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爱,唯钱最穷趣
货币最早是天然形状的。南洋出产的咸水贝在远古时期是一种贵重的物品,被经常用作赏赐,故当时的贝与财字同义。当过钱的海贝一般都打了孔,穿绳带在身上。这种贝币在商代颇为流行,后来又出现了仿贝币的“铜贝”。因为贝是最早的货币,所以中国文字中与钱财有关的字一般都带“贝”,如财、贾、货、贪、贬、贫、贩等。
中国最早的钱
夏末商初,中国出现了最原始的货币——贝币。这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贝壳产自东海和南海,它大小适中,造型典雅,手感润泽,可谓当时充当货币的上佳选择。可是,由于当时大海中的贝难以获得,人们不得已开始用青铜等金属来仿制贝币,进而把货币的历史推入到青铜时代。而今,这种贝早已不再是能够冲抵金银的稀罕物,但货贝的名字却流传下来。摄影/王宁
铜贝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山西保德出土。
战国时期的金贝
河北灵寿中山国故地出土。中国金银货币起源很早,至少在殷商,人们已把金银看作是珍贵的财富,战国时开始铸金贝,楚国也曾使用爰金作货币。
春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开始大量流通。布币是由铲演变而来,流通颇久,越早的布钱,形状越接近于它所演变的工具。初时的“原始布”是空首,继为实首,而至平首。早期的布币体大粗笨,后来十分精致,并出现了铭文。布币的“肩”和“足”形制不一,流通时期也不同,如空首布主要盛行于春秋时期,而平首布出现在战国之初,方足布是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大量流行的货币。
空首布
空首布首部中空,尤如一种可安插木柄的农具——铲。近年来,河南洛阳、宜阳、新安等地曾大量出土空首布。从地理位置看,这些地方都集中在洛阳周围百里之内。而500年前,这里曾是殷商的政治、文化中心,并埋藏了大批甲骨。武王灭商后,周公曾将叛乱的殷商遗民迁至洛邑。殷商遗民在失去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后,可能改从经商,后世商人之称即源于此。
三孔布(战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愈来愈大,铸造工艺复杂、携带不便的空首布在战国之初逐渐被平首布取代。三孔布是有三个孔的圆足布,是战国末期由秦铸行的一种圆足平首布,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
刀币现在很少见,在历史上,它取代了最早的贝币,是当时通行的铜铸币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刀币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齐、燕、赵(今山东、河北等地)等国。可能是由于当时那里的人们多从事渔猎,因此他们的货币也模仿了生活中随身削刀的形状。
齐刀币
据记载,在齐国铸造刀币之前,曾经流通着多种货币,有来自燕国的小型刀币,也有来自晋国等地的布币,甚至还有圆形圜钱,使用起来十分不便。田氏强大起来之后,逐步掌握了国家的铸币权,便发行了统一的刀币。这一举措,赢得了民心,使得田氏代齐几乎是平稳过渡。齐国大刀,以刀上的字数不一而命名,以铸有3字、4字、5字的刀币为主。
六字币
细看这枚齐国六字刀币,很容易被它带去那个时代,不知那时的人们揣着刀币交易是一种怎样的情形。不过,这枚六字刀币却不是用来进行日常交易的,它略大于日常用刀币,其上6个大字的解读至今仍然扑朔迷离,有人认为应读作“齐建邦长大刀”,但也有人认为第2字应为“返”,不同解读含义截然不同:一种表达的是建国的光荣,一种说的则是复国的感恩。
燕刀币
尽管都使用刀币,但齐国与燕国刀币在尺寸和风格上有所不同:齐国刀币较大,显得古朴厚重;而燕国刀币,则小而秀气。
银铤
金代银铤有民间铸造和政府铸造(官铸)之分。民间铸造的铭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重量、行人(担保成色者)和秤子(对重量负责的人)的名字。而官铸银铤沿用了宋代的制度,应役的金银工匠需要有金银行的引领(金代金银行、行会的头目)或行人铺户作保,以防作弊并负赔偿责任。金代官铸银铤都是重约50两,合今2000克左右。其形制为弧首束腰型,押印和戳很有特色,常有金国的民族文字和特有的变文。此铤铭文中“解盐”指山西解州解县、安邑两个盐池所产的盐;“使司”为机构名称,其中“盐使司”主要掌管各地的盐税;“上花银”是白银成色的名称,表示成色上等,另有“中花银”、“下花银”等名目。
注:银铤和银锭是有所区别的。铤是扁而长之物,银铤是条状的中间略细的长方体;锭是指块状的银子,有长方体及元宝形状等。在银币史上,一般宋以前的称银铤,元代称银元宝,明清多称银锭。
民国元宝
江西省广丰县铸。民国初年,商业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仍用银两;30年代,流通银两数量大减;1935年法令禁止使用银两后,由于白银作为贵金属的信用程度高,一些钱庄还继续铸造。铭文中“市秤陆拾两零伍钱扣法币陆佰捌拾伍圆”,可反映出当时法币(法定货币)与白银的比价比较接近。而到40年代末,由于通货膨胀,法币与白银的比价已相差悬殊。
图中是一包寻常百姓的传家宝。祖传的金镯、元宝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它们曾被藏在老屋顶棚里,才得以苟存于世。“乱世藏金”是中国代代相传的经验之谈。为了财富安全,国家有金库,民间则窖藏。不过藏金真的是一张靠得住的保单吗?纵看中国历史,藏金的结局,是如此不可预测。
机制币,听上去有点陌生,实际上就是用现代机器冲压铸造的各种金属货币。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它专指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硬币。在清朝末年,它横空出世,完全改变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传统——“圆形方孔钱”,成就了一次币制改革的神话。货币史专家彭信威说,机制币带来的货币改革堪比秦始皇统一货币,秦始皇将刀币等等改变为圆形方孔,而这次机制币也将“孔方兄”送入了历史的记忆中。
方孔机制币
清政府早期用机器造的是制钱(官方铜钱),仍采用“方孔圆钱”形式。如这枚“江南试造当十制钱”,是由江南机器局制造的制钱样币。但机器硬撞出方孔并不易,李鸿章就曾向皇帝抱怨打方孔的挺杆常坏,使成本陡增。
消失的方孔
这枚名为“库平一钱满穿”的机制币,虽然看上去仍然是“方孔钱”的样式,但其中间的方孔实质已经消失了,很接近现代意义上的机制币。这些机制币因为形式精巧、大小一致而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大清龙洋
短短几十年,画面上这印有“大清坐龙”花纹的机制币,便打败了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两千年的圆形方孔钱。如今,我们的生活中,方孔钱早已消失不见,只有机制币依然活跃。
机制币上的龙形象
龙,代表了大清皇权,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尽管清末的机制币上,几乎只出现了龙的形象,但却各有不同——被困在圆珠中央的困龙、周身环绕火焰的火龙、轻盈穿梭于云朵间的飞龙、安静而不失威严的坐龙、政府发布的标准像大清龙等等。较之日本机制币上绵软似蛇的龙形象而言,它们更为神采奕奕。
各省的机制币
清末,各省纷纷开始铸造机制币,上图中展现的即其中的一部分。各省机制币也有地方性,几乎不在外省流通。由于铸钱,尤其是铸造铜币确实有利可图,全国很快形成了滥铸之风。1905年,清政府曾给各省规定了铸造铜元的限额,不过并不奏效,机制币持续泛滥,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至民国时更为严重。
机制币十大名品
近代机制币在钱币市场上价格昂贵,普遍高于古代的方孔圆钱。此图所展示的便是目前机制币十大名品,它们因为稀缺、品相完好、历史价值重大而显得格外珍贵。比如“孙中山银币金样”,是1929年准备试铸同样的银币时的金质样币,因为数量稀少,且本身是贵金属,所以价格远远高于其他钱币。机制币尽管整体的存世量很大,但是因为稀缺程度、品相等不同,价格差异也较大,既有几百万的名品,也有不值钱的机制钱币。供图/段洪刚
世界最早的纸币是宋代四川的“交子”,随后的金代也曾印制发行了大量的纸币,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全国及世界各地都没有发现交子和金国纸币的实物。人们只能从存世的钞版上,去揣测当年纸币的模样。元代纸币基本仿照金代,而中统元宝交钞是中统元年(1260年)元朝第一次统一全国法定货币时印制的纸币,以丝为本位。由于交子和金代纸币的实物缺失,它也就成为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
模糊的字迹、毛糙的边缘,这些无不在提醒着我们,左边这张经历了近800年沧桑的元代中统元宝交钞纸币,能留存至今是多么不易。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或许,它曾与马可·波罗一起经历过元代的兴盛与强大,也见证了元代末期通货膨胀后国家的混乱与衰亡。右边这张纸币为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开始印行的至元通行宝钞,与此前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并行。
图中这些五颜六色的纸币,是人民币出现前由民国时期官办四大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法币及地方性辅币。图正中为中央银行1944年发行的1000元面值纸币,票面按惯例印制了国民党领袖孙中山的头像。事实上,这一时期法币已经开始表现出贬值的迹象。供图/徐枫
图为纸币收藏大家徐枫收藏的第一套人民币,与我们今天所见的不一样,这套人民币中还出现了千元和万元的面值。图中这张5万元面值的人民币,是第一套人民币中面值最高的一张。摄影/余荣培
钱,作为一种交换商品的媒介、价值尺度,重要得维系着整个社会,甚至已经侵蚀了大多数人的内心。其实,钱不花就是一张纸,一个数字,花了才叫钱。
就像网络上的反鸡汤段子:
谁说金钱买不来时间?网管,加两块钱!
谁说金钱买不来知识?老师,这是我的学费!
谁说金钱买不来爱情?丈母娘,这是我的礼金。
……
做人呢,最重要的当然是开心啦。钱多钱少照样活着,只是活法不一样嘛,虽然钱很重要,你自己更重要!双十一刚过,黑五近在眼前……各位,笔芯!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
《中华遗产》2009年06月刊
《中华遗产》2010年06月刊
《中华遗产》2010年08月刊
《中华遗产》2011年01月刊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01月刊
《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0月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