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寒露”节气的说文解字
今日北京时间3时55分,迎来了寒露节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
一个“寒”字,表示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从天文学的观点来看
是指太阳到达黄经195°的时刻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寒露节气解释道: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即表示为:气温比白露时更低
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
在寒露时节后
东北中北部、新疆北部会进入冬天
东北南部、西北大部、华北地区
会进入到深秋时节
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将直奔秋天
但再往南的台湾、华南南部、云南南部的河谷地区
寒露时节想入秋还是比较难的
寒露节气知识知多少?
寒露节气有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进入寒露节气后
你需要重点知道哪些小知识呢?
1
寒露、白露、霜降三个节气有啥不同?
寒露、白露和霜降三个节气
相同之处就是都表示水汽凝结的现象
但寒露节气是表示
气候从凉爽到寒冷过渡的节气
寒露节气过后
北方地区即将会有点冬天的“味道”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图1 10月6号四川黄龙雪景
图2 陕西太白山山间温度骤降
花草树木上的水珠受冷结冰呈现冰晶景观
2
寒露节气后,我国的气温降水分别有啥变化?
进入寒露节气后,气温下降较快
一场由较强冷空气带来的秋风或秋雨过后
温度下降8℃—10℃较常见
这主要是因为北方冷空气在此时已有一定势力
在冷高压的控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
天气开始昼暖夜凉
出现晴空万里,一派深秋的景象
通常情况下
此时的10℃等温线已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
长城以北的气温则普遍降到0℃以下
北京的大部分年份,此时可见初霜
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以外
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
同时因为此时夏季风的主体
已经基本退出我国大部分地区
因此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雷暴已消失
只有云南、四川的局部河谷地区尚可听到雷声
即使出现比较强的降水,维持时间也不长
(华西地区除外)
想知道为什么吗?请点击蓝色字体一探究竟
▲ 处在华西地区,烟雨朦胧且缠绵的九寨沟
3
寒露风是咋回事?和寒露节气有关系吗?
早在寒露节气之前,就有人提出寒露风的概念
但寒露风和寒露节气到底有什么关系
寒露节气到了,会不会就发生寒露风?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需要先从寒露风的概念说起
我国实施的气象行业标准《寒露风等级》中
对寒露风定义为:在寒露节气前后
因冷空气入侵或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
造成双季晚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受阻
导致空壳率增加、产量下降的低温冷害天气
在南方晚稻区,民间俗称的秋季低温、社风
翘稻头和秋风寒,都属于寒露风的范畴
▲ 受寒露风影响的江南水稻田
至于寒露风发生的时间和频率
就要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以及晚稻生育期时间差异而论
但寒露风并不一定局限于在寒露节气当天发生
有些地区寒露风发生的时间较早
有些地区则又发生的偏晚
但无论寒露风发生的时间或早或晚
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来说,却是一个灾难
在华南地区,寒露节气前后
晚稻正值抽穗扬花期,如果出现寒露风
则会影响晚稻的开花、授粉
我国各地区的秋季景象图鉴
萧萧秋意重,依依寒色浓
寒露节气后,我们将告别秋高气爽、秋明空旷
进入到深秋时段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
由此也调和出秋的五颜六色
白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喀纳斯松林
寒露节气后,西北地区即将进入冬季
新疆喀纳斯的松林雾气浓重,宛如仙境
红色:东北 大兴安岭森林
寒露节气后,我国东北地区进入深秋阶段
大地不仅被红叶染红
就连森林因山势高矮、坡向等差别
接收光照不同,导致各种颜色相撞
层林尽染 ,色彩斑斓
紫色:辽宁 盘锦红海滩
盘锦红海滩被誉为独一无二的世界红色海岸线
是由四月份生长出来的碱蓬草织就而成
九月从最初的嫩红逐渐加深为深红
最后变为浓烈的紫色
黄色:内蒙古自治区 胡杨林
内蒙古自然区是中国东西跨度较大的省份
多样的地貌勾略出多彩的秋日景观
胡杨林的热烈金黄成为秋季北方大地最耀眼的色彩
青黄: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
虽然已到寒露节气
但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也只是刚刚入秋
有着“世界梯田之冠”美称的桂林龙脊梯田
青黄相接,别有一番风情
绿色:广东省 云浮市
寒露时节,身处亚热带的广东省
依旧被夏天所拥抱着
广东云浮的秋天要等到十月底到十一月初
才会如约到来
大自然用它独有的方式
描绘着别具韵味的美好景象
寒露节气,除了要继续贴秋膘以外
还要注意保暖,穿秋裤哦!
话题
你感受到深秋的凉意了吗?
- END -
图自:视觉中国、网络、123rf
编辑 / 念念、堃堃
别错过
到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微信圈子
带话题发帖
即可参与中国国家地理影赛
周赛第十三期 主题
▼点击下方直达参赛
延伸阅读
《中国国家地理》
《博物》
《博物》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dili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