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理知识 | 大运河工程的功臣

2017-10-28 CNG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维护和保障京杭大运河的贯通

一直是河工的首要职责

由于水源短缺和黄河泛滥

大运河的生命一直都很脆弱

维护和保障与开凿一样都是浩繁的工程


古人如何解决京杭运河工程的难题?

今天给大家介绍三个片段




郭守敬发现白浮泉


元代北京水系及通惠河闸位示意图


元代郭守敬发现白浮泉并主持开凿了通惠河。通惠河的通航意味着京杭运河首次实现全线贯通,是运河水利工程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郭守敬在治理运河的同时,也为元大都解决了供水问题,这些设施奠定了今天北京水利的基础。


1262年,郭守敬被荐举给正被漕运之事烦扰的元世祖忽必烈,提出了“兴修华北水利六事”,迅速受到了赞赏和重用。30年后,郭守敬发现白浮泉时,已是62岁须发皆白的老人,官至河工的最高级别——都水监。30年间,郭守敬提出了以海平面为零点的海拔标准概念——这早于德国大数学家高斯560余年;他还通过数百次测量,结合历史资料,推算出一年的长度约为365.2425天——它的精确程度与理论值只差23秒!


郭守敬是如何找到白浮泉的,又如何设计出白浮瓮山河引水路线的,均缺乏具体记载。但对他选择的引水路线,侯仁之先生有过评价,“郭守敬经始其事,开渠引水,顺自然地势,西折南转,绕过沙、清二河之河谷低地,经今昆明湖之前身瓮山泊,流注大都城内积水潭。于是南来漕船可以直泊城中。今日新开京密引水渠,自白浮泉而下直至昆明湖,仍循元时故道,仅小有调整,足证当初地形勘测之精确”。



白英“引汶济运、南旺分水”


大运河在3000余里行程中,一波三折,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有了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制作的剖面图。当时,水利专家汪胡桢先生雄心勃勃,作出了《整理运河计划》。运河纵剖面图首次出现在该书第八编,并沿用至今。从这张图,可以清楚看到京杭运河沿途的地势三起三伏,最高处正是山东境内会通河段的南旺镇。


1411年,“会通河道450余里,淤塞1/3”,刚迁都北京的明永乐帝朱棣委派工部尚书宋礼南巡视察。宋礼调查后认为应疏竣。但25万的疏竣队伍劳作几个月,也未见成效。愁眉不展的宋礼微服私访,遇到了白英。在《明史》和《漕河图志》中,白英的身份都是“汶上老人”。关于白英的记载只有83个字的“白英策”:引汶济运,挖引山泉,修建水柜⋯⋯修建戴村坝,遏汶至南旺,分水济运⋯⋯


宋礼按白英的建议,凿了引水渠——小汶河,“遏汶至南旺”,在南旺设闸分流,“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大大地改善了会通河的漕运能力,有统计数据说,“10倍于元代”。南旺分水的设施和都江堰的鱼嘴相似,在小汶河与运河的交汇处,设300米长的石坝,石坝的中间是梭形的鱼嘴石。1504年,南旺分水完全取代了济宁的天井闸分水,而后成功地运行了近500年。



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黄”


大运河连接了5大水系,与黄河的相遇最为尴尬。针对黄河,元明清三代先后采取了“借黄行运”、“避黄行运”等多种措施。“借黄行运”时,从徐州至淮安清口的500里黄河,就是运河的一部分。旱季,黄河泥沙常使河道淤积;至汛期,船只被黄河的急流吞噬;在严冬,河道又可能结冰;黄河还经常改道,以致航路突然中断。后来为“避黄行运”,开了河,又开了南阳新河,工程不断,堤防岁修⋯⋯为了解决黄运关系,朝廷花费的人力、物力之大,无法统计。


1577年,明代水利传奇人物潘季驯迁升刑部右侍郎时,“黄河决崔镇,黄水北流,清河口淤淀,全淮南徙。高堰湖堤大坏,淮、扬、高邮、宝应间皆为巨浸”。次年,潘季驯前往清口考察,提出了“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黄、运兼治方略。


潘季驯曾生动地把“蓄清刷黄”比喻为“以汤沃血”,即把蓄积的清水用于冲刷黄河泥沙。“束水攻沙”的解释更多,“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潘主持了淮安至徐州黄河两岸堤防的修筑,同时他赋予了河堤在防洪之外的新功能:治河。500里堤防和洪泽湖高家堰大坝加高工程告成后,“流连数年,河道无大患”,漕运得以维系。



内容来自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05月

撰文/子今 摄影/侯贺良 供图/李学通

实习编辑/孟志军



你对京杭大运河有什么认识呢?



别错过



亮瞎了,你的光

石窟的老祖宗在哪里

古时出国,不能没有它

何处是江南

探秘海底的“死亡池水”

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

松露:猪嘴拱出的“钻石”

祁连山,哺育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