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即便没有金榜题名,这些考生照样牛X

2016-06-08 兰若爱 天涯社区

关于高考,我想起来古代的科举制度,特别是唐朝:盛行“行卷”,其中很有名的故事就是,一则关于大诗人王维的考试趣闻。王维考试想走后门,听说公主喜欢音乐,就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打扮成乐师,抱着琵琶去见公主,被公主相中,一举而登第了。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但是科举制度是人在监管,出题的限制,同样影响了考生的发挥。你可知道,下面这些才子们,虽然没有金榜题名,但是照样牛逼。他们是谁呢?我们一一道来。


王维为考取状元不惜假扮艺人


“相逢意气为君饮”的王维,20岁赴长安参加“高考”时,为了考中状元,拿着自己的“行卷”先投到唐玄宗的弟弟岐王门下。当得知太平公主已经将状元的头衔给了另一个文人张九皋时,王维知道自己没戏了,因为太平公主要比岐王的权势大得多。岐王就给王维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在太平公主举行的宴会上,装扮成伶人,给爱好音乐的太平公主弹奏琵琶,以此博取太平公主的赏识。


宴会那天,王维应手挥弦,意态潇洒,所弹的曲子哀婉凄切,动人心魄。太平公主听了,赞不绝口,又加上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太平公主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岐王趁机把王维推荐给公主,说:“此生非只通音律,至于问学,无出左右。”公主问王维:“子有所为文乎?”王维即献上怀中的诗卷,公主览诵未毕,就大惊道:“这些诗作都是我平素所喜爱的,以为是古人佳作,竟然都出于你之手!”于是急忙命王维换衣,待以上宾之礼。岐王便说王维希望此次“高考”能中状元,请公主多加关照。公主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立即派人把主考官召至府上,告诉他必须以第一名录取王维。王维就这样中了进士第一名。


李白为何终生不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的身世,恰好两条都占了。一是罪人之后,二是商人之子。你想考进士,连门儿都没有。人都是这样的,你已经把我资格都剥夺了,我还奴颜卑膝地求你?天才李白绝不会这么干。李白就说,你不让我考,我还看不起你进士考试呢!我不考科举,我就靠自我炒作,炒出大名来,让你皇帝老儿亲自把我请过去。这是李白的情结。(摘自: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作者:檀作文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杜甫科考为什么屡考不中?


以我个人从现代人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分析,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杜甫“生不逢时”。众所周知,自大禹传位给儿子后,中国开始了世袭制。在那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只能打洞”的时代,一直延续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谁的门第高、谁接班、谁当官,真正是“拼爹”。


其二,杜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用今天的话讲,他是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史书上说,古代科举考试期间,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积极为考生优化环境。各省官员为了保证考生们按期赴试不误行程,普遍实施了“应试学生过境,不得为难和阻碍通过”等硬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应试士子的体恤与关怀。特别是朝廷“非家境贫寒、万不得已的考生不得私带货物”规定的执行走样(地方官员对考生私带货物一般都装聋作哑,默许其通过),更能说明古代“选拔人才”采取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不见得就比今天的少。再说杜甫还是“老部级高官”的孙子,多少会有一些人脉,被“免考”的可能性不大。由此推理,杜甫极有可能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他平时学习成绩再好,但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进了考场也只能是“茶壶里的饺子”。

其三,杜甫的“包袱”重。祖父的“进士”身份是硬考取的,有了这个平台,他才一步步朝“京官”迈进,并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杜甫的祖父是通过自身努力接触到权力核心并成为其中的一员的。这对颇具才华和远大抱负的杜甫也构成了无形压力。如此一来,走进考场的杜甫与其他考生相比,又多了一重压力。

现在看来,杜甫不仅“很忙”,而且运气也背。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中举迈上仕途,没有穷困潦倒的经历,很可能就不会有“诗圣”了……


李贺因避讳无法科考


唐代还有一位时运不济的天才诗人,他就是李贺。李贺那年只有21岁,去参加“应进士举”考试,结果被取消考试资格。原因是他的父亲名字叫李晋肃,晋和进同音。唐代应试,极重家讳。既然父亲名中有晋,于是,李贺便不能考取进士了。这种打击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是宿命性的。你又无法决定自己父亲的名字,但父亲的名字却可以决定你的命运。李贺傻眼了。


贾岛科场考试屡次失利出家为僧


贾岛科场考试屡次失利,囊空如洗 ,就出家为僧,法名唤作无本,他来到东都洛阳,不久又去京都长安,住在青龙禅寺,元和年间,贾岛独辟蹊径,诗风转入冷僻,用来矫正浮艳风气。当他沉思搜寻诗句的时候,面前站着王公贵人都视而不见。他曾感叹说:"了解我平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即使走路、坐着睡觉、吃饭,都不停地苦苦吟诵。

贾岛曾经骑瘦驴打着伞,横穿大道。当时秋风正猛烈地吹着,树上掉下来的枯叶堆积可扫,于是吟道:"落叶满长安。"正思索对句,茫然无所得,忽然想到用"秋风吹渭水"作对,高兴地自己不能控制,因此冒犯了京兆尹刘栖楚的车队,被关押了一夜,天亮时才获释。


贾岛后来又乘空闲骑着瘦驴去李凝的隐居之处拜访,吟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把"僧推"改为"僧敲",用心琢磨这两个字还不能定夺,就有节奏地诵读着,并伸手做出推门和敲门的姿势,旁边的人看着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任京兆尹,正好带着车队出来。贾岛不知不觉撞到第三节车队中,韩愈手下的人一拥而上,把贾岛拉到韩愈马前。贾岛把具体的情况如实地告诉韩愈,说自己无法确定"推"和"敲"哪个好,心思游于物象之外,不知道回避车队了。韩愈立马良久,说:"敲字好。"于是与贾岛并骑而归,共同讨论作诗之法。韩愈与贾岛结成平民之交,于是将写作诗文的方法传授给贾岛。贾岛还了俗,考中了进士,从此出了名。


关汉卿不是不想参加科举


“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作品可谓家喻户晓,但他的生平史料却寥寥无几,从保留至今的少量历史记载中,我们粗略知晓:关汉卿,号已斋叟,生于金末,卒于元大德年间。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在元代太医院任职,是“玉京书会”的“才人”,曾游历过洛阳、开封、杭州等地。晚年,归故里,病逝于今安国市伍仁村。

当蒙古军骑滚滚而来,出现在关汉卿家乡时;当科举考试骤然中断,关汉卿无法一心只读圣贤书时,带着强烈的无奈,走出书斋,登上剧坛,同时也把平民百姓的苦难与坚韧和对生命的沉重拷问带进了杂剧。

高涨的民族自尊精神,怨愤的布衣精神,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战斗精神,爱憎分明、不屈不挠、天不怕地不怕……一本本充溢着一腔悲愤、慷慨激昂的文字佳作,一部部充溢着“严肃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对理想社会清平世界的向往追求的杂剧,横空出世,成就了关汉卿杂剧界“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的领袖地位。


耽于烟花的冯梦龙一生功名不举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生长于小桥流水的苏州,是中国杰出的通俗文学家,在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一生经历了明代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及南明时期,见证了明末的百孔千疮,饱受了战乱的硝烟烽火。

和同时代的文人一样,冯梦龙从小就读四书五经,习八股时文,成年即参加科举考试,二十岁左右成为童生,取得了最低等的功名。但他后来的乡试极不顺利,一直未能中举,这对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冯梦龙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青年时期的冯梦龙也有过一段“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的生活。在早年的著作中,他毫不掩饰地记下了自己与妓女交往的情况:“每见青楼中凡受人私饷,皆以为固然,或酷用,或转赠,若不甚惜。至自己偶以一扇一悦赠人,故作珍秘,岁月之馀,犹询存否?而痴儿亦遂珍之秘之,什袭藏之。甚则人已去而物存,犹恋恋似有馀香者,真可笑已。余少时从狎邪游,得所转赠诗帨甚多。夫赠诗以帨,本冀留诸箧中,永以为好也。而岂意其旋作长条赠人乎?然则汗巾套子耳,虽扯破可矣。”


吴承恩看惯了官场黑暗厌倦了斗争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得到李春芳的帮助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吴承恩看不惯官场的黑暗,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后流寓南京,晚年因家贫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大约活了将近80岁,晚景凄凉。他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西游记》就是他一生才华的凝聚。


蒲松龄48年的科举之路


蒲松龄一生不少于十次到历下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即举人考试,总是受挫。康熙二年(1663年),20岁的蒲秀才参加济南乡试。康熙二十六年(1687)他到济南参加乡试,拿到试题,文思如涌,写得兴奋,竟跳过一幅,留下一页空白。按科举考试规定,这叫“越幅”,与试卷题字错落、真草不全、涂抹污染一样,算作弊,张榜除名。才名满齐鲁的蒲松龄被勒令退场,脸面丢尽。

蒲松龄70岁时不再教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蒲家庄。这时,他已有了“养老之田五十余亩”,还有仆人,且有四个儿子“均输国课,不使租吏登门”。这在当时是不错的家境了。但不论如何,在外30年,回家的感觉还是有些陌生的,他叹道:“伯叔一不存,兄弟皆凋零。侄行止六七,余者半玄曾。出门皆少年,一九不知名。何怪此老叟,白雪头忽盈!”

回到家的第二年春天,蒲松龄前往青州参加了科举。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进科场了。终于援例出贡,得到了岁贡生的头衔。康熙五十年(1711年),他经历了48年的挣扎,才勉强熬成了贡生。

为什么说是“勉强”呢?原来,这次出贡与当时的山东学政黄叔琳有很大关系。黄叔琳是王渔洋的门生,从王渔洋那里读到《聊斋志异》。既是对《聊斋志异》的欣赏,也是对蒲松龄的同情,还有老师的关系在那里摆着,他帮助蒲松龄也是在情理之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想不到的是,一生豪放不羁的蒲松龄,因写《聊斋志异》屡遭不顺,而最终成全了蒲松龄科举梦的却是他的《聊斋志异》。


极端厌恶科举八股文制度的吴敬梓


据说,张继落榜后想到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唯独自己名落孙山,心情非常失落郁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于寒山寺旁的客船。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的夜色,心境也如晚风般凄冷,于是吟出《枫桥夜泊》这首千古名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不但使寒山寺出了大名,也让后人永远记住了这位落榜考生张继。

不只是张继,明代散文家归有光也在科举之路上处处碰壁。他9岁作文,10岁就写出千余字的《乞醯论》,可到了科考的年龄,虽发奋苦读,却考一次落榜一次。在他第8次落第之后,便不再参加科考了,开始自己读书谈道、招徒讲学,被后人称为“明文第一”,他所写的《项脊轩志》被收入了今天的高中语文课本中。

还有的考生因落第而怀疑科举制度,吴敬梓就是其中之一。吴敬梓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落榜之后觉得这个考试实在是没有新意,八股文泛滥,也不愿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功名的习尚。于是,他决定不再去参加科举考试,花了近20年的时间,创作出了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瑰宝。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