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30天,逆转乾坤
距离高考只有30天,怎么办?如果你已胸有成竹,那这篇文章不看也罢。如果你还心存不安、心有不甘,抑或梦想创造奇迹,那么,就请继续往下读吧。
从患有阅读障碍,到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大奖;从深陷复习低谷,到分数超越北大录取线;更有高中王牌班,55%的学生考入清华北大……考前最后一个月,只要备考方法得当,完全能够做到——30天逆转乾坤!
备心理:相信奇迹,巧做加法
“我要30天逆转乾坤!”这是我高中兄弟“老猴”在考前30天里,最喜欢在凌晨时分对着黑漆漆的夜空怒吼而出的话。而事实上,他确实用行动践行了它。
一个月后,他的成绩令我们侧目——竟然超过北大录取线38分!他的进步为何如此神速?仔细想来,其秘诀便在于“相信奇迹,巧做加法”!
问题1
焦虑不安,茫然无助
“老猴”属于典型的“焦虑不安,茫然无助”型。整个高三,无数次地想努力,结果要么被考试的惨败迎头一击而万念俱灰,要么被自己的惰性慢慢啃噬掉激情而归于失望。虽然内心对高分数好大学充满期待,但是,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打击。他开始自暴自弃、焦躁不安,他放下作业玩起溜冰、玩起游戏……
现象分析 >>
这种类型的同学,问题出在信念与行为两方面。信念上,不相信自己;行为上,缺少积极行动。因为一次次的失意,“老猴”不断强化了一个信念:“即使努力了也没用,不如玩吧”。缺失积极信念,是导致无助感挥之不去的重要原因。缺少积极行动,也导致积极效果的出现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这时候,尤其需要重树信心,要相信奇迹出现的可能。
应对策略 >>
1.以夸张的仪式作告别,宣布新信念的诞生
“老猴”做了一个在我们看来是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亲手砸了让自己沉迷的游戏机,亲手砸了曾“勾引”自己的电视机,还对着漆黑夜空怒吼:我要30天逆转乾坤。
仔细分析,游戏机、电视机不就是他产生消极信念的物化象征吗?“即使努力了也没用,不如玩吧。” ——正是这样的消极,才在学习遇到瓶颈时被游戏机、电视机吸引。同学们可曾有过这样的逃避心理呢?
因此,用一个非常震撼、近乎仪式的方式——摧毁它,来破除旧信念的物化象征物,是改头换面的第一步。仪式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念:即使贪玩,但为了高考,我愿意告别过去,重新开始。
同时,大声呐喊能够给予积极的暗示。夸下海口的背后是对新目标的执著,是对奇迹发生的深信。
最后的日子里,同学们都要树立目标并付诸行动。努力地背书、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刺激,将信念的力量不断强化。
2.以“天”为单位做加法,积累知识与能力
“老猴”最后的日子确实疯狂!他一边夸下海口,一边嘟囔着今天是第一天,要干掉试卷上没有掌握的文学常识;今天是第二天,要干掉函数这一章节没弄懂的公式……这样的方式看似蛮不讲理,但这样的精气神却相当给力。
大部分同学喜欢做减法:距离高考还有29天、 28天……做减法的效果会让人压力倍增。看着日子一天天减少,同学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会一天天增大。
明智的选择是做加法:今天,我要做什么;明天,我要完成什么……每过一天,就多学了一天,能量也大了一些。这不仅能在心理上获得成就感,也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离高考越近,日子越过越带劲。
最后一个月,总有同学因为压力太大,焦虑不安地磨蹭光阴;也有同学有效学习,还在各种积极心理暗示的基础上,扫荡掉各科的核心知识点,不仅赶上了大部队,还把这种良好的状态带进了考场,考出高分。即便高出北大录取线38分可望而不可即,但在现有基础上逆转乾坤是完全有可能的。
问题2
情绪浮躁,过度兴奋
佳和凌是当时我班一男生小圈子的两位领袖。随着高考临近,俩小子却越发兴奋,在班级里宣扬着:别做题了,反正看不看都一样;赶紧考啊,早死早超生呀……更麻烦的是,他们的心浮气躁影响了许多人。
现象分析 >>
临近考试,同学们的表现和状态五花八门,佳、凌的表现则分别是“自视过高”和“寻求表现”。前者焦虑过小,后者焦虑过大。
自视过高型表现为:能力较强,成绩不错,因此焦虑较低,容易放松;但对自己实际水平估计过高,易“眼高手低”,一旦结果不尽如人意,情绪易波动。
寻求表现型表现为:曾有成绩不佳的经验,内心深处有较重自卑感,但又不甘被别人轻视,常做出令人意外之举。如还未思考就抢答,考试时提前交卷等,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来掩藏压力,维护自尊。
应对策略 >>
1.积极调试,让压力适度
我邀请了以佳、凌为领袖的小团体到休息室聊天。没想到,小伙子们很清醒地说:内心总有一丝不安,明明知道浮躁不好,却克制不了;明明知道兴奋过头,却无法踏实。用他们的话说,似乎情不自禁就这样了。他们要么因为压力太小而飘飘然和兴奋,要么因为压力太大而用轻松来掩饰。
真正的高效,往往出现在压力适中的时候。面对考试,我们既不能过分焦虑,也不能过分放松——适度焦虑才是高考成功的保障!
有同学问:要怎样才能保持适度焦虑呢?我半开玩笑,伸出手掌拍他脑袋。这小子机灵得很,马上伸手阻挡;但碍于我是老师,没好意思完全推开,最终,我的手只轻轻触摸到他的小脑袋瓜。“这不就是吗?你任我直接拍下去,脑袋肯定会疼;如果完全躲开,便丝毫感受不到疼痛。唯有这样的缓冲,让压力变成了轻柔的抚摸。”每个人感受到的高考压力是一样的,但因为积极应对的程度千差万别,其形成的影响也就不同了。同学们要让自己有临考的紧张感,但不能背负太重的负担。
2.寻找巅峰体验,重塑信心
接着,我把佳、凌单独留下来,请他们说一件最有自豪感的事情。
佳说数学取得了进步。从连续两年没有一次及格,到现在保持在班级中上游水平。而凌则说小时候自己想办法赚钱买到了一个足球。在回忆和述说之时,他们的表情充满自豪。
我的追问让他们更加兴奋:“这很了不起,你是怎么办到的?”佳大侃自己的血泪史和光辉拼搏史:如何背公式、狂做题、厚着脸皮请教女生;甚至还说起晚上打电话到同桌家里问问题,被同桌爸爸盘问一通的刺激经历。凌则臭屁地描述如何学习、打工两不误地赚钱。
可见,所有的成功都不是无端而来,要靠拼搏和努力。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也有过让自己感到骄傲的经历吗?你是怎么做到的?在未来的30天,你能再创辉煌吗?
佳和凌默不作声,但是我能感觉到,一颗种子已经播种了。最后的高考,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心理问题可以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解决,而学科问题,还得围绕学科特点来研究应对策略。你相信一个同学能从阅读困难,提升到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的水平吗?最后阶段的复习,方法用对了,你也能创造奇迹。
备学科:分析自身,精做减法
问题1
会的依旧会,盲点依旧在
我班曾有一位学生,没人相信他能考上大学——因为他一直都在“暴力学习”。无论在什么时候,他总是死磕每个学科每一道题。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成绩多么优秀,而是他“不相信自己这么聪明这么努力就不能及一次格!”残酷的事实是,一直到高三第二次模拟考,他就真没打破各科“零及格”的纪录!
每次谈到失利原因,他总是一脸委屈:我都懂的呀,我都会的呀,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老做不对。
现象分析 >>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自我审视和定位。临考前,同学们务必对自身进行准确分析:
1.清楚几门学科中,哪一门是相对强项,哪一门是相对弱项;
2.清楚哪几门虽然成绩差但依旧是优势学科,哪几门虽然成绩不错却可能是软肋;
3.清楚某学科若干知识点中,哪些掌握较好,哪些依旧薄弱;
4.清楚若干知识点中,真正高手的掌握程度与自己有何不同。
如果没弄清楚,就很容易陷入学习误区——所有学科平均用力,从而缺少对真正需要强化的盲点进行重点关照。
应对策略 >>
1.用平衡轮圈,找到优势劣势
步骤一,找一张白纸,画一个圆圈,并均分为四个扇形,代表四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组成的车轮。借助它,则可以通往大学时代。
步骤二,以圆心为0分,以半径与圆弧交点为满分10分;根据各门学科的成绩,在相应的半径位置上标注好得分。如,语文得8分,英语得7分,综合得8分,数学得10分。
步骤三,依据每门学科的得分,用一条弧度等同于圆弧的弧线,连接半径上的相应分值。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辆冲刺高考的战车,靠这样的车轮会所向披靡还是一败涂地?
经过平衡轮圈的游戏,同学们就能发现,如果不有的放矢、针对性地练习,而是跟这位同学一样暴力式地平均用力,必然会原地踏步。
2.与高手切磋,复制优秀
我邀请资深数学教师与这位同学同做一道题,过程中检测两人的解题思路,以及每个答题环节的清晰程度。该同学发现自己在解题思路上没问题,症结在于公式掌握不牢,无法执行解题思路。于是,他默写公式,直至记住为止。每积累一个公式,他还为这个公式附上两个做过的题目。这样,他在记住公式的同时,也懂得了归纳整理。
三个星期后,他很兴奋地告诉我:“项老师,我的英语单选题从以前错大半,进步到每次只错五六个了,运气好的时候只错一两个。”数学复习方面,他也逐渐找到了状态。高考一战,他的数学超过及格线近20分。学科总分不仅超过了二本线,还接近了一本线。“我能读大学了!”他的欢喜溢于言表。
问题2
很努力,但没有学习节奏
小陈是我带过的语文基础最糟糕的学生。虽然他一直很努力地学,但长期以来,他的语文能力停留在“菜鸟”阶段。15分钟只能阅读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读完后不记得文章说什么,只记得个别词语。
经过辅导和纠正,几个月后,他成为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二等奖得主(决赛是现场作文)。
现象分析 >>
努力却没法提高成绩,有两种情况:一是处于知识原始积累阶段,量变还没能形成质变;二是喜欢搞题海战术,疲劳作战,缺乏总结,让学习的节奏感缺失。
每个生命都有内在对时间、对节奏的理解。没有时间、没有节奏,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在监狱中,剥夺犯人的时间与节奏,是一种非常高级而严酷的惩罚。时间一长,其对生活的感受力也随之下降。
应对策略 >>
如何增强学习的节奏感呢?方法是明确学习任务、限定学习时间、检测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检测必须是可量化的。如语文阅读,要明确阅读目标,限定阅读时间,最后通过做题或其他方式检查效果。
我给这位同学制定了四轮复习法。第一轮,以看1篇文章,积累3个词语为目标,鼓励多记。读完文章马上检测:在本子上写下所记词语并口头解说。一段时间后,他读完一篇文章能记得的词语越来越多;从刚开始的强行记忆,到后来可以顺着作者思路串联起一系列词语;最后,对着本子上的词语,竟可以口述全文了。
第二轮,在段落中学句子。第三轮,是根据文体学答题。第四轮,围绕主题学写作。中间还穿插了围绕某一本书的读书活动,如《论语》《培根论人生》。每个项目我都准备专门的本子进行实时检测。
我们还约定,一个阶段写一篇“代表作”,检测方式就是找权威机构参加比赛,或者投稿发表。他选择了新概念作文大赛。于是,我协助他进行了《中学生兵法》的写作。依靠这部作品,他进入了复赛。复赛前夕,我们重点研读了钱谷融教授的作品集,在复赛场上,他以一篇《艺术人真诚》赢得了评委青睐,获全国二等奖。
从阅读障碍,到全国新概念大赛的二等奖,这是个真实的奇迹!更重要的是,他变得自信,对学习有了兴趣。整个人生开始明亮起来。
问题3
题海之外,还是题海
题海战术是许多同学主动或被动采用的复习方式。疯狂搜集题目,疯狂做题,以完成尽可能多的题目为目标,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纷至沓来的纸卷、倚叠如山的练习、伏案疾书的背影都是题海战术造成的,它让人为之胆寒。
现象分析 >>
题海战术由于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缺少学科内部的系统序列,导致费时间、费精力却很难迅速对知识达到举一反三、高位认识的效果。
对高三学生而言,题海战术不利于提高学科成绩。
应对策略 >>
以数学为例,同学们在茶余饭后,除了阅读《高考金刊》,也可以关注孙维刚老师的《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以及《我的三轮教学实验》。相信同学们会有所收获。
摆脱题海战术的困扰,其核心思想就是:
1.站在系统的高度接受知识
“系统”一词听起来玄乎,实则朴实无华。即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形成系统和体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孙老师创造了帮助学生3天学完全部初中数学知识的奇迹。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学科各个专题进行归纳整理,同样能取得相近的效果。
2.注重对方法的发现和汲取
总结方法,才能高屋建瓴,复习势如破竹。如数学中的“对称思想”:一个四面体有两条高线相交,请同学们证明它的另两条高线也相交。这一看似很难的题目,却能以广义的对称思想,很轻巧地破解。
一所非重点中学非重点班级,全班40人全部升入大学。38人上重本,22人考入北大或清华。
注重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搭建学科体系,相信你也能远离题海,取得满意的成绩。
心理调节也好,学法方法也罢,倘若缺少了学生本人的全身心投入,则无异于是种了一棵无本之木。付诸行动,才是创造奇迹的关键。
然而,有太多同学崛起于“心动”之后,却最终止步于“行动”之前。如何让自己动起来呢?如何让自己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跑起来呢?
我给的药方是:借助班集体、家庭和个人的交友小圈子,疯狂行动起来。在一个“全民备考”的大氛围中,找到“心”的激情和动力,释放你的潜能。
备行动:疯狂动起来,为“心”的力量喝彩!
行动1
分享班集体红利
被誉为“最牛高三班”的成都七中高2009级14班,全班61人,20人进入清华北大,1人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5人进入上海复旦大学,1人进入香港中文大学,2人进入香港科技大学……这样的班级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
现象分析 >>
用最牛班班主任刘源老师的话说,这其中的秘密,是意志的力量,是团结的力量。她说:“14班是全年级最团结的班,这是全年级的共识。每一次活动都让14班人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她班上的学生也说:“让我们自豪的,除了竞赛、高考上的优异成绩,更多的还是在学校各种活动中取得的顶尖成绩。比如班剧《雷雨》和《仲夏夜之梦》双双夺得比赛第一……”
是呀,活动中产生的集体红利,是任何个体都无法靠一己之力所能获得的。
集体的红利,包括晨跑时全班响亮而整齐的步伐;包括利用一节课,在大草坪上玩一次“屹立不倒”的集体心理游戏;包括全班一起积累错题,形成错题本,然后汇总整理到一起,让同学们一起感受集体无比坚忍、无比伟大的积累和努力!集体的红利还包括生日时一个令人惊喜的“爱心苹果”,讲台上日益积累的“经典试题瓶”,黑板报上永远更新着的“佳作争鸣”……
延伸战略 >>
当然,针对最终的高考,我们除了分享情感心灵上的红利之外,也可以分享对于考试的理解。
考试之前,同学们可以做一件事情——DIY一套模拟卷。每个四人小组合作出一份完整的试卷,并商讨拟定参考答案。整个过程,从材料的搜集、甄别、删选、修改,到试题表述与类型的调整,再到最后参考答案与分值的确定。整个过程,同学们有材料搜集与分享,有试题归纳与讨论,对学科和试题的理解程度明显上升。最后,请同学们把各自出的试卷和参考答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随意参观。看看哪组同学的命题与真正的考题最接近。如此,每个人不仅有了出题经验,还做到了全班其他小组的几套试卷,更读到了班级其他同学对于考试重点难点的理解。
在这样的应考策略指引下,班级往往能够演绎把学科成绩从年级倒数,带到年级前列的逆转乾坤的奇迹。
行动2
拉拢父母作后盾
就笔者的观察而言,优秀班级带给学生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即便只是保证常规工作的有序开展,也是对考生的一种积极支持。而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家庭。
现象分析 >>
有一次,孙维刚老师突然大量尿出血,而时间恰恰是学生正式竞赛的前夜。他在考虑是否要如往常一样坚持上楼看望学生的时候,作了这样的思考:“上,于他们未必有多大价值;而不上,则影响大矣,我担心他们会想,这不是孙老师的一贯作风,出什么问题了。这将分散他们的精力,影响第二天的考试。我若无其事,送他们上了五层楼,并与他们聊天……”
孙老师作为资深教育工作者,深谙“常规”的力量,所以他坚持上去,带给学生极大的温暖和帮助。
延伸战略 >>
作为父母,在考前最后的日子里,能够坚持常规,不主动打破成规就是最好的支持。尤其是在基本的生活节奏上,一定不要有特殊的变化。家长在保证孩子健康所需的必须营养时,该熬夜时继续熬夜,该逛公园时继续逛公园,该锻炼时继续锻炼……
父母千万不要过分苛责孩子,不要把目标、要求挂在嘴边,这会给孩子增加很大的心理压力。但这不意味着父母只能采取“不作为”的保守战术,静等高考的来临。父母能够帮助孩子的事情有很多。学习上不打扰,但可以帮孩子做一些搜集、整理工作。高三的试卷和作业多如牛毛,不少孩子没有时间进行系统整理,这时候就是父母们大显身手的机会了。此外,在志愿填报方面,孩子忙于学习是无暇顾及的,父母在这方面可以收集重要信息,当好孩子的参谋。
作为孩子,又需要理解父母的关心和担心,不要将父母排斥在备考之外,而要将他们笼络其中,进行高考总动员。让父母获得参与感和满足感的同时,自己也拥有了更加坚强的后盾。
行动3
并肩作战才给力
2009年成都理科状元伍一同学曾这样说过:“很多东西只有在自己接触、经历后才能真正了解。就像那些被外人视为‘理科天才’的男生,他们会耐心地给我讲那些我不懂的数学题,会笑我缺乏‘冷’细胞,而我依旧对他们的冷笑话无动于衷。我们会一起探讨各自的学习状态,相互鼓励。这是一种很温暖的感觉,纯粹的朋友的信任,大大满足了我的存在感……”
现象分析 >>
她谈的是团队的力量。对这一点,我感受尤其深刻。我曾与一名代号为2007的学生创造过一个“30天蜕变”的奇迹。他在学习上缺乏成就感,非常正式地向父母表达了退学的意愿,引发了家庭地震。我在家访之后决定:请他住到我家来,如果家长和他能够配合我的做法,我保证他30天后创造奇迹。
我的做法很简单。每天记录他的生活习惯,保证他的饮食、睡眠和运动。每天保证他能开怀大笑,我出色地扮演“小丑”的角色。除此之外,我私下邀请了他的几个哥们上课轮流提醒他坚持听讲。我甚至在他们内部故意造成竞争——你们看着吧,30天后,2007的成绩会超过你们。不会吧——一位同学说到。然而事实上,我看他们更加勤奋了——似乎他们也害怕真被2007给超越。而任课教师,我也邀请他们给予暗中支持。
与之配合的是,在回家的路上和家里,整个生活就是学习的支持系统。从环境布置开始,进厕所要背高一的课文,出厕所要背第一单元英语,坐下吃饭要完成某一公式下的一道例题或习题……从第一天,2007为了能够进门花了二十分钟,到最后他能够自如地进出、顺利地起坐……环境布置,功不可没。家庭的支持这时也非常关键,学习毕竟很辛苦,妈妈的日记、电话就显得尤其珍贵,他也由此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
老师的反馈最为关键。由于他每天晚上的积累,对第二天的学习多少有些帮助。老师偶尔提问,他也多少可以说上几句。于是老师不断提问,不断鼓励,这样的积极反馈,引发了同学的好奇,这分好奇让他很受用。尤其最后一次成绩公布的时候,班级同学听到他成绩时惊讶地发出“哇”“哦”声,我估计他一辈子都会为之兴奋!
这30天,由2007、他的兄弟、他的家庭,还有老师们所组成的小团体,一起配合,完成了2007的奇迹之旅!
延伸战略 >>
以上案例,包括了班级、家庭和学生私人团体三个系统的努力。在这些努力中,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是值得借鉴的:
1.系统原则:一定要把自己放在群体关系中去考虑。动用能够促进自己积极行动的一切有利因素,为备考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譬如,空间布置,心理游戏,同伴互助,亲子笔谈等等。
2.反馈原则:所有的努力一定要寻求积极的反馈,让积极的反馈更加可见而及时。哪怕是消极情绪的发泄,也可以向积极的学习反馈来引导。比如:可以表现为疯狂而放肆地朗读英语课文。
3.常态原则:所有的活动,能够带给自己稳定的感觉。一方面,不轻易打破原有的生活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原有生活学习习惯的内涵;再一方面,甚至可以培养新的习惯,但是一定要坚持。
最后,希望同学们充分把握最后30天,系统规划,疯狂行动。即便1天弥补1个学科1个漏洞,也能做到每天少扣6分。换言之每天多6分,30天后必将逆转乾坤!
(作者:项恩炜,华东师范大学理解教育研究所专家团成员,国家高级心理保健师,大陆NLP高级教练。专注学生学法研究,将教育学、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融于实践,提高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屡有研究成果见诸核心期刊,并多次获各项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