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古镇:四川盆地的文化珠玉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行走在四川盆地,你会深切感受到,在众多的关隘或者交通节点上,一座座遗留的古镇触动着四川历史的神经,有封闭的军镇,也有开放的市镇,既是环绕四川的坐标,也是进出盆地的见证。
四川省主要古镇分布图
不同的镇在历史上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关隘上的“镇”在和平和战争时期扮演着双重角色——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如广元市昭化古镇(城)、剑门关镇等;因为通商而形成的镇地处水陆要津,四时繁华,如巴中市恩阳古镇、泸州市合江县的福宝古镇等;有的因为移民而形成集镇,如达州市的石桥古镇、南充市蓬安县的周子古镇等;有的因为屯兵而形成军民交流的集镇,如巴中市通江县的毛裕古镇这些历经风雨洗礼的古镇,各有千秋。
我们在四川盆地中精心捡拾几颗珠玉,选取独特的关镇,如昭化古镇、剑门关镇,红军文化代表的恩阳古镇、中西合璧的清河古镇等来展示四川古镇的特色,让人们感受其不同的文化特质。
福
宝古
镇老榕树,曾经慰藉商旅的路标
这棵老榕树位于福宝古镇东边的盐道上,已经有数百年的树龄了。
这棵榕树曾经是商贩们寻找福宝古镇的路标,也曾经为他们数度遮挡夏日的炎炎烈日。
对于行走在盐道上的商贩,远远地看见这棵大榕树,就会产生终于靠近了人烟、很快就会食宿有着落的温暖感,慰藉他们连日疲劳的身心。摄影/喻磊
通黔古路,记载逝去的辉煌
这是福宝古镇通往贵州的路,沿山脊而建,十分陡窄。
福宝古镇曾经商铺云集,为盐道上往来的商人提供补给和食宿。
随着古镇周边新建市镇的不断兴起,古镇的商业逐渐衰落了,只留下老旧的建筑与石板街道,成为寻幽访古的旅游地。摄影/曹铁
新
场古
镇新场古镇,四川最大的水乡古镇
在成都市大邑县新场古镇赶集时,可以见到很多人买卖菜秧和树种,这是天府之国发达的农耕文明的延续。
历史上,新场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之一,地处成都平原与邛崃山脉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水陆便通。
古镇上古建筑群落的面积多达数十万平方米,是四川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水乡古镇。摄影/刘亁坤
尧
坝古
镇古镇生活,享受慢节奏的惬意
春节期间,孩子们正在尧坝古镇的老街上燃放烟花。
这座石牌坊是川南地区独有的武进士坊。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皇帝特敕尧坝武科进士李跃龙修建牌坊,以示彰表。牌坊高达8.8米,上题刻书法对联,雕刻瑞兽图案。
文革时期,当地百姓为了保护此坊,将其涂上白色的灰浆,上书文革标语,才得以躲过劫难。摄影/袁蓉荪
这是尧坝古镇专门打纸钱的老手艺人,他正在给一摞纸钱打上铜钱的印记。
川南一带重视祭祀,民间将这种打上铜钱印的草纸用于祭祀,意即给在阴间亲人的钱币。
虽然现在有了很多不同币值的冥币,但人们还是要选取这种自制的纸钱用于上坟和祭祀。摄影/喻磊
清
河古
镇闸门,乡土建筑的时尚“风向标”
清河古镇的南北入口各有一道闸门,均为希腊式圆柱与中国传统雕花相结合的样式,是上世纪30年代四川乡土建筑最为时尚的式样。
闸门上有清河名士“郭举人”亲书的牌匾。这道闸门上书“清场雅镇”,另一道闸门上则是“河引利源”四个大字。摄影/曹铁
廊楼,中西合璧的特色建筑
清河古镇的这条主街全长385米,街道两旁的建筑都是二层楼房,均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
108根罗马柱既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又营造了两米宽的通廊。这通廊被称为“廊楼”,是行人遮风避雨的通道,也是商家的货摊。摄影/刘亁坤
恩
阳古
镇恩阳全景,这里不愧是“小上海
这幅恩阳古镇的全景图得来不易。
我们虽然经常拍摄恩阳古镇,但从未窥见过其全貌。我们专程请巴中市通江县航模航拍小组拍摄,才得以看到古镇的中心原来呈三角形,所有建筑沿中心层层外延,形成一个巨大的聚落。
仿佛依稀可见当年水陆客商云集于此的繁盛场景,不愧曾有“小上海”的雅号。摄影/航模航拍小组:郑荣武、李仕亮、何嗣猛
毛
裕
古
镇长龙卧水,被遗忘的水码头
毛裕古镇地处秦巴山脉南部,两条发源于秦巴山脉南麓的小河——大通江与圆池河汇合处有一个半岛,形似一条长龙卧于水面,从前是巴中市通江县最繁华的水码头之一。
毛裕古镇不大,全长1800米,宽仅60米,却是明清两代的川东北军事重镇,可谓是因兵而生的集镇。摄影/航模航拍小组:郑荣武、李仕亮、何嗣猛
毛裕古镇,鲜为人知的安静之地
巴中市通江县毛裕古镇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古镇。
古镇嘉靖门外的这棵树下,有一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引得当地人好奇地观看。嘉靖门的城墙上刻满了红军标语。摄影/冉玉杰
上
里古
镇上里古镇,这里有中国最早的“立交桥”
这是上里古镇上场口处的古代“立交桥”。
桥的两端有平行于河面的两处旱桥孔,供人沿河堤行走,旱桥孔上方是进出古镇的平桥,可过车马,为茶马互市时期马帮的主要通道。
在河的西岸还有石雕的龙头,以佑平安。摄影/冉玉杰
二仙桥,它的设计以人为本
这是上里古镇场镇外的二仙桥,拱形的桥面高过河面很多,是为了确保洪水期时进出古镇的交通不会受影响而设计的。摄影/袁蓉荪
本文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3月
文/李小波 刘乾坤 摄影/冉玉杰 等
责任编辑/周晓红 图片编辑/王彤 刘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