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N:我不想成为一个很棒的广告人,我想做一家很棒的创意企业 | 实习那些事儿
导言:本文是【实习那些事儿】专题采访的第十五篇,每篇我们都将会谈话一位营销实习小伙伴,来听他们聊聊实习具体发生的那些事儿,希望能够给你的实习带来一点儿前人的经验。
「数字新兵训练营DCamp」是由独角招聘主办,面向大学生的培训和实践项目,目的是为对营销、广告有兴趣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
在接下来几期的「实习那些事儿 X 新兵训练营」栏目中,我们将采访到参加 2017 新兵训练营的部分学员。本次新兵训练营由 51 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对数字营销充满兴趣的大学生组成。在训练营三天的导师课程和为期一周的创意提案中,这些年轻人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朝气和蓬勃,也收获了知识和友谊。
今天接受我们采访的是训练营全场大奖的第五组「既没人有车也没人看球」组的小组长 VANN,虽然是广告专业,VANN 并没有太多在广告行业的经验,反而从大二就开始了创业,在次次的创业过程中,VANN 也学习到吸取到了很多教训。参与新兵训练营给正在 gap year 的 VANN 更多的启示,正如 VANN 所说:广告与创业是具有共通性的,都是在「搞事情」,VANN 准备跨入自己喜欢的广告领域,成为行业的「实习生」。
学员名片
姓名:VANN
学校:浙江大学
专业:广告学
目前状态:Gap
采访:独角君
受访:VANN
1.
独角君(以下简称 D):为什么会选择广告营销这个行业?广告营销行业吸引到你了什么
VANN(以下简称 V):我对「making impacts」上瘾。
可以 make impacts 的事情很多,比如做一个产品,做一家企业。但人生这么短,这些周期都太长了,广告是为数不多的能以较高频率搞事情的行业。
还有一些可以 make impacts 的事情,比如管理咨询,金融投资。但站得太高链条就会很长,个人力量无法确保其能落地。而广告以解决问题为使命,也就是必须要落地并产生改变。
当然还有很多可以 make impacts 的事情了,我想有必要加一个方式状语「in new ways」。从 1 到 n 不够酷,从 0 到 1 比较酷,这才是完整的「创」「造」。
总之:
我发现独狼的时候自己总会犯错误,而广告须要思维碰撞 teamwork;
我发现我和无聊的人在一起会很丧,而广告人大多自由且生机勃勃;
我有澎湃的好奇心,而广告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宽广的新事物新领域新科技;
我有搞事情的本能欲望,而广告就是要不断地在人们心里甚至社会中掀风造浪;
我喜欢追寻意义,而广告经常能发掘这些一两拨千金的人情洞察并以之拨千斤。
总之,我们一拍即合。
虽然这件事我花了 4 年且兜了一大圈才意识到。
2.
D:你现在的状态是?
V:Gap 瞎晃中。
我大二就开始创业了,但毕业后正儿八经筹备的新项目夭折了,有种一鼓作气再而衰的感觉;且做事情太久了觉得自己都麻木了,没灵性没生机可不行,所以决定 gap 一段时间来找自己。
然后绕了一大圈又找到了广告这件事。
3.
D:你是从哪解到新兵训练营的?为什么想报名新兵训练营?
V:Gap 期间迷茫到无所事事刷手机的时候,点开 SocialBeta 公众号随意翻看,被三天前推送的独角文章一下子抓住:「你需要一个引路人」。这真是个好洞察,我确实需要个引路人,于是就报名了。
4.
D:你认为自己是哪方面比较出色而被选入新兵训练营?
V:没啥出色的,倒想说两个劣势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1)我在今年夏天已经毕业了,是不符合「在校生」规定的。但我分析了一下,觉得 SocialBeta 办这个训练营的终极目的应该是选拔人才嘛,我是人才本人比较重要,其他细枝末节的不重要,所以就大胆报名了。还加了一句:我在gap,时间充裕,不会鸽。
2)虽然是浙江大学广告学科班出身,但惭愧的是我没有任何相关实习或获奖经历。但我有三年的创业经历。既然同样是搞事情,我就把两者扯上了关系(还升华了一下):我不是想成为一个很棒的广告人,我是想做一家很棒的创意企业。
5.
D:此次新兵训练营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某位导师,某节课程或者某句话都可以
V:1)Jimmy一上来就说「广告人的课堂不太一样,大家要 have fun」;陈声雄老师说「广告人一定要会生活」。我当时心里瞬间产生了无限憧憬并自觉对号入座:「Wow,这吊儿郎当边玩边把钱挣了的状态真是理想人生了啊!」(玩笑
梁漱溟先生讲,乐是孔子最昭著的态度,乐者即生机畅达之人。从前辈们的状态来看,广告人的生存环境是有很大机会能做到「生机畅达」的。所以我觉得好像找到了宝藏。
2)陈声雄老师用 A+?=B 这个理论很好的阐述了「广告就是要解决问题」这个终极意义,推及到了逻辑和策略的重要性。而通过课堂上短暂的练手,我也发现了自己太过追求理性的问题。
最后老师也很好的总结了这一点,具体措辞我忘了,个人理解的是:逻辑是内核,感性是糖衣。逻辑来说服人,感性来打动人,并产生传播。
3)Hiro 对我的影响很多了,最基本的就是养成积累案例的好习惯。就像他自己说的,不仅给了我们一碗鸡汤,还贴心的给了个勺。我们组的群里到现在仍在坚持每日案例分享打卡。
除此之外更打动我的是一个富二代的努力吧:)他说「我生来就财富自由了,追求的就是生命的满足感。我要让自己成为前 10% 最努力的人。」
……啥都不说了。就是干!
6.
D:可否分享一下参加新兵训练营你收获了什么?
V:自信和自知。拿了全场大奖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天赋和领导力的哈哈哈哈哈
良师和益友。老师们的分享真的收获颇丰,并肩作战也收获了 FamilyTeam
门和引路人。独角真的把标题党实实在在做到了,为我们打开广告的大门,也给了我们引路人。
7.
D:参加完新兵训练营之后给自己带来的比较大的改变是什么呢?
V:本来打算把之前赚的钱花光了就结束 Gap,但现在打算提前结束了。
因为 Gap 是为了找自己,而至少现在这个阶段,我找到了。
8.
D:是否有过行业相关经验,可否分享一下?你认为年轻人进入职场,需要准备哪些技巧?
V:虽然我是广告专业的,但是我没有相关行业经验。我大学四年就是在不断地搞事情,公司也好社团也罢,但就是跟广告无关。但搞事情本身是有共性的,比如供需痛点、创意解决、策略传播、商务沟通、资源整合等等。
职场我也没进过,不敢瞎说。但我分析一下觉得,技巧什么的都是细枝末节,有一些本质的东西是共通的。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要不断修炼,把事情做好;然后好好承担责任,对自己和工作和公司负责;再就是情商高一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后就是勇敢沟通,世界上大多数麻烦都是因为没有好好沟通造成的。
9.
D:关于你大学就开始创业,可否就创业向我们分享一下经验么?
V:小时候大人问小孩子们,长大了想干什么呀?大多数孩子都有自己的答案,工程师啊老师啊什么的,但我的答案是自由职业者......说白了就是从小自由不羁惯了,想尝试很多事情,更不想给人打工。所以对我来说创业的动机就是性格本身,我称之为「搞事情」的性格。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是带头搞事情的那一个,应试教育体系中离经叛道的那一个。搞了很多事情,第一个和钱相关的是 16 岁的高一暑假搞了个轮滑班,场地器材招生教学都是自己来,还找了个大学生兼职帮我教。这个事情的动机就是很热血的赌了一口气「说我不行我偏做给你们看」,于是就做起来了,挣了几千块钱,也意外得知了商业的暴利......
到了 18 岁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我爸让我带点「浙大特产」回家。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啥叫浙大特产,那应该是有浙大文化的杭州特产。我就去教育超市找,但都是丑丑的旅游特产顶多加个校徽。我心里骂了两句,发了个朋友圈问大家有没有这个需求,很多外地朋友说有,那我就自己做好了。于是花了一周时间,从产品设计、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供应商联系、宣传销售、配送发货全部搞完,又挣了些钱。但这件事我思考的更深了,这个需求是普遍的,也就是同样的模式可以 copy 到其他高校的,我越想越觉得这个影响力(和钱)很诱人啊,于是开始筹备成立公司。
那个时候创新创业还没那么热,跑个手续真的磨脾气。磨了很久都没跑下来,我自己倒是成长了,觉得这个事不够野,有天花板,一眼能看到死。互联网看起来不错,有爆发潜力,搞互联网吧。于是就开始像打了鸡血一样拉拢团队,开始了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创业项目:SolarHome 家庭社交 app。
创业的过程是很享受的,享受自己和团队都无比投入的状态,吃睡都在办公室,也做出了很多自豪的成果。这个项目最后的夭折有两个因素:1、被技术外包坑了;2、发现是伪需求。
后来我们转型做自身更为熟悉的校园达人社交,品牌设计我很满意,叫 DUK 达客,logo 是一只歪嘴畸萌鸭,我们还出了很多周边设计。这个项目暂停是因为,没钱,技术跟不上。同期有个投资人和我说,项目一般,人还不错,来跟着看项目吧。于是我送团队两个程序员朋友去了编程班,自己去了创投学习。这个阶段让我对商业模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意外接手了一些营销 case,也认识了后来短期的合伙人,一位 92 年中国美院自己做广告公司的朋友。后来我俩一起接了不少品牌策划、VI 设计的单子,在他身上我学会了商务谈判和沟通。之后因为志向不合分道扬镳了,我自己又独立接了一些设计和活动的单子。接单子我不认为是创业,只是糊口,但过程中让自己成长得比较接地气。
再后来关注到手作体验这一块,觉得消费升级中这是个方向。于是创立了浙江大学文化创意协会,在校园中做了许多尝试和迭代。毕业后打算将其商业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选 TA。手作体验面向不同的人是不用的形式,可以面向小 B 端做团建,可以面向 C 端做 O2O 消费,可以面向亲子做活动。考虑了市场容量、前景、资源情况后,我选择了做亲子方向。面向亲子后发现不由自主的这个产品就有了教育性质,于是越做越离初衷远了,团队也很不开心,刚好我要去美国访学,就暂停了。
我的大学四年一直在做事情,甚至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会找工作,一定会创业的,所以就一头扎了进去。但没成想变得越来越狭隘。所以我决定 gap,重新找回心智开放的状态,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创业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失败是常态。对于商业社会的真实洞察和对资源的操控调用能力也需要积淀。目前我希望自己保持 open mind 的状态,更深入的去了解、接触社会商业本质,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同时积累相关的资源。
10.
D:可否分享一下你接来的打算,有没有一个整体的人生职业规划?
V:我是肯定还是要创业的,但事到如今觉得盲目为了创业而创业实在没什么意思。所以想先趴会儿草,打磨自己,积累洞察和资源,时机到了就开整。
具体一点就是打算先进广告行业,熟悉并熟练这件我喜欢的事情,保证有一条能站得稳、扎得深的腿;另外让自己保持接触不同行业和新科技的习惯,保证另一条腿能够伺机跨界创新。
人生就是不断地搞事情嘛。留下痕迹和意义,让大家都变得好一点。
11.
D:对学弟学妹有什么想分享和建议的?
V:要有理想。不要路径依赖。尽量生机畅达。
从 1 到 n 不够酷,从 0 到 1 比较酷,这才是完整的「创」「造」,和 VANN 聊天,能体会到她对创业干劲,对「搞事情」的追求,对理想的执着。感谢 VANN 同学的分享,以下是独角君总结的一些 VANN 的分享:
梁漱溟先生讲,乐是孔子最昭著的态度,乐者即生机畅达之人。从前辈们的状态来看,广告人的生存环境是有很大机会能做到「生机畅达」的。所以我觉得好像找到了宝藏。
逻辑是内核,感性是糖衣。逻辑来说服人,感性来打动人,并产生传播。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要不断修炼,把事情做好;然后好好承担责任,对自己和工作和公司负责;再就是情商高一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后就是勇敢沟通,世界上大多数麻烦都是因为没有好好沟通造成的。
创业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失败是常态。对于商业社会的真实洞察和对资源的操控调用能力也需要积淀。目前我希望自己保持 open mind 的状态,更深入的去了解、接触社会商业本质,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同时积累相关的资源。
希望创业新人 VANN 的经验能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一定的思考,来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你的感触吧~ 也欢迎向 VANN 提出你的问题,我们将会以回复的形式放出 VANN 的回答。
如果你也想和 VANN 一样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任何好玩有趣吐槽的经历,欢迎在留言回复或者加独角君微信(dujiaomkt),来和我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