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重来的日子丨故纸温情,最是抗战家书动人心!
“八年烽火起芦沟,一纸降书落芷江”
七十一年
我们从未忘记
这无数苦难换来的胜利
在波澜壮阔的抗战画卷中
无数爱国将士
甘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以身许国、浴血奋战
也留下一封封饱含赤子情怀的沉重家书
张自忠
尽忠报国 取义成仁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一封家书,一份家国情怀。将军戎马倥偬,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枣宜,换得马革裹尸慷慨以还。将军以身许国,选择了以最为沉重、最为壮烈的方式实现了“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铮铮誓言。如此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直可谓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戴安澜
为国而死 事极光荣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生活费用,可与志川、子模、尔奎三人洽取,因为他们经手,我亦不知,想他们必能本诸良心,以不负我也。
父母兄长、家乡父老、家妻爱子梦中依依作别;山川江河、苍穹大地、日月星辰血色层层浸染。为着五千年继承下的血脉、五千年传递下的江山,拼死也要抵抗到底。“望勿以我为念。”带着这份决绝,看着国家的沧桑巨变,38岁的将军用生命来开拓辉煌。
赵一曼
血沃中华 笑看旌旗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
铁马征戈几十载,在最后一刻,她终于想起了幼小的儿子。“我最亲爱的儿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行动来教育你。”作为一位母亲,她什么也没能做,但反过来说,作为一位母亲,她同样什么都做了。她是那个特殊年代下所有母亲的一个缩影。国破,家何在,在炮火纷飞的岁月中用一生来教儿子两个字:家国。
蔡炳炎
国将不保 家焉能存
连日致书,谅已览,先后汇带之款,前函所述办法,务希切实作到,是为至盼。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间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周难于此次过汉,乘机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困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
一句“国将不保,家焉能存”读来万般深沉。战火燃烧的大地上,中国军人扛起的大旗,不是光荣与梦想,而是这个国家最前沿的危机感。黄埔一期,北伐征战,他是中国最早挺起腰杆子的军人中的之一。危难当头,重重困境中不畏个人生死,挑起注定坎坷的国家命运。这份踯躅,值得这片大地上生长的中国军人永远铭记。
吉鸿昌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家中余产不可分给别人,留作教养子女等用。我笔嘱矣,小儿还是在天津托俞先生照料上学,以成有用之才也。家中继母已托二、三、四弟照顾、孝敬,你不必回家可也。
征战二十载,人生坎坎坷坷,国家曲曲折折,百感交集犹在喉,浮光华影眼前过。将军临刑时心中又怎能释怀那郁结在胸中的满腔恨懑。恨魑魅魍魉作祟猖狂,恨己身沉冤待雪壮志未酬,恨不抗日死,恨作今日羞。回首仍是苍茫萧索河山,将军虎目蕴着热泪依旧投向遥远的南方。那里是自己家国的方向,是他征战一生的信念所系。他昂首向天,横眉冷嘲仇雌,只为给后人刻下一座不朽的丰碑。
左权
千古浩气 留得清漳
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太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我虽然如此爱太北,但时局有变,你可大胆的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必要之行动为原则。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21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敌人又自本区开始扫荡,明日准备搬家了。
不多谈了,祝你好!
“别时容易,聚时难。分离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对家的思念何时能了,对国的悲伤何时相却。国家,国家,国在前,家在后,即便忍受着国与家的双重精神折磨,但抗战“抛家弃子”的何止一人。但愿重逢的一刻,山花遍野。
岁月的流逝
可以抹去一个人的记忆
却永远不能抹去
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共鸣
重温抗战家书
缅怀革命先烈
我们在重返
那个永不磨灭的时代
也在接受着一次深入骨髓
直抵灵魂的心灵洗礼
来源:军报记者(ID:jfjbdzzy)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