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家的风水,还好吗?

2018-01-23 CNG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江南第一风水村” 浙江省武义县郭洞村水口俯视图 摄影/叶高兴

 


春节将至

多少人是有老家可以回的呢

你对老家的记忆是什么样的呢


在中国乡村大范围没落的现在

还有多少人记得


我们文化的根基

曾经不在城市,在乡村


我们教育最令人回味、真正培养大家的地方

不在首都的国子监、贡院

而在耕读传家、在乡学

在遍布华夏大地的书院


我们最美好的居住梦想

曾经并不是宇宙中心的

二室一厅学区房

而是梦中的桃花源


乡村,曾经不是落后、贫困的代言

而是充满生机、充满回忆的美丽地方


养出一代代名士大儒诗人画家的乡土

是漂流在外求仕途的孩子们

最后一定要回去的地方


曾经的乡村,可以说的很多

今天

我们就只看它的一个侧面

萦绕风水之说的

水口



水口

风水宝地 · 点睛之笔



今天听起来

水口似乎是个神秘的词汇

不过,它的踪迹和影响并没有远去


在地图软件中输入“水口”地名

直接叫“水口”的村镇数以千计

这些地点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大江南北

尤其以广东、江苏、安徽、浙江

江西、福建、湖南等省份最为密集


而人们对于“水口”的重视

跟村子的选址和“风水”

息息相关


绘图/付大伟

建一座村子,选址是首要大事

如果你把这里视作家乡

想要营建一个世代居住的地方

一个可以回去的美丽故土

那么你一定想要找到一方“风水宝地”


提到“风水”两字

大家一定神经质地就想到

“封建 · 迷信 · 糟粕”

但是魏晋以前,选址的工作大多占卜决定

待到西晋风水大家郭璞《葬书》出世

奠定了风水学说在选址上的无上地位

风水之说,从此渐渐融入我们文化的肌理中

就造房、建村、修墓、营建宫室而言

用风水指导是不是比事事占卜

来的先进、科学的多了呢


理想中的风水宝地应该是这样的:

以山脉为龙脉

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势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

背倚连绵山脉为屏障

前临平原,两侧水流曲折回环

流汇于聚落面前


这种“聚宝盆”环境

成为古代中国人孜孜追求的理想宜居之地


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传统聚落选址大多追求“贴水见山”的环境


其中点睛之笔“水口”

作为村落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

承载着村落的集体记忆


水流进村子的地方称“上水口”,人们叫它“天门”

水留出村子的地方称“下水口”,人们叫它“地户”


古人的观念里

水流代表着财源

进水口以开敞为佳,

出水口宜关闭紧密,要有藏蓄之势


所以,上水口景观一般比较简单

空间宽敞,不做过多装饰


下水口更为紧要

它被视为聚落的财运、命脉的门户

是福泽子孙的保证



所以,在许多村落的水口处

人们栽植成片的古树名木

很多村落还营建有塔、庙、牌坊

桥梁、水坝、凉亭等建筑

构筑起一处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景观带


一个村落的水口

其建筑规模大小、树种的优劣、风水调理水平等

直接反映了一个村落或者宗族的

文化素质、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于是各村落、宗族

不惜重金打造出许多经典的水口作品




水口

风水林 · 养水土



“山养人丁、水养财”

这是古人根深蒂固的风水观念

古人依照风水要求

对上天赐予的山水条件只稍作调理

他们把精力放在广植树木和对林相的改造之上

这是施法自然,也是营造水口的基本原理


江南一带,水口最常见的树种是

香樟、枫香、香榧、红豆杉

它们有着一致的寓意——“香火旺盛”

水口两侧山上,种满了参天大树

寓意“人丁兴旺”


经过数百年的生长

水口树浓荫蔽日

以此寓意子孙后世枝繁叶茂

从而关乎家业兴旺、宗族发展

更关乎村落的气运盛衰


所以,在他们看来

水口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灵性的

不允许随意折损、破坏,更不能私自砍伐

破坏水口林木者轻则处以罚金

重则处以刑罚或者驱逐出宗族


在这些严苛的水口保护措施背后

实际上隐藏着朴素的生态环境观念


浙江郭洞村的水口林,古树林立,从水口进入村庄,有桃花源之感 摄影/叶高兴


绿树如屏村边合,青山作帐郭外斜

风水林以人工和天然的形态建造树林

保证村落“聚气不散,财运不去”


浙江郭洞村的水口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山间河谷中最狭窄的地方,中间宽不足百米

村民便将此处设定为水口

并在此修建了桥梁和城墙

从而使水口更加紧闭


水口的城墙外,有一片密集的水口林

数十棵古树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

生长得十分茂密,掩盖了城墙和村庄

使其不易被发现,从水口进入村庄

宛若有桃花源之感


浙江省松阳县三都乡黄岭根村水口林


水流的出口多是两山之间的缺口

风容易循着山坳吹进村落

大面积种植高大乔木组成防护林

郁郁葱葱的树木阻挡着西北风和台风侵入

使得聚落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小气候


同时,也起着防洪护堤

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

更不用说

泉之处,可以净化空气

山林可以明目清心

良好的环境则能使人生理健康


风水理论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水口

却也十分契合当代科学提倡的生态环保理念


浙江的风水林尤其多

大大小小的聚落附近、人们自古栽植树林

并且固执地保护它们不受砍伐

成片风水林的养护

对于浙江森林覆盖率的贡献

功不可没



水口

全村的景观 · 园林始祖


浙江省松阳县竹源乡后畲村水口庙、水口桥 摄影/叶高兴


围绕水口

人们植树造林、改造河道、筑坝蓄水

开挖池塘、建桥造景、凿池修山

还在绿荫丛中点缀

庙、楼、台、亭、阁、塔、牌坊

草木与建筑,又倒映在一泓碧波之中

形成了一方绝妙的园林景观


比较讲究的大型水口

既是聚落的门户,又是公共空间

更是移步换景的园林

这里,被赋予为聚落和家族的命脉

正因为此

人们会不惜物质和精神成本

来打造它、守护它、敬畏它



安徽省歙县许村镇水口桥、水口牌坊 摄影/吴卫平


不仅是美观和村子气运的象征

很多水口其实更有实际的重要功能


很多村落的水口处于水陆交通要道

这样的水口需要大型桥梁来充当“锁钥”的角色

这里常见的大型廊桥,是水口的点睛之笔

这种水口,集实用与美观于一身


深山河源地区的村落

由于溪流落差较大

人们便在溪流下游建水碓子

利用水流冲击力带动水碓作业

舂米、榨油、架水车取水灌溉

如安徽休宁县双溪村

将水口的水碓列入村落八景

并取了个诗意的名字“野碓舂云”


安徽古徽州歙县著名的风水村“宏村” 摄影/吴卫平


另一个驰名中外的水口设计:

古徽州歙县“牛形宏村”


村南辟有一片面积达百亩的南湖

被视为“牛肚”

西溪上筑起连续数道水坝

使水流变成阶段状

一年四季,水在此缓慢流淌

寓意着财源滚滚而来


人造的南湖和“改直为曲”的西溪偎依在一起

是村落的水口中心

水口种植了一棵白果树和一棵红杨树

象征一对犄角


一道玉带般的长堤,将南北湖堤连在一起

一座拱桥如同抱拳迎客的主人


民居、书院、水榭、坊墙,沿湖次第排列

一垛垛马头墙错肩而立

水面浮着错落的墙影


宏村水口,将多重元素巧妙组合

是一处人工与自然合作的园林杰作

随着水口文化发育成熟

在更大的聚落,苏州、扬州、杭州

水口景观衍生为设计元素更多的江南园林


那些江南名园的重要元素

如假山、水池、亭桥等,都受水口思想影响

可以说

中国江南园林的雏形,来自水口


水口

今何在


贵州省锦屏县隆里古城水口桥、水口亭 摄影/尹忠


桃花源记的梦想: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简直就是对山间拥有水口的村寨

最隽永的描述


近几十年来

毁林开荒、河道硬化、水坝建设等

让许多拥有经典水口的古村、古镇消失

密集的大坝斩断了河流,水流的凝固

意味着水口没有了生命

水口景观的消失

似乎意味着,世上再无桃花源


随着生态意识的加强

园林城市、田园城市、山水城市、生态乡村等

设计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那些

一度被摒弃的“风水理念”

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是不是应该冷静下来

再看看




话 题 

你的老家有水口吗?


本文节选、改编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08期

撰文/鲁晓敏 摄影/叶高兴 等 绘图/朱胜昔 等

责任编辑/马子雷 图片编辑/马宏杰 地图编辑/王岩


微信编辑、排版 / 马晓娴



别错过


徐霞客 | 中国园林 | 矿坑 

承德 | 燕山 | 武夷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