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一分一段表帮助填报志愿→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
应如何用好分段统计表呢?
敲黑板,一定要看!
普通类(物理)考生总成绩=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四选二”。
普通类(历史)考生总成绩=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四选二”。
艺体类文化课成绩=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或历史)+“四选二”。
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统考类专业,投档时考生总成绩=文化课成绩×40%+艺术术科统考成绩×2.5×60%。
广播电视编导统考类专业,投档时考生总成绩=文化课成绩×60%+广播电视编导术科统考成绩×2.5×40%。
播音与主持(校际联考)类专业,投档时考生总成绩=文化课成绩×60%+播音与主持类校际联考成绩×2.5×40%。
体育类专业,投档时考生总成绩=文化课成绩×40%+体育术科统考成绩×2.5×60%。
所谓“分段统计表”,是以“1分”为单位,统计获得该分数的考生人数和累计人数。历史和物理分开排名,每一个分数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
分段统计表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有着定盘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划定各批次的省控线。省控线是按照各批次招生计划的总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扩大一定比例后根据分段统计表确定的。
2.确定考生的位置。根据统计表能快速地查找出自己所在的位次区间,同分段有多少个考生,能较为准确地对自己定位。
3.评估目标院校范围。根据今年的位次,修正后可以进一步缩小目标院校范围。
4.印证所选目标院校中意专业。确定你是否在此专业的平均排位之上,如果你超过平均排位,则被录取的可能性较大。
为什么分段统计表
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定盘星?
但使用分段统计表进行填报也有其局限性。对于高分考生来说,使用分段统计表进行填报的准确性非常高,而中分考生就需要结合线差来填报。在低分考生填报时,由于同段考生过多,就需要以线差为主、排名为辅来填报。
其实在平行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你能去哪所大学上学,取决于比你位次高的学生选择了哪些大学。
由于学生高考分数受到当年高考的试题难度、答题时的心理状态、考试时周边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高考分数是一个变量。再加上每年学校的招生计划并不固定,自然省控线也会有变化。三个变量叠加在一起,如果按照分数选大学会存在一定误差。这时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定盘星——排名,来指导我们填报志愿。我们省的分段统计表,就能体现排名。
下图为我省2022年高考普通类(历史)分数段统计表(部分):
表格中的分数段人数:指的是共有多少人得这个分数。比如:660分的分数段人数为5,表明我省今年普通类(历史)共有5名考生得660分。
累计人数:指的是这个分数段上的分数人数累加。比如:654分累计人数为15,表明654分及654分以上的人数共有15人。
通过这个表,考生不仅能知道各批次上线人数,同时还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以及同分段考生的数量,更有利于考生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注意:我省发布的分段统计表的分数含本、专科层次加分。)
了解自己:填报志愿最关键的第一步,是在分段统计表中查找与自己成绩相对应的分数排名,以及这一位次的成绩共有多少考生,以此来确定个人成绩在全省的位置。一定要参照最近三年的同分数一分一段位次,结合往年情况综合评估自己的成绩处于什么水平。
另外,除了分段统计表,还可以配合高校历年的投档情况一起使用,更全面地判断自己被该所选高校录取的几率。
评估学校:查一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在近三年的录取分数是多少,将该院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对应当年分段统计表中的位置,同时,留意该院校近年招生人数的变化,参照今年的招生计划人数,综合判断自己今年的位置是否能够被目标院校录取。
综合评判:将上面两个情况判断清楚后,结合目标院校及录取分数相近院校在近年的招生人数的变化,参照今年目标院校和录取分数相近院校的招生计划人数,综合判断自己今年被目标院校录取的可能性。
提醒各位考生:
填报志愿应考虑多方因素
一定要有效利用分段统计表!
END
因腾讯后台改版,需将公众号设置为星标才能查看最新推送内容1、点击文章标题下的 “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2、点击公众号首页右上角的“..."3、点击”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