芙蓉镇”。芙蓉镇三面环水,瀑布穿镇而过,因而也有“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之称。


作为土司时期的水陆交通重镇,这里也是溪州土司的统治中心和土家文化的起源地。溪州土司治所迁至老司城后,王村改为土司夏宫所在地。现在,旅游部门已经在其遗址——酉水边的崖壁上复原了一座夏宫。不过,当地文人介绍说:“仿古赝品还不到‘正品’规模的一半。”


著名的溪州铜柱倒是依旧静立在这里。史载铜柱高一丈二尺,入地六尺,由五千斤铜铸成。公元939年,土司王彭士愁率溪州诸蛮万余人征战辰、澧二州,楚王马希范派大军镇压,史称溪州之战。翌年,彭军战败,彭士愁与楚议和结盟,铸五千斤铜柱为证,铜柱镌刻溪州之战的经过及双方盟约条款。彭士愁“虽败犹荣”,仍为溪州刺史,取得合法地位。


如果细看铜柱,会发现上端的铜顶缺了一角,好像人为锯过。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溪州铜柱几百年来一直竖立在酉水之畔距王村十几公里的会溪坪荒野中。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69年,因修筑凤滩电站,铜柱位处淹没区,遂迁到王村,仍然立于户外:酉水边的山崖上。


关于铜柱,古溪州一直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所用的铜是多次锻炼过的“九火铜”,再炼一火即可变成黄金。所以,1989年的一个晚上,一位彭姓村民偷偷上山,用钢锯把铜顶锯了一块,约一斤多,想去炼金。结果当然没有成功。这位无知的村民也很可怜,卖铜所得不过1.6元,却被判刑十几年。他哪里知道文物的价值呢!这次事件引起了国家文物部门的重视,铜柱再次迁移,进驻了现在的民俗风光馆。



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05月 摄影苏建平

《举起手来》河南 新乡 郭亮村

郭亮村是太行山腹地的千百座村庄之一,关于它的由来,当地妇孺皆知的一个说法是:这里曾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郭亮据守抗击朝廷的地方,他在这里打败了王莽的部队。后来王莽的部队铁壁合围,面此窘境,郭亮机智地用悬羊擂鼓的办法骗过敌军,顺利撤到了山西。后人为了纪念郭亮,就把这个村庄命名为郭亮村,而郭亮悬羊擂鼓的那个地方,命名为会逃寨。——与此相类,和郭亮村山水相连的山西陵川县境内,则有王莽岭和王莽大峡谷。



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05月 摄影/靳明威

“郭亮”,历史上是一个人的名字,后来成了一个村庄名,现在则是一个奇迹的代名词,“郭亮洞”公路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再现。这条公路是郭亮村民耗时5年、在既无电力又无机械的情况下用双手、铁锤在山岩中开凿的一条穿山隧道公路。公路高5米、宽4米、长1200米,1977年5月1日正式通车。


如果从高空俯瞰,郭亮村乃是被太行山孤峰入云的绝壁高高托举于山顶上的一个弹丸之地。这座村庄四面均是高达数百米的绝壁,淡红色的花岗岩坚硬如铁,它们形成的绝壁如同刀砍斧削,纵使是最能攀越的猿猴,也只能望崖止步。花岗岩和玄武岩一样,都是地球早期活动时喷出的岩浆冷却后的产物,不同之处在于,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面后形成,花岗岩则是岩浆在涌向地面的过程中形成。这样,玄武岩质地疏松多孔,花岗岩坚硬密实。从山下抬头眺望,郭亮村外的花岗岩山体在春天的阳光下闪烁出刺目的晖光,让人恍然产生一种错觉:如果凝望的目光稍不留神,就会被锋芒毕露的山体撞得粉碎。


正由于四面均是绝壁,郭亮村的90多户人家就注定只能在山上亲亲热热地挤在一起,各家各户起房造屋,都只能在巴掌大一点的平地上费尽心思。以另山村为例,这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好像是从郭亮村这个稍大一点的地方挤出来的一个半岛,在一块窄窄的台地上,拥挤着几十间房屋,许多房屋的门前不到10米处就是绝壁形成的万丈深渊。百年故居的大门离深渊更近,大约只有七八米。



来源:用户投稿 摄影/宋旭红

一代枭雄》陕西 汉中 青木川

电视剧《一代枭雄》改编自作家叶广岑的长篇小说《青木川》,而片中曾经贫穷落后的陕南小镇风雷镇其实就是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的青木川。这里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邻甘肃省武都县、康县,是陕西省最西边的一个古镇,素有“鸡鸣三省惊”之说。


据考史,青木川原属川地羌汉杂居的区域,明成化年间,朝廷统一地名,将其命名为“永宁里”;清光绪年间为宁羌州西路18牌;新中国成立后,以当地一棵大青木树为象征,更名为青木川。


如今的青木川林木葱郁,环境宜人。然而在民国时期,这里却烟赌泛滥,匪盗丛生。《一代枭雄》中的主人公何辅堂的历史原型是曾经统治青木川20余年的魏辅唐。魏辅唐出身贫苦,因娶富家女继承了土地,一步步经营才成为了当地的首脑人物。


魏辅唐是个复杂的人,正如他在当地的评价:这人有多好就有多坏。一方面他靠武力兼并土地,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开办“辅友社”百货店、手工制革厂、“唐世盛”绸布店、“同济堂”中药铺等,垄断市场。而另一方面,他又极其重视当地的教育,一手创建了辅仁中学,厚待老师,免除学费,甚至还资助学生到汉中、武汉、重庆、成都的中学或大学深造。这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学生,很多都在自己的领域卓有建树。


1951年,魏辅唐被判处死刑。次年春天,随着一声枪响,“一代枭雄”魏辅唐死在了他一手缔造的辅仁中学操场边……


这段岁月已经尘封在历史中,如今的青木川依旧静立在鸡鸣三省之处。



中华遗产 2015年05月 摄影/熊志刚

《卧虎藏龙安徽 黟县 宏村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建筑有着十分浓郁的地域特征。从外部形态上看,黛瓦、粉壁、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标记”,精细的砖雕、木雕、石雕是不可或缺的装饰,而高宅、深井、大厅则是最鲜明的居住特色。从类型来看,徽州建筑更有不可不看的“三绝”——祠堂、牌坊和民居。


集徽派建筑精华所在的宏村,也是因一部《卧虎藏龙》而被大众所熟知。


宏村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和雷岗山,有青山绿水围绕。徽州人聚族而居的习惯致使民居建筑密度极大,几乎每座古村落都曾遭遇过火灾,其中火灾最为严重的村落莫过于宏村。其他村落因火而衰,宏村却因火而成为一座水建的“牛形村落”。这是因为风水师为它设计了如今闻名于世的人工水系。坐落于朱雀位的南湖有镇火之功用,村中心的月沼也以储内阳之水而镇丙丁之火。


徽州古民居均设有天井,不仅有通风、排水、换气、采光的功能,又是从室外至室内的导向。因天井与厅堂相连,于是坐在厅堂之上,即可观蓝天白云,阴晴雨雪,恍如身处自然之中。天井四边的屋顶都是斜坡屋顶,下雨时,雨水会从四面流入天井,称四水归堂。因“水”象征着“财”,这便有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中国国家地理 2010年03月 摄影/刘五洲

《可可西里青海 玉树 可可西里

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由于平均海拔近5000米、高寒缺氧、气候恶劣、植被稀疏等极端地理特性的存在,几乎与人类走上了绝缘道路。可可西里虽是“人类生命的禁区”,但并没拒绝其他生灵走入。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每年按照同样的路线往返数千里,就是为了到五道梁交配,再去卓乃湖产羔。在生物本能的驱使下,藏羚羊不惧路途的遥远,不顾这条路已经发生的许多变故,每年都义无反顾地奔走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上,给寂寥的荒原带来了生命的热潮。


可可西里“动物王国”是由淘金者发现的,因为此前,这一资源并不被外界熟知。从淘金者进入可可西里那一天起,动物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长期以来,可可西里的动物对人构不成诱惑是因为前去猎杀的代价太大了。但淘金者进入腹地后,这样的顾虑就没有了,因为舟车劳顿的费用已被计入淘金的账目上,他们只需扣动扳机,就可从动物身上获得一顿没有开支的美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潜入可可西里的盗猎者一改以往没有物种区分的猎杀方式,把枪口一致对准了藏羚羊,而且所有现场都传出这样一个信息:此次的猎捕不再为了肉食,而是为了毛皮,因为剥了皮的藏羚羊尸骨横卧荒野、比比皆是。


原来,藏羚羊毛皮经不同的商人转手加工,最后以绒毛产品走私到了巴印交界的克什米尔地区,用以编织一种名叫“沙图什”的昂贵披肩,然后再运往欧美等国家销售。一个物种一旦沦为商品,掠夺和猎杀的浪潮就会接踵而来,距它末日的来临也就不远了。


1992年,青海省治多县开始组建进驻可可西里的“西部工委”,用以打击非法盗猎行径和规范各类淘金行为,进而保护藏羚羊这个濒危物种。


仅仅过了两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噩耗就迅即传来:1994年,“西部工委”首任书记索南达杰在一次反盗猎战斗中被盗猎分子杀害在可可西里太阳湖畔,成为中国为保护藏羚羊牺牲的第一人。


潘多拉的盒子已被打开,若想关闭,却非一朝一夕所为了。由于打击力度加强,盗猎藏羚羊和非法采金活动应声走向隐蔽,因而使打击更为艰难。为此,可可西里众多勇士,在管理局才嘎局长带领下,又开展了持续近10年的反盗猎和反采金行动。这是可可西里变化最大的10年,重拳出击终使盗猎者的嚣张气焰得以遏制,由此也使藏羚羊种群数量得到了恢复。


文中部分文字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