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理知识 | 石英,石中之英

2018-01-10 CNG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今天我们讲


石 英


石中之英

它们既是组成坚固岩石的一份子

又能形成华丽的水晶

还能化为细碎的砂粒



▲ 嵩山,直立的石英岩层与尖棱褶皱形成立壁千仞的景观。(供图 / 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6月)



无处不在



2氧+1硅

矿物中最简单的组合之一

这对组合的结晶就是石英

在地壳中,石英族矿物的比重达12.6%

几乎在各种地质作用下都能形成

主要造岩矿物之一



▲ 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示意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10月



石英族矿物的化学成分都是二氧化硅,只是在每种石英族矿物的晶体中,各个硅氧四面体之间连接的角度不同,导致它们的晶体结构、物理性质有所差异。我们一般说的“石英”,其实是指石英族矿物中最常见的α-石英。

石英的各种形态,源自不同的形成条件。比如,同样是从酸性火山岩里结晶出来,但结晶时温度的不同,就有了α-石英、β-石英、鳞石英之分。



群“英”争艳



自然界中的石英晶体

大小不同,颜色各异


如果晶体颗粒个头大到肉眼能看出来

称为“显晶质石英”,比如各种水晶

如果晶体颗粒细小到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称为“隐晶质石英”,比如玛瑙、玉髓



▲ 墨晶

图自123rf.com.cn



质地纯净、晶莹透亮的大块石英晶体

一般被称为水晶

因为水晶晶体的内部结构均匀

在光照下折射、反射光线总是整齐划一

因此又亮又透明


以离子形态混入水晶的微量元素

则赋予了水晶各种色彩

铁、锰、钛的紫水晶

的黄水晶

的浅玫瑰色粉晶

的烟晶、茶晶、墨晶


水晶中、肉眼可见的矿物杂质“包裹体”

虽破坏了水晶的纯净

却造就了独特的水晶形态

如含毛发状包裹体的“发晶”

不规则形状包裹体的“幽灵水晶”



▲ 一粒产自淖毛湖的玛瑙,混进了几颗葡萄干中,你能看出来吗?(摄影/张超,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10月)



玛瑙几乎啥颜色的都有

而且每块玛瑙的剖面上

都有一圈圈不同颜色的同心环状条带



▲ 玛瑙

图自123rf.com.cn



玛瑙大多在岩石空洞中形成

一层层的条带

像年轮一样记录了它在洞壁上的生长过程

每次进入空洞的矿物成分发生改变

这一圈的颜色就会随之变化



▲ 蛋白石戒指

图自123rf.com.cn



蛋白石又音译为“欧泊”

是一类含水的二氧化硅胶凝体

蛋白石是没有固定晶体形态的“非晶质”

严格来说,不属于石英族矿物

但正是摆脱了晶体结构的桎梏

蛋白石的外观、色彩十分多样


蛋白石

由直径不到1微米的方石英雏晶吸附水组成

这些吸附水会缓慢流失

导致蛋白石内部常常出现裂隙

使光线发生衍射、干涉,形成“变彩”



石英的归宿



在风、水、冰川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

岩石中的石英会逐渐破碎

变成一粒粒细小的沙子

其他常见矿物比石英更没“抵抗力”

在风化中会变成颗粒更小的黏土矿物

因此自然界的砂粒

(地质学定义为直径0.07毫米~2毫米之间)

多以石英族矿物为主



▲ 拍自西沙群岛的西沙洲摄影/马宏杰,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01月



海岸边,海浪日复一日地冲刷

部分矿物在海水中溶解

而性质稳定的石英则留了下来

形成了沙滩的中坚力量


在沙漠地区,强烈的昼夜温差和狂风吹打

大块岩石不断破碎分解

碎屑中过于细小的颗粒会被风吹到远方

最终留在沙漠里的主要是石英砂粒



▲ 2001年国际现代琉璃艺术展展品,作者是美国的保罗·史坦卡。(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5月



工业上利用石英

一般是把它们磨成各种规格的“石英砂”

金属材料、塑料和涂料加入石英砂可改善性能

玻璃、陶瓷制品以石英砂为主料

砂纸就是在硬质纸张表面粘上一层石英砂


石英表则利用了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

即对一小块石英施加电场

会在石英的表面产生压力

使它发生细微变形和振动

只要有电池供电

石英晶体就会保持有规律的振动

每秒钟的振动次数几乎完全一样

从而起到计时作用

但天然石英混有杂质

会影响石英的正常振动

所以石英表一般用人造石英晶体



 思 考 

你还知道哪些石英的小知识?


内容来自:

《博物》2016年05月

撰文/杨帅斌

责任编辑/董子凡   实习编辑/杨帅斌


微信编辑、排版 / 小肉




往期知识

别错过

鲁冰花 | 冰雕 | 菠萝 | 立雾溪

贡嘎冰川 | 活在喀斯特石山中

当曲 |  | 熏香 | 雪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