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理知识 | 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

2017-10-21 CNG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有一种“另类”的风景

它们是人造的景观

却有着不输天工的宏伟和神奇


它们并非出于大师巨匠的精心设计

而是诞生于普通采石匠的无心之举

它们是废弃多年的采石场



浙江采石遗迹


浙江的主要采石遗迹位置示意图(2012年制图)


中国的采石遗迹中,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浙江的采石遗迹都是出众的。浙江是中国的石材大省,是中国采石文化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采石遗迹遍布沿海、沿江各地。浙江的采石活动可以一直追溯到3000年前,当初采石而留下的残崖遗穴,今天变成了深幽诡谲、五花八门的洞窟、危崖、水塘和深潭……



长屿硐天,大山只剩空壳


台州温岭的独秀峰下,郁郁葱葱的大山实际上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这里从南北朝以来,就是人工开采石板的地方,采石匠们在山的表面打开一个小小的口子,避开了表皮的风化石层,不断地凿进,把山腹中的石材开采出来后,仍保持着漂亮的原始形貌和丰厚的植被。


这里石板开采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六个步骤:开面和试采、打岩头和打销、打断、拄岩及划线、凿铮、提硝(出板)。


首先在岩石表面清理出一定的平面做石板开采的准备,通常选择裸露的岩壁来“开面”,“试采”是要找准石板开采的方向,为全断面开采做好准备,通常是按火山碎屑的压结面顺层开采。“打岩头”是开采石板的关键工序,只有在岩头位置产生平整连续的裂缝,才可能采下大而完整的板材。除岩头一边外,要将另外三边同样凿断,即为“打断”。为防止打好的岩头裂崩,要用短柱将岩头斜撑固定,这就是“拄岩”,“划线”就是按石板的大小规格,在岩面上划定尺寸。“凿铮”是从岩头向后方凿孔打销,使岩头的裂缝平整地向后延伸,使数百平方米的大石板与基岩顺利分开。“提硝”即“出板”,就是将采好的材板从采坑中提升运出。至此,一块石板开采完成,清场后可进入下一块的开采。



蛇蟠岛,海岛变作“马蜂窝”


1997年为了修筑被台风摧垮的海堤,三门蛇蟠岛上的居民决定炸山取石,炸药一下子掀掉了半壁山坡,蛇蟠岛的秘密就此暴露于世:这个海岛不知什么时候被镂空了,整个山头像个不规则的马蜂窝,又像个巨大的被掏空了的核桃壳,在山上到处可见采石后留下的坑洼。 


如此空空的山体,竟历经千百年而不坍塌。学者说,这是一个仿生工程,蜂窝状的结构是最稳定的,又说穹形的洞顶就像拱桥一样,能将负荷平均地分配开来。


最开始,穷苦人在岛上掘窟而居。此后,更多的人来此以采石为生,蛇蟠岛的石质柔韧细腻,颜色淡赭漂亮,可作多种用途。由于海岛的特殊地理位置,海运非常方便。他们漂亮的石材不但能销往附近县市,还远销日、韩和东南亚国家。再后来,“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官府的海禁与压迫,将一些渔农工商逼上绝路,于是他们在这个小岛“山海会盟”,在东海上演绎了一次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立在蛇蟠岛上的一块碑文如是说。



千里海塘,浙江石材最大宗的去处


摄影/董瑜


钱塘江的潮涌气势雄伟,蔚为壮观,但其巨大的破坏力,也给海塘等水工建筑物的修筑和维护带来很大困难,海塘溃决,咸潮漫溢,酿致重灾的记载,史不绝书。为了抵御钱江潮,人们开始修筑石砌海塘,并将其发展到鱼鳞大石塘,历史上钱塘江海塘修筑过程所耗石材之巨可称为“浙江工程之冠”。



内容来自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04月

撰文/钱国丹   摄影/叶文龙 等

责任编辑/张璇   图片编辑/吴敬



你的家乡有这样的“采石遗迹”吗?



别错过




祁连山,哺育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

石头的美色

世界是波动的世界

难生草木的土地

吃豆腐有理

中国古代水利的智慧

大自然记录者



▼ 没看够?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