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四羊方尊能放30-40瓶茅台.......

广东学联 2022-05-05

本文授权转载自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


青们知道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国
中国有多少宝贝吗?


108154907件(套)108154907件(套)108154907件(套)
没错!1亿多件!为了得到这个准确的数据国家文物局投入了10万人整整3年的时间内摸排了102万个国有收藏单位


但这还仅仅是
国有单位的可移动文物


▲中国可移动文物分布(不包括私人收藏,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也不包括流失海外的文物),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现在就和学联君一起跟随这些文物走进中国的历史长河



2万年前尚处于石器时代喝水、饮食都缺乏趁手的器具在江西万年县一处名为仙人洞的岩洞中某位古人突然注意到了一种黏土并用它捏出了不同的形状再进行烧制于是陶器便诞生了
▲ 2万年历史的仙人洞陶器碎片,现藏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劳动之余的男男女女们

纷纷加入了制陶大军


大量生产弥补了陶器易损毁的缺陷仅西安东郊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片便高达50万片陶器也因此成为中国文物中数量排名第四的类别仅次于钱币、古籍、档案文书
▲ 橙黄陶乳钉纹鬶guī,一种带嘴烧水壶,高29.3厘米,山东潍坊出土,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龙山文化,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它千变万化
可以盛水、可以储物
也可以盛上一碗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
▲ 青海喇家遗址,倒扣的陶碗中装着一碗4000年前的杂粮面条
最有才华的一部分人还把日常使用的瓶瓶罐罐塑造成了动物造型

▲ 陶鹰鼎,高35.8厘米,鹰体健硕,双腿粗壮,鹰眼圆睁,属于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陕西省华县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约4000年前早期的国家在中国出现夏商周至秦汉君王及贵族构成了国家的统治主体财富与权势远超平民他们使用比陶器更“名贵”的器物
以此来彰显权势与身份其中三类器物最为耀眼


青铜器
它的生产过程非常繁复是当时当之无愧的高科技产品因此很快被君王相中它的生产就变成了国家工程国家垄断了铜矿资源与铸造技术
目前已知的
周代铜矿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采掘深度达60米冶炼铜产量至少4万吨
▲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图片源自@Amarespeco/维基百科

 01 

  鼎  

用于煮肉

既有足,又有耳

足下可以架火

鼎耳则方便厨人搬运

现代的“鼎”字几乎是它外形的复刻


▲ 大禾人面纹方鼎,商代,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高38.5厘米,以人面作为主体装饰的方鼎仅此一件,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02

  簋  
用于盛放煮好的饭食早期字形为“一人从食器中取食”
▲ 兴簋,西周,出土于宝鸡市扶风县,高35.7厘米,现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03  尊  

专门用于盛酒

字形似“两人手捧酒坛”


著名的四羊方尊

因四只卷角羊各踞一隅而得名

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最大者

高58.6厘米

可以盛放30-40瓶容量的“飞天茅台”


▲ 四羊方尊,商代,出土于湖南宁乡,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04

    


同样用于盛酒深腹小口、没有提梁外形与今天的“壶”字仍极为相近

㠱jì仲壶,高14.8厘米,西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05

    


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但它并非一种饮酒器而是用于温酒将爵底三足置于炭火之上加热酒体即可
▲ 窄流平底爵,商代,高14.5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古人认为神不饮食,但喜欢闻味,爵中之酒加热后香气四溢,可用于敬神

青铜器还被用来与祖先沟通为追念母亲的离去商王发起了一项超级工程
铸造了重达832.84千克的巨鼎后母戊方鼎这是现存最大最重的单体青铜器
▲ 后母戊方鼎,商代,出土于河南安阳,高133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器


玉的质地温润、色泽白腻在众多的矿石中有如石中精灵但在多数情况下无法用于耕作也无法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此“昂贵而无用”之物却恰好是君王贵族赋予其“神性”的最佳选择
▲ 夏代七孔玉刀,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长65厘米,现藏于洛阳博物馆,图片源自@Siyuwj/维基百科
01
  璧  
这是圆形的环状物且中间的圆孔相对较小专用于祭天
▲ 玉璧,战国,直径6.1厘米,出土于河南三门峡,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02
  玉佩  
玉佩象征等级身份越尊贵玉佩组件越多也越长
▲ 组玉佩,战国,出土于河南洛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03
  金缕玉衣  
到了汉代人们认为玉可以让尸身不朽于是就在君王权贵去世之后用数千片玉片包裹全身这便是金缕玉衣
▲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全长188厘米,用玉2498片,出土于河北满城,是我国考古发掘中出土年代最早最完整的玉衣,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近似“工业化产品”
此器物则超过了单一材质而近似于“工业化产品”它往往由多种零部件共同组装结构复杂、设计精妙一旦拥有便可以将权势和地位推向顶峰


01

  豪华车马  


中国人从商代开始造车

周代诸侯则以车为“坦克”

出动数千辆战车进行高科技战争

王族墓葬中也大量出现殉葬的车马坑


▲ 壮观的西周晋国1号车马坑,是目前出土的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的车马坑,下葬的是真车活马,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晋国博物馆

车辆的零件从数十到几百上千不等甚至包括与现代产品极为相近的齿轮机械学上称为“棘轮”用于制动
▲ 青铜棘轮,战国,出土于洛阳东周王城遗址,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车辆的种类也非常众多
从商周至秦汉轺车、衣车、斧车、辇车不胜枚举
▲ 轺yáo车,东汉,甘肃武威市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身居高位者出行有骑马先导步兵开道随行仆隶乘较小车辆
形成一个庞大的车马仪仗队
▲ 铜车马仪仗队,东汉或西晋,甘肃武威市出土,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02  灯具  
其他类似的“工业化产品”还包括各种设计精巧的灯具普通的灯也许形如“举个栗子”
只要在托起的灯盘上放进油脂再点燃灯炷即可
▲ 西汉当户铜灯,通高12厘米,出土于河北满城,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以受教育为特征的士人开始崛起这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精英阶层


新的价值追求
引发了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汉代在京城建立起了“太学”作为教材的五经被刻于太学的石碑上
▲ 东汉时立于洛阳太学的“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为书法家蔡邕书写,因战乱被毁,仅余残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各类公私教育机构也在各地建立

从受过教育的男子中择优选拔官吏

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士人们历经秦汉、隋唐

到宋代时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

他们不但分享了君王贵族的权力

还极大改变了中国文物创造的方向


01
  书法  
东晋时生活在浙江绍兴的王羲之在与友人相聚时
以行楷挥毫完成《兰亭序》笔势如行云流水
▲ 王羲之《兰亭序》唐代冯承素摹本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到了唐代皇帝身边的高官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都在书法领域卓有成就
▲ 欧阳询行楷书《卜商读书帖》页,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出家人怀素干脆将书法的实用价值忽略将艺术价值突出到极致他的《自叙帖》以狂草写就笔画大量简化和省略以致难以识别但观之则见纵横捭阖、气势连绵不绝
▲ 怀素《自叙帖》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到了宋代皇帝的兴趣也变成了艺术创作宋徽宗赵佶自创新式楷书笔道瘦细峭硬、洒脱明快称“瘦金体”
▲ 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02  绘画  
书法成了士人的身份标识绘画则是士人的宣传工具他们希望用儒家思想规范社会行为
最接近这一目标的人物画率先达到了高峰


东晋时江苏无锡人顾恺之
正是这一高峰的登顶者
▲ 据传为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局部,箴zhēn意为劝告,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而士人心目中最动人的女性则在唐代仕女画中出场
▲ 周昉《簪花仕女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出身于木匠家庭的画家李嵩笔下的卖货郎货物琳琅满目虽然是从局部着手却描绘出了宋代强大的商业生产
▲ 李嵩《市担婴戏图》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家张择端则放眼城市以俯瞰的视角全景展现汴梁生活的方方面面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3

  瓷器  


瓷器与陶器相比

质地更加坚硬、颜色更加鲜亮

也更受到士人的喜爱

宋代士人尤其推崇没有装饰的素面瓷


▲ 建窑黑釉兔毫盏,宋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种审美由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推向了极致

▲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北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瓷器制作过程中釉面产生开裂时称为开片有时开片甚至密布表面这种自然的缺陷在士人的眼中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北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明清时期
中国已经经历了多个王朝的轮回政治成熟、文化成熟、经济成熟各种珍宝文玩的积累达到巅峰皇帝成了全国最大的文物收藏家

以“盖章狂魔”乾隆为例在他统治的60多年间他亲自盖了2500余件书画作品并题跋了1000余件

▲ 唐代韩滉《五牛图》局部,乾隆在此画上的印章不少于8处,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房屋内的陈设是最重要的施展空间昂贵的明清家具采用稀有的黄花梨木、紫檀制作圆背交椅用榫卯拼接
精雕细刻、线条优雅

▲ 明黄花梨木圆后背交椅,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通体紫檀木的宝座取材厚重,木质精美表面满饰荷花、荷叶纹雕工光滑圆润
▲ 明代紫檀雕荷花纹宝座,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床作为卧室最核心的元素

往往本身就做成一个独立空间

由床顶、床围、立柱、月洞门围合


▲ 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房屋中还要装点大量瓷器

明清瓷器一改宋代的素雅风格彩绘瓷成为时代主流
花鸟鱼虫、才子佳人等民间喜爱的题材被绘制在瓷器之上
▲ 明代五彩鱼藻纹盖罐,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瓷器之外

明清家庭还需要展示对文化的品味一系列精致的文房用具例如砚台、奇石、毛笔、印章
都是必要陈设

▲ 歙石螭边长方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绘画在房屋中同样必不可少苏州、扬州等商业城市拥有大量职业画家客居扬州的郑板桥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墨竹、兰花、奇石成为了明清人家中的屏风、挂轴、扇子等等
▲ 郑燮墨兰图扇页,清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君王贵族、文人雅士、市民工商

以及他们背后的匠人技工

共同创造了中国文物的辉煌


作为新时代青年

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些文物还要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它们是中国人的文明史是中国人的创造史是中国人横跨2万年的众生相

每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争当时代弄潮儿//每日一学习//天天约定你


编辑:李燕、曾晓纯

绘图:黄思毅

初审:魏俊宇

复审:辛琦

终审:廖庆春

来源: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广东学联综合整理。


星球研究所,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

① | 喜欢上比自己优秀的人,该怎么做?| 南粤青年说

② |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中山?

③ | 连续吃一个月的肉,会有什么后果?

④ | 唯一对我说过“别走好吗”的人

⑤ | 表白祖国,不分早晚!还能抽华为P30手机!

⑥ | 我不是不开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