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中西部高校建设和学前教育 | 两会记者会③

2018-03-16 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3月16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陈宝生部长具体说了啥?小编带大家看一看。本期推出中西部高校建设和学前教育答问。


后续答问,持续推出。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部省合建支持中西部14所高校


南方+、南方都市报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双一流”建设。是否会把资源过多地向“双一流”高校倾斜?对缩小区域差距,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有什么安排?


陈宝生:


“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这是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工程。去年首批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发布,各方面高度关注,起到了预期作用,现在进展情况良好。名单发布之后,也有一些疑问,比如资源集中倾斜到“双一流”建设中,中西部高校会不会受影响等。


第一,“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非均衡发展战略工程。所谓非均衡发展战略工程,就是发挥我们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冲刺世界水平的“国家队”第一方阵,增强中国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中国政府的做法,世界上很多国家,像英国、日本、法国、韩国、俄罗斯等,都制定了类似计划。


第二,实行这个计划是开放的、动态的、持续激励的,打破了身份固化。以前一些类似计划,有身份固化的弊端。“双一流”本身就给中西部高校打开了一扇发展的大门,因为它不是固化的。第一批没进去,可以积极发展培育,以后批次达到条件了,就可以进来,学校有了上升的通道。


第三,在资源配置方面,把提高和普及结合起来辩证处理。现在用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是1万亿人民币,在总投入里,用于“双一流”建设的约2%,影响不了中西部的发展。


第四,实施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能力建设工程,开展了对口支援中西部活动,还出台了部省合建中西部高校的方案。这些都有利于中西部高校发展。


我重点说一说部省合建。有13个省、自治区没有部属高校,再加上生产建设兵团,这14家是“13+1”。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部在过去省部共建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升级版,建立部省合建机制,一省一校、部省合建。教育部把这些学校列入部属高校序列,相当于准部属高校,省、自治区和兵团对高校现有的支持力度不减,隶属管理不变,双方共同合力建设这14所高校。在不远的将来,使他们能够快速成长为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向“国家队”水平迈进。这类学校可以把它叫做部建高校,这是一块金字招牌。


所以,“双一流”建设只能带动中西部高校的发展,不会削弱;只能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会削弱;只能促进各级各类高校按照合理布局持续健康发展,不会削弱。你提的这个担心可以放下。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确保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

占比80%以上


中国新闻社记者: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托幼服务和学前教育备加关注,有社会智库也组织了专家研讨,提出了相关建议。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对儿童托幼全过程监管。请问教育部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考虑和措施?学前教育立法进展如何?


陈宝生:


学前教育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最快的一个部分,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短板之一。现在各方面对学前教育高度关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这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烦心事”之一。这里我澄清一个概念,学前教育指的是3—6岁儿童的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幼儿园阶段的教育。


教育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对学前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前一段时间,我们组织了一场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一是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到十几个省区调研,摸清情况;二是组织一批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三是请驻外使领馆对所在国幼教事业的发展情况、做法、经验、问题进行调研。现在正在处理这三方面得来的大量信息,撰写调研报告,协调有关部门会同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


调研过程中,我们的信心得到了极大增强,受到了极大鼓舞。我们的感受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面临着历史性挑战。具体表现为:


一是学前教育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们现在举办着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学前教育,2017年学前三年在园幼儿4600万人,这是一个中等人口国家的概念。


二是普及水平和发展速度有了很大提高。2017年适龄儿童的毛入园率达到79.6%,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毛入园率达到80%,我们2017年达到了79.6%。这是什么水平?它达到了中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发展速度和五年前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三是用于幼教的投入大幅增长。2016年用于幼教事业发展的投入是2800多亿元,其中财政性投入1300多亿元。投入总量这几年年均增长16.9%,财政性资金五年增长了77%。


四是重构了中国的学前教育体系。我们实施了两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去年开始实施第三个行动计划。这两个行动计划实施下来,五六年时间,幼儿园发展到25.5万个,规模庞大。


为什么说重构学前教育体系?在改革过程中,过去公办的如机关等办的一些幼儿园消失了,两个行动计划起步的时候,幼儿园数量很少,只有五六万所。现在25.5万所,就这么几年时间,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起来了,这就是历史性的跨越。


但是,我们在幼儿教育发展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因为人口巨大,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充分反映出我们在幼儿教育市场方面供求关系的巨大变化、人们育儿行为和观念的巨大变化。这种挑战是革命性的。有没有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凸显出来了。


现在发展学前教育,既要继续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就近入园,入优质幼儿园,入便宜的幼儿园,就近、优质、便宜。而我们现有的状况是:在众多的幼儿园里面,普惠性幼儿园不足,这个问题需要破解;财政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保教人员数量不足,水平不高,这个问题也需要解决;还有保教过程中,管理和安全问题也存在着诸多漏洞、薄弱环节,需要破解;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今年开始,我们将继续采取一些措施,解决好学前教育问题。


首先,要实施好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计划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0%以上,毛入园率85%,这两个目标我们要确保实现。


二是在前一段调研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一个新时代既符合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又能较好适应幼儿教育需求的发展规划。我们正在做这件事情。


三是继续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挂牌监管,督导各级各类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满足入托、入园的需求。


四是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幼儿园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它的特殊性,它和小学不同,和中学更不同,涉及幼儿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些环节都要加强管理,确保孩子安全。人防、物防、技防并举,让孩子能够安全地、快乐地在幼儿园里面生活成长。


五是综合治理小学化倾向。这是很大的事情。现在有一些幼儿园老师是从小学老师转过去的,没有学过幼儿托育,把小学的教学方法带过去了。一些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学一些小学课程,所以很多幼儿园有小学化倾向。应当明确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


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在在园幼儿4600万,我们总结自己的经验,借鉴国际经验,对教师、保育员和学生的比例有一个基本要求,保教比大体上老师是1:15,保育员是1:30,每个班有“两教一保”,即两位教师,一位保育员。按照现在220多万幼儿教师、4600万在园幼儿这个数字来推算,我们现在还缺教师71万,缺保育员76万。


根据卫计委的人口预测,到2020年有431万幼儿到达入园年龄,把这个数再换算,要缺29万老师,缺14万保育员。两部分加起来,共计缺100万教师,缺90万保育员,一共190万,这就是一个大账。所以幼师队伍培训非常重要,保育员培训也非常重要。


这里我要说一点,要努力提高幼师、保教人员的待遇,尊重他们的劳动。现在很多幼儿园主要是民办幼儿园,低工资、低待遇,一个幼儿老师2000元、3000元工资,他们不能安心从教、从保,幼师毕业的学生不愿到幼儿园去工作,这个问题也必须解决。


最后一个措施就是立法。我们正在调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起草学前教育法,这件事情要加快进度。当然,它要经过法定程序,因为法律的产生有生命周期,有自己的程序设计,只有在时间中才能成熟,在过程中才能通过。


以上是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我们要采取的措施。


文字来源 | 中国网


相关阅读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大班额”和“双一流” | 两会记者会①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减负”和高校思政 | 两会记者会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