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活力社团 | 中山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2022年度全省高校“活力社团”风采展示
第三十三期来啦!
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中山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培养青年,弘扬创业精神
搭建起服务社会、回报国家的志愿平台
将青春的汇入时代的洪流
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体人生价值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响应号召,同心战“疫”,服务疫情防控狙击战 //
疫情就是命令!自疫情爆发以来,青协承担了大量协助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工作,各校区(园)青协成员组织广大同学积极参与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
面对工作量大、耗时长久、需求紧迫的一次次任务,青协同学在校团委的指导下迎难而上、勇担重任,成为抗击疫情志愿者的中坚力量。依托于成熟的宣传平台和系统化的工作流程,从发出核酸检测通知至正式开始检测不到半天的时间内,青协能够迅速、高效、有条理地完成志愿者招募、分工和培训工作。通过这样一套成熟的流程,确保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其中,2021年4月10日至2022年10月14日期间,青协参与疫苗接种志愿服务活动62次,累计组织招募疫苗接种志愿者3203人次;参加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活动327次,累计组织招募志愿者12627人次。青协坚持在抗疫中展现青春风采,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除了校园内的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青协在广州疫情紧张的背景下,第一时间响应新港街道中大社区居委会的要求,协助政府部门对中大社区人员进行排查。志愿者们在短暂而高效的培训之后,分组上楼逐间敲门排查,录入登记信息、指引7天内返穗人员登记做核酸和接种疫苗等工作,为广州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青协成员协助中大社区进行防疫排查
// 立足校园,服务师生,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
志愿服务是青年成长的重要渠道,是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校园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青协主动承接校园服务需求,开展了多个领域的校园志愿服务,从迎新到毕业季的大型活动,从规范自行车摆放到维护青葱草坪,从食堂到运动场的文明行为引导,青协的志愿服务涵盖了师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师生们提供了有序、文明、和谐、美丽的校园生活环境,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生通过参与校园志愿服务加深了对校史校情的了解,树立校园主人翁意识,为校园建设和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校史馆志愿服务。志愿讲解员先后接受中大百年校史、讲解技巧和礼仪培训,深刻学习中大校史,精进专业技能,组成了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校史馆学生志愿服务队。服务队通过承接中大校史学习教育活动等工作,讲好中大故事,发扬中大精神,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
▲校史馆志愿者讲解及交流活动
校园安全文明志愿服务。校园安全文明志愿服务队由党委保卫部指导,青协管理。服务队任务主要包括上下课期间交通指引、规范停放自行车活动、反诈骗宣传、协助定期消防检查、消防知识普及推送等等工作,有效维护了校园的消防安全,切切实实为同学们办实事。
▲校园安全文明志愿服务队协助校园环境整理及消防检查
学生食堂志愿服务。学生食堂志愿服务队在学生食堂设立宣传留言墙,让同学们通过留言、绘画的方式即兴介绍自己心中最难忘的家乡味道,并开展菜品调研,为改善同学们的伙食积极助力,让同学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情。
▲学生食堂志愿服务队在学生食堂设立宣传留言墙
心理健康摄影比赛和主题观影交流活动。在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指导下,青协通过开展全校摄影比赛和主题观影交流活动,呼吁同学们多关心校园,回归自己内心,在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中调整好心态再出发。
// 围绕校园,服务社区,奉献磅礴青春力量 //
社区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帮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并养成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志愿者就近服务于学校周边社区,也有利于学生持续开展活动及节省时间成本。
在广州校区,青协与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广州市义工联、广州市福利院、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合作开展了“金雁义教——为社区流动儿童义教”、“诠爱计划——帮助听障儿童增强沟通和自信”、“志愿驿站——附属医院导诊服务”等系列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在珠海校区,青协组织志愿者走进珠海高新区各街道和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发起“爱佑天使——关爱孤儿及自闭症儿童活动”等系列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去一份欢乐和温暖。在深圳校区,青协通过“学长导师”活动,前往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开展工作,成为附属学校同学们的“学长导师”。学长导师们不仅能够解答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上的困惑,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回忆,建立深厚的友谊。
▲青协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行动
▲志愿者在社区给老人小孩带去快乐与温暖
// 辐射山区,关爱留守儿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
围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青协已成功举办了多年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支教助学活动。近五年来,每年参与青协下乡支教的志愿者逾百人。行前,青协整合研究生支教团、公益教育协会、爱心助学协会等助学类学生团队的力量,系统设计和组织包括课堂设计、活动组织、宣传策划等方面的培训。下乡过程中,志愿者们学以致用,直接服务于清远、湛江、梅州等地的青少年,他们走进乡村、走到田间、走上讲台,开展时政新闻课、戏剧文化课、手工剪纸课、诗词欣赏课、国画艺术课、中华武术课、急救知识与技能等一系列兴趣课程,为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支教助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志愿者们在支教结束后依然注重持续关怀,将短期支教“长期化”,通过书信往来及回访等方式长期关注山区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少参与过“三下乡”支教的志愿者,后来成为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用更长的时间奉献西部的教育。
▲志愿者在“三下乡”活动中为山区青少年开讲“创新思维训练”
来源:中山大学团委(ID:sysuxtw);广东学联综合整理。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