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理知识 | 胶东海草房:正在消失的海边童话

2017-09-25 CNG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曾广泛分布于胶东沿海的海草房

是山东古民居的典型代表


画家吴冠中称赞这种奇妙的民居说

三角形的大山墙

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中

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

并且那松软的草质感

调和了坚硬的石头

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

……




古老的民居


摄影 / 刘志刚


海草房又称海苔房、海带房,因其海草屋顶而得名。胶东地区多产山石和海藻,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当地居民以厚石砌屋墙,用晒干的海藻盖屋顶,创造出了独特的海草房民居。


海草房主体架构传承了中国特色的“硬山搁檩”结构:牢固的木构框架与坚实的山墙融合成坚实的主体,三角形高脊陡坡则保证了它可以防潮、防风、排水。与大多数建筑的平直屋脊线不同,海草房屋脊的两头往往高高翘起,看起来像一个个硕大的马鞍。


海草房的确切产生时间尚无法考证。元明清三代,山东沿海的海防建设日趋巩固,海草房迎来了建设高峰期。这种产生于胶东地区的特色民居,曾广泛分布在烟台、威海、青岛地区;到了今天,海草房主要集中分布于威海下属的荣成市。



海草的秘密


中国有近两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海草房为何偏偏产生在胶东半岛呢?同样为植物房顶,茅草屋常常倒塌,而海草房为何能上百年不腐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的一位专家认为,胶东半岛的海岸地形和海水盐度等条件有利于大叶藻的形成和发育。以海草房分布最为集中的威海为例,这里呈犄角状的沿海地区,是海草房最集中的分布区。


威海海岸多为岩质,地形多有起伏,陆上山丘往往直插入海,形成了许多陡峭的“海岬”;山谷则形成港湾,湾内冲积物的堆积形成了广阔的浅海滩涂——这是藻类繁衍的天然温床。


此外,海草是否结实耐用,还取决于海水的盐度。黄海、渤海水的含盐比例为17%至20%,这种海水环境下生长的海带最为结实耐用。而南方地区的藻类生长快、宽度大、质地疏松,自然就无法成为合格的建筑材料。



濒临失传的技艺


摄影/刘志刚


作为民间建筑,海草房建筑技艺全部来自民间工匠,并通过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的方式相传。海草房营建过程中有木匠、瓦匠、石匠、苫匠四大行当,四匠各负其责、互相协作。木、瓦、石三匠与其他民居建筑工艺有相通之处,而苫匠是海草房建筑中特有的工种。


苫房师在屋顶铺设海草前需要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叫“拉笆子”,“笆子”材料一般用秫秸扎成,每间房大约需要三四百斤,等到“笆子”晾干了,就可以铺海草了(左)。苫房顶时要由下往上苫,一层海草下边要先铺一层秸秆,如此往复需要18~25层,有钱人家甚至要苫28~32层;每间房大约需要麦秸800斤,海草2000~2500斤。屋顶苫完后,还需要用石灰黄泥调成的稀浆抹平,俗称“压房脊”;“压房脊”完成之后,一座完整的海草房才算真正建成了(右中、右下)。作为一个特殊行当,苫房师在当地颇受人们尊重,但这种传承已久的技术活儿快要失传了。



内容来自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11月

撰文/刘志刚  燕双鹰  摄影/刘志刚 等

责任编辑 / 马子雷



你还知道哪些独特的民居呢?



别错过


超级微距下的海底景观

珍稀植物的“诺亚方舟”

为“鸨”正名

福建震撼“火俗”

何处是燕山

我就是关宏峰养的那条鱼(肺鱼)

西湖水中有什么

这个辣椒时代



▼ 没看够?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