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手机微信讨红包,“指尖上违规”时有发生……

2017-09-09 阳信人来了 天涯社区

导  读

实践表明,在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下,明目张胆的利益输送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以智能手机收发微信红包的违规行为却时有发生。



近年来,随着手机微信成为备受欢迎的宠儿,微信红包也成了一些党员干部违规行为的媒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数据显示,从8月18日至9月1日,共有与“违规收发微信红包”相关的网络新闻1549篇,报刊报道133篇,博客、论坛帖文231篇,微博评议82条,微信订阅号文章463篇,APP采集信息140条。



微信红包之所以引发“微腐败”发生,概因可以点对点收发,隐蔽性强,很难被发现。且由于单笔金额小,往往可以打着礼尚往来等各种冠冕堂皇名义,更容易让党员干部放松警惕。


也正因如此,一些别有用心者开始通过加微信好友、组建微信群等方式,把微信红包当成了一种新的围猎党员干部的方式。有人甚至以为,微信红包可以成为违规的“隐身衣”,神不知鬼不觉。



只是,世上从来就没有绝对隐身的“隐身衣”。


无数案例表明,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稳固的“利益链”,贿赂形成的金钱利益关系不堪一击。


那些曾经称兄道弟的围猎者,最终往往是受贿官员的举报人,透过他们精心“收藏”的行贿账本,受贿官员的腐败行为一目了然。


纸是永远包不住火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更何况是微信红包这种可以留下截图、留下转账记录的方式。



在微信里群发索要红包,很多人都遇到过。


为什么一般人这样做没什么问题,一些公职人员却被公开曝光、受到处分?


皆因身份不同。不论是生日、节日还是其他理由,一般人讨要红包顶多让人觉得“讨嫌”,置之不理就罢了,可公职人员这么做就有违纪之嫌,让人很自然地将其与以权谋私联系在一起,这也反映了公权力必然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违规收发微信红包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务人员形象,应受到严肃处理。


党员干部要意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微信也不例外”,当为党员干部在微信上的行为划红线,戴上“紧箍”。


远离违规行为最重要的是要防微杜渐。


所有公职人员都应认识到,违规收发微信和支付宝红包已经构成违纪。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识破一些微信、支付宝红包中暗藏的“祸心”,努力做到主动拒收违规的微信红包。



同时,相关方要继续念好作风建设的“紧箍咒”,紧盯重要节点,重视发挥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把网民当作“显微镜”和“望远镜”。


高擎制度之剑,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督机制,增强制度刚性约束。


更为重要的是关口前移,通过宣传教育让党员干部意识到,违规收发微信红包也是一种违规行为,触碰的是纪律红线,从而自觉树立遵规守纪的意识,拒腐蚀、永不沾。


关注天涯,还您真实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